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三十一章 双凫一雁(1/2)
董京衣生性跳脱,最不喜规矩束缚,要不是欠了杨子明一个人情,打死也不会进宫当太医去。
杨子明由着董京衣发了一通火,才慢悠悠拿出一本书。
董京衣一见,已经伸手夺过:“《医心杂论》?”他惊呼了一声:“你从哪里弄来的。”古籍上封面已经有些破碎,但保管的也算细心,里面的纸张似被人翻阅摩擦了无数遍。
医心杂论是有名的医书,详细记载了很多一百多种偏门的病症,因为冷门,初时在大众医流中并不出名。但随着医术的提升,偏门的杂症变得越来越难治,这本书也就被大夫们争相抢夺,加上后人的不断钻研的补充,最后这本杂记出了一本完整的医书,依然名《医心杂记》。
集合了大家智慧,无数人的心血,这本孤本已然价值连城。
市面上只有这本书的部分誊抄本,董京衣对这样的医书自然求之不得。
杨子明不答怎么弄到的,只是低声道:“我要皇后活着。”
董京衣已经亟不可待的将书翻开来看,不耐烦道:“知道了知道了。”甚至挥了挥手,让两人不要打扰他。
杨子明眼底闪过很轻微的笑意,和方秀明下了马车,吩咐马车夫将人送回董家。还没走远,董京衣突然撩开帘子:“对了,我要一个宫女。”
杨子明和方秀明对视了一眼,一个宫女,董京衣看上了一个宫女?
杨子明依靠在车边,轻轻咳嗽了一下,笑意更深了些:“她叫什么?”
董京衣愣了一下,挠了挠头:“我没问。”杨子明忍住笑:“你下回问问。”董京衣胡乱点了点头,关上了帘子。
不过一个宫女,他自有办法。
两人上了另一辆马车,方秀明低声问道:“有必要让皇后活着吗?”
有必要。
杨子明轻声道:“皇后陪伴皇上数十载,皇上十分在意皇后娘娘,甚至于有愧疚之心。自然,也会在意太子殿下。一旦皇后病逝,陛下心中愧疚深重,杨钰的太子之位就会愈加稳固。”
前世,皇后薨后,皇上身体加速崩坏,而乔家却一下成了氏族中最有权势的家族,一直到皇帝驾崩,宫中都没有诞生出其他孩子来。
杨子明望向窗外,手中把玩着一个茶盏。他布置了那么久,整个计划都按照他所料一般。
皇后离宫,丽妃失势,德妃掌握了内宫,为了方家的利益也会紧紧抓着唐美人,确保孩子健康的生下来。
他手中有方家和安庆王府,其他大臣们,等唐美人真生下一个儿子,大部分也会动摇。
当今兵马一分为三,掌握兵权的有乔家、卓睿亲王,祝家。他也已经握住了其中之一。
乔家因为皇后之事已经惹得陛下猜疑,而卓睿亲王远在天边,救不了近火。
甚至于,等孩子出世,张天师一定会出山,想必到时候无论皇上和皇后的心情都会十分复杂。
这种复杂的心情,足以动摇杨钰身为储君的地位。
东方未白,微薄的晨曦,沉睡中的金都。
宣武门处兵甲上千,统帅金都司马乔铮银甲着身,表情冷厉,胯下烈马身形高大,皮毛如火,领兵镇守。
缓缓地,数千人的仪仗也到了宣武门处,整装待发。皇后在最中间的那辆车驾中,一直都在沉睡,莲姑姑贴身照顾。
安宁坐在后面一驾能容数十人的马车中,撩开帘子,往宫门看去,虽然父皇意在皇后仪仗低调离宫,德妃却领着几位有位分的妃嫔早早地等在那里。
而皇帝和太子,也站在城墙之上。
众人都沉默地望着他们。
安宁扶着花婉的手走下马车,往宫门走去,缓缓到了德妃跟前。许是照料唐美人和操持内宫的缘故,让终日浑浑噩噩的德妃也容光焕发了起来。
她身后一人披着宽大的狐裘,扶着肚子,微微抬起头瞧了她一眼,又慌张地低下头去。几日不见,原本圆润的身体消瘦了许多。
安宁心想,看来自己把她吓得不轻。
杨玺也没有太多废话,只是朝德妃行了一礼,就朝唐美人笑了笑:“我们下次再见。”唐美人诺诺应是,就是不敢抬头。
德妃也还了一礼,笑:“请殿下照顾好皇后娘娘。”那笑容里,多了几分锋芒。
地位、权力,果然会让一个人大变。
安宁袖子里的手掌紧了又松,缓缓经过她,低低说道:“以为有安庆王府撑腰,德妃娘娘就无后顾之忧了吗?”
德妃脸色一僵,倏然侧头望向杨玺。
安宁回了一笑,继续往前走去,上了城墙。
城墙之上,可俯瞰金都全景,远远地,能看见金都中的醉仙台依旧灯火通明,不休不眠。
她走到皇帝面前,行了一个大礼:“父皇。”话未落,声音已经哽咽。皇帝面色有点不忍,抬起手,缓缓抚过她的头,厚重而温暖:“好好照顾自己,有空就回来。”
杨玺起身,紧紧抱住了皇帝,低低抽泣。皇帝眼圈瞬间红了,不知所措地拍了拍她的背。
这么小的孩子,他想,以前他单手就能托住的婴孩,现在已经会走会跑,就要离开他身边了。不得不说,他给予杨玺的宠爱,比给太子的多的多,而这种宠爱想要收回来,却是千难万难。
皇帝已有些动容。
杨玺却松开了手,泪如梨花落,再行了一礼:“父皇也要……好好照顾自己。”皇帝赶紧点了点头。
太子杨钰没等安宁上前,已经伸手紧紧抱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