第三章 宋公明挥兵江南(1/3)
却说宋江、吴用正待发兵攻打江南方腊,突然有小校报截得楚州宋军送往东京密信,两人拆开看了,不由大惊,信中却是说方腊反军已攻下楚州,兵锋直指宿州,徐州危急,我军已退往淮北,请朝廷派兵支援。
吴用顿觉悚然,对宋江道:“不想吴军如此强悍,我原以为楚州有名将王禀镇守,纵不能胜也可保全城池,然吴军数月之间即攻下如此重地,实乃我梁山心腹大患!如今我等应趁其初至淮北,立足未稳,迅速击败其前部,以挫敌势。山东虽已无宋军大队人马,但万一高俅出动禁军前来则危急,我等需留下部分兵力驻守,我已有一策,宋朝纵来十万大军也可抵挡,哥哥则可率其余人马分三路向淮北、宿州一带进军。”
宋江喜道:“军师不愧为智多星,以我看来,不在管仲、乐毅之下也。”吴用笑道:“小生一介乡间教师,怎敢与古之治国能臣相比,只是在这乱世中,却得靠哥哥和众兄弟们各显身手,方能青史留名了。”两人商议已定,于是令卢俊义率一军攻徐州,李俊率一军攻宿州,宋江自提五万大军向淮北开去,一路与民秋毫无犯。
且说淮北王禀一军,因高俅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平日又与王禀政见不合,深恐其日后立功影响自家利益,故只与其三万兵马,禀虽是名将,如何胜得十万南兵,以致兵败楚州,退守淮北。又过得数日,军中粮草将尽,而派往东京之信使却迟迟不归,王禀只得遣人往青州催粮,未及三日,军校乘快马火速奔走回城,称有重要军情报告,王禀急召见之。军校见了王禀,道:“将军,我在山东四处打听,如今梁山贼作乱,已占据山东全境,形势危急,还请将军速上报朝廷,出兵剿灭贼军。”
王禀闻言站起身来,拔出配剑便将桌案一角挥断,转而大怒道:“梁山贼寇实乃无信之徒,我早料到宋江身怀反心,此次我当亲进京昭告陛下,出兵扫灭梁山贼寇,以绝国家大患!”当即引铁骑三千连夜赶往东京,令韩存保、王焕等人领兵两万抵挡方腊进攻。数日,王禀抵京,上朝见了宋徽宗,便上奏道:“陛下,如今山东宋江复反,占据山东十余州郡,气焰嚣张,臣请引大军前往剿此不义之贼,以正朝廷威严。”
徽宗闻得宋江先降复反,又惊又怒道:“朕待宋江等人不薄,然梁山草寇实乃无义之徒,此辈如不早除之,必成大宋心腹之患,朕当亲率大军灭之!”
忽阶下有一人上奏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一则,我大宋之军皆在抵挡四方之敌,如今中原兵微将寡,陛下如孤军深入贼境,实非万全。二则,如若逼之过急,恐宋江方腊二贼联合,方腊贼军近年连占江南数千里之地,其势不在宋江之下,届时贼军声威更大,朝廷难以破之,如有万一则悔之晚矣!臣如今有一愚计,前日得密探报告,宋江已出动大军征讨方腊,我等不如纵虎观斗,不发一兵一卒,两虎相斗必有一伤,长期以往,不论胜的是宋江或是方腊,都已实力大减,而我等可移军于侧,待机而动,则可坐收渔利,此为上策,望陛下三思。”
众人看时,正是枢密院太尉童贯,徽宗考虑再三,方道:“童枢密所言有理,望卿等早日讨灭奸贼,以扶社稷。”
于是宣布圣旨:调开封禁军精锐三万余人,令高俅带张开、项元镇、李成、闻达、吴玠、吴磷六将将进驻沧州,密切关注山东梁山军动静,
王禀同刘光世回淮北召集人马退入曹州,监视宋江方腊两军战况,两处皆不得主动出战。
张俊、宗泽领御营兵马两万增援洛阳韩世忠一军,又命周昂、丘岳、赵谭、刘锜率禁军六万余人保卫开封。计议已定,诸路人马各自去了,只待宋方两方火拼两败俱伤之际,再一网打尽。此时,宋江率领大军正入得淮南地界,忽得孙安传来消息,言高俅领禁军三万余人在沧州驻扎,我军现与其对峙,宋军似无进取之意图,特请示我军下一步当如何。宋江看了信件,不由赞叹吴用才智过人,吴用笑道:“我料高俅此刻必定不会出兵,而欲观我军与方腊两相死斗他好坐收渔利,如今可安排孙安等人做好准备,却不可主动出击。”原来出发之前,吴用为防后方遭袭,便令孙安、柴进、鲁智深、唐斌及河北降将十余人领二万兵马驻守青州,孙安此刻得到吴用军令,便整顿兵马,预备兵甲粮草,同时让高唐柴进和凌州唐斌多派遣密探,时刻注意沧州宋军动向,两军自此在山东河北一带长期对峙。
再说宋江南下一军,因途中等待后军粮草及攻城器械有所耽搁,十余日才到得淮北城,城内宋军却早已撤离,此地百姓也因战火大半已迁走,淮北已然空城一座。宋江见天色已晚,下令士卒先入城休整,一半人马在城外扎寨,互为掎角之势,并派戴宗、时迁、乐和三人率精干小校十余人分头打探淮南地界消息。夜间,戴宗使神行法回到淮北,言吴军连克数城,将士俱已疲惫,虽得知宋军已撤出淮南道,似乎也无意进取徐州三城,现在百余里外扎营休整士力,李俊、卢俊义也已进驻徐州,宿州。吴用道:“虽是如此,我等也不可懈怠,需严密把守城池及营寨,防敌军夜袭。”于是令李应守南门,关胜守西门,杨志守北门,秦明守东门,林冲率五百轻骑巡守城外营寨,所幸一夜无事,并无敌军攻城。
第二日一早,乐和、时迁俱各回来,报告吴用道:“敌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