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远洋海船(2/3)
,如果定海军想要,是可以送上几千人上岛。可是按照之前了解的信息,甚至从中间调查的结果,岛上大部分都是一些土著,这些土著并没有生活在海边的平原地带,而是在山里。
台湾的地形非常独特,中央有一大片的山脉,最高的甚至接近4000米,这在一般的岛屿上面,是很少见到的。
台湾地处的地方,每年都会遭受台风的天气,就算是到了21世纪,也是恶劣的天气,对于这些土人而言,他们的技术水准并不高,根本无法抵挡台风,当巨大的死伤之下,他们选择了比较安全的所在,远离海边的高山,也因此,形成了后来的高山族。
500人是一个合理的数字,不必会遭受更大的围攻,而寡不敌众,也不会因为人员太多,而带来补给上面的巨大压力。
就算是只有500人,距离也相当的近,在定海军,会有5艘2000料海船组成的船队,对他们进行补给,他们也在台湾初步的站稳了脚跟,建造了一个定居点。
实际上,赵信如果有时间去一趟的话,可以给哪里具现几个棱堡,那才是防护能力最强大的堡垒,那就可以大大的增加的防护强度。
在远洋航船有一定保证的之前,赵信基本上不会选择乘坐海船,大宋的大型福船,虽然性能出众,占据了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海船市场,可是危险性太大了,平底的海船,一旦深入到海洋,很容易遭到狂风的侵袭而侧翻,这也是郑和早在明朝就不远万里前往非洲,却没有发现近在咫尺的大洋洲的根本原因。
沿着海岸线,慢慢的前行,其中经过一些的大型的国家,获得交易和补给,中国帆船可以慢慢的前行的,万里,只是一个接力的过程,时间问题而已。
可是没有更先进的海船,面对着蓝色海洋,越来越庞大的风浪,平地海船根本不具备哪怕200海里左右的海洋跨越。
相对而言,顺着海岸线前往东南亚都比较的稳妥,反倒是更近一点日本航道,更加的危险,原因就在于深入海洋。
从东南亚向大洋洲,虽然最近的地方,只有几百海里,在郑和下西洋的时间,顺着东南亚一路向东,哪里极为贫瘠,没有多少人烟存在,不能获得补给,也就不能继续下去航行。
从这个意义上面说,明朝没有发现大洋洲,也是一个必然的现象,明王朝海船,没有一个深入到蓝水的能力,只有几百海里的深海,可能就是一个天堑一样的存在。
赵信是研究历史,曾经也在网上跟一些人吐槽和讨论,可是在造船业和航海业,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之前,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这也是中国的悲哀,在很多的领域上面,中国早早的就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后世很多的愤青们,在网络之上都感觉,只要向前,就可以更进一步,可偏偏没有。
中国独特的条件,让整个大陆已经足够广大了,一般的王朝,并不愿意迈向海洋,没有这个主观的想法,船舶的发展,当然不能更进一步。
赵信的出现,实际上,让北宋越过了这一步,更加适合远洋航行龙骨,直接让船底更加适合海上航行,可是要达到目的,还需要验证,只要这些体系,达到设计的要求,更加适合海洋,那么使用上去是一定的。
赵信知道的,只是网络上看到的一些资讯,并且根据一些图片的东西,自己了解的力学方面的知识,做出的设计,不懂得造船的前提下,必须要依靠船匠来改变。
船匠们,更加熟悉的是中国式帆船帆船,只能够一点点的修改的,一部分,只是修改了一些简单的子系统,一小部分承担不同的实验目的。
赵信的想法,位于定海军,主持这个造船实验的人员,非常明白,他第一次是通过加急送来了基本的信件,2天之后,更加详细的东西,通过另外一个渠道,送到了赵信的面前。
赵信在匆忙的看完了之后,也算是了解目前的进度了,还算是不错的,大部分的项目都进展的顺利,有几个项目,因为特别顺利的关系,已经完成了。
在二十多个实验性船舶中,最先完工的,一共有4个项目,开始的时间并不一致,可是完成的时间基本相同,在几天完成的。
这些实验性的船舶,他们承担的子项目,是改变最少的,真正让赵信比较看重的子系统,并没有完工。
在首批的20个船实验之中,实际上,并不包括盖伦船全部的子系统,单纯四五层的船身,在目前的船只上面,就无法实现。
船匠的实力的问题的,第一批的20艘船只最大的一个,只有1600料,这样的船,在北宋已经不算小了,可是跟真正的多甲板的盖伦船比起来,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按照大型盖伦船基础的排水量400吨到500吨来说,基本上相当于北宋计量单位的1.2万料和1.6万料之间,这样的船,别说是目前的定海军,就算是在整个北宋,也很难做出来。
在21世纪,有一个很有名沉船打捞,南海一号沉船的打捞工作,这是一个在南宋初期运送丝绸和瓷器跟海外交易的一个沉船,后来经过测算,他的吨位大概在800吨左右,换算成料的话,也就是2.4万料左右。
一般的大型船舶,一二十年的寿命是正常,从这个时间推断,这一艘船基本上,应该是建设在北宋时期,而且不确定南海一号是不是北宋最庞大的一艘船,但是基本上可以确定,北宋的造船能力,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