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坊间所见(1/2)
眼看着搜寻咕咕二人无望,少一计上心头,他深吸了一口气,瞄准着道场居中的位置,就是纵身一跳。
轻轻点地,少一正掉在道场的中央。
于慌乱的人群中,他冷静地辨别出火势的方向。此时,知笃观的木塔已成燃燃之势,小道士们一个个束手无策,急得团团直转。
而清潸道长,却对此惊慌的场景置若旺闻,正闭目静息、念念有词,不肯停止念了一半的颂咏,生怕破了这春祭的最后圆满……
小道人们可都是和小渔打小儿就混在一起的玩伴,这一段时间,通过小渔认识了少一,对他和咕咕很是喜欢。一起玩耍了几次,遂熟络着成了老相识。
他们平日看到咕咕督促着少一勤学苦练剑法,故而,对少一有那么几分敬服。此时,正是要紧张的关口,他们都表示愿意听候少一的调遣。
这不,少一一挥手,十几个小道人就过来围成一堆儿,大家商量着、合计着什么,交头接耳的。
少一拍拍大家的肩膀,大声地说着什么,大伙儿一会儿齐齐看向河岸边的大驳船,一会儿又转身,仰头看向正在烧着的木塔,还一个个频频地点头。
只见十几个小道人和少一在扎堆商量后,默契地分别散开。
其中,有一拨人将观中遗存的、装陈年香灰的木桶都搬了出来,片刻之间,一个个桶就被依次传递出来。
然后,小道士们很默契地围成一个扇形,将木塔围在中央。他们好像上阵的亲兄弟一般,齐齐地将一桶桶的香灰尽数倒在木塔周围的土地上,围成了厚厚的一圈香灰堆。
这是在用厚厚的香灰,将火势与街坊邻里的木屋商铺给一一隔绝开来啊。人们恍然大悟,不禁在远处赞叹着。
此时,一个轻手利脚的小道人早已跑上了河岸停靠的漕运船,在桅杆的高处站立,向少一打了个手势。
少一举手,他远远地示意回去,于是,站在桅杆上的小道人举刀就奋力砍下,一下、两下、三下……桅杆快要被砍折了。
少一一边帮助疏散人群、把空地上的人群清退干净,一边回头望向桅杆上的举刀的小道人。
终于,“吱呀呀——”,那高高的桅杆被砍得颤颤巍巍地倒了下来……
高大的桅杆顶这么一倒,正好就砸在道场的空地上。杆子高的一边在船上,低的一端在空地上,横躺着的桅杆就好像一个索道。
几个小道人已经站在道场的这一边等候了,看桅杆的对面,另几个小道人在河边用木桶打水。再几个小道人在大船桅杆倒下的地方,将载满水的木桶挂在桅杆绳索的钩子上,众人同心协力,只那么用力一推,木桶就沿着长长的桅杆给滑向了桅杆另一头的地面——道场。
道场上,接住木桶的小道人们,一起努力,好不容易把木桶开盖,将桶中的水大力倾倒,奋力地向燃烧的木塔泼去……
临近晌午,火势终于被控制住了,千年木塔的顶层已净被烧去,余下残梁黑柱。
此时,做完法事的清潸法师驻足望天,深深一揖,春祭结束,此次,承蒙黄土厚土予恩。
小道人们可不管这些,一个个花着小脸,疲惫地拖着脚步,和少一一起跌跌撞撞地扑向对门的老家饼店。因此老板刚才派小厮来说,为感激各位道人们今日救火扶民,可以不花铜板,随时来大吃一通。
人,往往是自救的,少一大口啃着香甜的面饼,美美地想着……
大河市位于云中西南,紧邻荐福寺,这里是整个云中生意最红火的地方。
每日里,新鲜的蔬菜瓜果、活蹦乱跳的鸡鸭鹅鱼蟹、上好的竹床玉屏……都是各家商户从郊外集货、经南城天启门送到大河集市上摆摊售卖的。
什么盐巴柴火、布料桑麻、针头线脑、花盆锅盖、炊饼吊馍、马鞍农具等等,老百姓生活的东西在这里一应俱全。
不论寒来暑往,大河市都行人如织,客商不分国界。
看那广场上杂耍的虎头豹身男,是北地大漠人;那纶巾雪靴的书生,是南蛮人;那狐媚子的豆腐西施,是东海母系部落的……
经济、文化独领天下的大周是个开放进取、崇尚和平的朝廷,每每,以广迎四海宾朋昭示天下。
住在大河市附近的居民多是老云中人,天子脚下,自是自矜又懂礼,且有容乃大,老云中本地人大多肯真心地接纳外乡人成为云中的新一员。
少女小渔正在后台看吉祥戏院的大戏,她暗中倾慕那南蛮子出身,现如今是顶梁柱的“于花魁”,自己偷眼观瞧那台上的唱念做打,不禁喜上眉梢,还极力掩饰着自己的心情,恐被她的虎妈给逮住,再给臭骂上一顿。
木匠老爷则喜欢带着徒孙给越神庙上香,那祭拜的可是发源于且末的多神教。
院里那个闷葫芦,人称豆芽菜的甘二则喜欢在赌了一晚上前后,一大早去街上摆摊的那里强取保护费,不论是不是有根底的、是不是老街坊邻里,也不论来自哪个国家的商户,甘二一律视之平等,只认钱,不认人。
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这不,房东胖婶喜欢在逛完胭脂街后,邀上附近几条巷子的各种族大姨妈大姑妈,一起在“大碗举”茶楼包上个单间,搓一下午的麻将,再顺便东家长李家短的,说说婚丧嫁娶,再侃侃云中这势入破竹的火爆房价。
要说,城南的居民有工匠、商户、小业主、走天桥的、牵线搭桥的……人员混住,所以,城南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