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高考(2/3)
好。什么女孩子读书没用,还不如趁早嫁人生孩子这种观点,在老陈家是没有前途的。
哪怕二叔不想让她读下去,陈正谦也会支持她继续读书。更何况陈燕卿自己是想读书的呢。
不为别的,就为了让家里的孩子多长点见识,不要困在这个小池塘里面,多到外面见识下广阔的世界。
所以他才会让老爸送两个桃子过去给小堂妹。
毕竟怎么说,蟠桃也算得上灵果,对人体大有好处的。如果能够在最后几天里,提高一下身体素质,临时抱佛脚的效果更好一些,那也值了。
两个不多不少,少了怕没效果,多了怕撑着她,毕竟她只是个普通的小姑娘。
听到儿子说要送桃子过去,老爸却嘀咕了:“送什么不好,送桃子干嘛?”
在他看来,还不如多送几个鸡蛋,或者家里煮多点鸡汤送过去呢。
村里大把人家里养鸡的,正宗的粤西走地鸡,都是家里的粗糠跟剩饭喂大的,味道不知甩那些饲料鸡多少条街。
鸡汤在农村人眼里,都是大补的东西。
“你听我的就行了。”
陈正谦不耐烦地说,其中要点没必要跟老爸细说,又补充了句:“鸡汤你要带也可以,顺便再带箱牛奶过去吧,最后阶段,怎么也得吃好一点。”
还有四五天时间,不光是他们家,估计其他考生家里也是一样,都攒着力气给孩子大补特补呢,生怕营养落下了。
燕卿小堂妹是在学校寄宿,一个月都不一定回来一趟,都在学校饭堂用餐。
学校饭堂什么德行,他当初吃了这么多年,自然是了解的。
陈正谦想起自己当年准备高考,六月天的热得要死,教室没有空调,只有几个老旧的摇头电风扇,还是吹不到他所在位置的那种。
就是那样的情况下,他毅然踏入了数百万高考大军当中。
有钱人家的孩子,自然是好吃好喝供着,只盼着自己孩子能多考几分,上个好点的大学,这样在亲戚朋友眼里也有面子。
普通人家的也会每天准备好鸡汤或者骨头汤,被孩子补充营养。
而像陈正谦这种留守儿童,家里只有老迈的爷爷奶奶,还寄宿在学校,一分钱都要掰开当做两分来花的人来说,天天鸡汤骨头汤什么的太奢侈了,哪怕每天早餐多吃个鸡蛋都是奢望。
这就是现实。
最现实的贫富差距。
然而对很多农村人来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也许是最好的出路。
至少陈正谦就觉得,读书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对很多人来说,他们不止一次幻想过,如果他们当初再努力一点,考上更好的大学,然后大学时候,哪怕有高中时候一半的努力,也会比现在好很多。
陈正谦也听过不止一次两次这样的言论。
但是很可惜,这个世上从来没有如果,也没有重生再来一次的机会,因为他们都不是主角,也不是什么位面之子。
很多人都只是普通人,为了生活生存而忙碌奔波,特别是有了家庭以后,就更要努力拼搏了,只是为了自己的子女不要输别人太多。
然而他们从未考虑过,他们就是孩子的起跑点,孩子一出生就已经落后了。
不过这个世界,有的是愿意为了梦想而奋斗的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陈国伟下午就带着东西去了陈燕卿的学校。
这点小事,他觉得没必要跟陈国良说。
“大伯!”
陈燕卿从学校里跑出来,脸上因为跑得太急,有些泛红,大热天的出了不少汗。
也是苦了这些学生仔,每天只能拼命埋头苦学,脑力消耗得太狠了,没见那个小哥年纪轻轻的,头发都已经开始灰白了么?
“急什么,我又不赶时间。”
陈国伟憨厚地笑了笑,把手上的东西递给她:“喏,你哥让我给你送来的。”
陈燕卿大吃一惊:“这……”
大伯递过来的东西,多得甚至让校门口来往的学生忍不住侧目。
大大的炖盅里面装的,自然是鸡汤,陈国伟还放了点人参酒。陈正谦用高度数茅台加百年老参泡的酒,效果自然是杠杠的。
然后红色的小塑料袋里装着的,就是那两个摘下来的新鲜桃子。陈国伟特意挑的最大最成熟的两个摘了下来。
还有一大箱进口的高钙奶,国内的奶制品品牌实在让人难以放心,反正价格又差不多。
陈国伟倒是没有什么,反正都是家里的孩子,自己家里又不缺这点。
“鸡汤跟桃子,你自己吃就行了,不用分给同学,这是你哥说的。”
他生怕这小姑娘有好东西又拿去分给同学,这就白费苦心了。这种事情之前又不是没有发生过,陈国良说每次给她送鸡汤,都是分了大半给宿舍的同学,所以这次是千叮万嘱的。
“牛奶什么的,你要是觉得短时间内喝不完,倒是可以分点给同学。”
陈燕卿犹豫着接过来,坚定地点头:“嗯,我知道了。”
只是心里有股奇怪的情绪在发酵。
见她都收下了,陈国伟又笑:“还有,你哥还说,尽力去考,不管考得怎么样,只要你还想读,他都能让你有书读的。”
他有些局促,可是不习惯跟孩子交流吧,双手有些不自然地摆动,但是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是满满的自豪。
毕竟现在他们家,完全有资格说出这种话,而不是像当初那样,为了儿子的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