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统筹(1/3)
韩琦没想到,他随口一说,却得到了赵信的保证之后也放下了心,有了这个起重机,对于边疆的棱堡的修建,应该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节约很多的时间。
北宋的策略,偏防御,哪怕是取得了无上战功的韩琦,在考虑战争的时候,也不会考虑进攻而是防守。
也只有贾朝昌这样,被逼到了绝路上面的,才会考虑主动出击。
棱堡,几乎满足的北宋对于边疆防御的一切需求,只要不是本身疏忽,不会被人偸城的前提下,不付出一定的代价,根本就别想拿下。
一般的边疆城市,在疏忽之下,都有被偸城的可能性,可是在棱堡上面,这种可能性降低到了最低。
这不是传统的,军民两用的城市,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什么人进出,棱堡的高度较高,再加上有望远镜这样的逆天神器,就算是相隔10里以上,也会被棱堡的瞭望手发现的,短时间大量聚集的部队,哪怕有完善的东西,也不可能一次性的进入棱堡。
按照整个棱堡的防御规程上面,除非是在绝对安全后方,或者是输送粮草之类,否则,是不允许的打开棱堡的大门的,一般传递信息,或者小幅度的补给,往往是用吊篮的方式,这样效率不高,却胜在安全。
把偸城的危险性,降低到了最低,要想拿下棱堡,就必须强攻。
起重机和简化棱堡的出现,进一步的降低修建棱堡的时间,只要资金足够,恐怕未来,在北方边境,全部都是棱堡。
棱堡一定程度上面,取代了长城的作用,防御强度更高,效率更强,这会成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噩梦。
在西北的时候,韩琦一直都全心全意的放在西北的开发上面,从布局拿下灵州,灭亡西夏,再加上灵州和议签署,西北获得了足够多的资源,因利是导,开发了整个灵州,给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可是哪怕立下了这么多,庞大的功劳,任何一个拿出来,都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可是韩琦很清楚,这些可以为他以后登顶打下基础,可是现在,直接登顶的可能性不大。
金字塔结构的官场官职,越往高层,越少,可能在北宋,有几百个县长,上千个六七品的底层官员,可是到了越高的位置,就越来越少,比如说,州转运使这个级别,北宋一共才二十多个,也就是说,这个级别的官员,就是按照这个数量的倍数而来。
至于在往上,整个北宋而言,大学士,参知政事这个层面的,怎么也有几十个,可是具体到职务上面,最顶级的只有三个人。
东府首相,枢密使,三司使,这些就是北宋最重要的三个的部门的首脑。
东府,也就是中书门下省,在原来三省六部的中书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门下省的职权,可以说是文官的最核心的,东府首脑,也是俗称的首辅的,为文官之首。
西府,也就是枢密院,是武官之首,三司使就是三司的首脑。
一个文官,一个武将,一个财务,这三者,是北宋名义上面的最高首脑,这中间,东府是公认的第一人,所有有抱负的读书人,都想要坐上那个位置,之后,则是军队和财务。
本身,韩琦所担任的枢密副使,是枢密副使之中比较靠后,北宋的官员太多,再加上皇帝刻意的轮换,一些担任过东西府首脑的,在一些错误,或者是某些情况下,会下方去,到各路去担任知州。
比如说,仁宗在位期间,单纯首相就换了十几二十个,这些,不是每个人都是告老的,很多因为种种原因,下放下去了。
有过首相,或者是枢密使这样经历的,哪怕贬谪之后,他们的地位也相当高,这样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批人。
韩琦直接从地方,提到枢密副使,等于是越级提升,按照固定的轨迹,需要上下沉浮几次,才能够更上一层楼,跨过从副职到正职之间的距离。
当然了,范仲淹被贬谪,韩琦被派往西北的,哪怕担任四路总管,却也是一个临时,不具备迈向更高资格。
之后的一系列大功,等于说跨过了这个界限,任何人都知道,韩琦会担任一个正职,可是现在,这三个职务还没有空出来,还在等待机会。
换做以前,哪怕是取代叶清臣的位置,韩琦也很高兴,可是庞大的功劳支持之下,几乎不可能再从事三司使。
当然,直接跃升到东府首脑,也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强如范仲淹,背负天下之望,被仁宗寄予厚望的变法,也只是以枢密副使的职务。
暂时,韩琦没有一个施政纲领,再加上他立下的功劳,几乎不可能以某一个职务暂代,那么一个正职是必须的。
去掉了三司使这么一个最低的,东府首相又不可能达到,那么枢密使这个,就是可以遇见的。
这也是韩琦更多的在关注军事上面的棱堡的根本原因,他有一种直觉,他很有可能先去枢密院,在枢密院过度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前往的东府,迈上巅峰之路。
这不是韩琦一个人的想法,这是几乎北宋所有中高层都明白的东西,这也是贾朝昌着急的根本,如果没有一个拿的出手的战功稳定住位置,很可能,仁宗会抓住一个由头,撤换掉。
贾朝昌的才能并不算出色,他是通过机遇和自身的努力,才坐到这个位置的,好容易,熬过了变法的危机,低头做小,终于熬败了范仲淹,本以为终于出头了,却冒出了一个更加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