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我的女王3(1/2)
本文晋|江独发,感谢支持正版。
王重阳年纪也不大,唐惊鸿所带的止血散效果也很好,所以第二天一早起来,王重阳的伤势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然后他和林朝英便准备离开此地。
唐惊鸿问他们要去哪里,林朝英说就在这周围转转,唐惊鸿便借口闲来无事,也跟着他们一起离开了客栈。
等出了客栈之后,唐惊鸿听着林朝英的介绍,才知道他们此时正在汉中一带。
唐惊鸿并不路痴,经历了数个世界,也是四处奔波,鲜少有清闲的时候,汉中自然来过好多次。不过古今地理有不小的差别,河道迁流变道,山脉树林生长不息,所以此地对她仍有些陌生。
林朝英看出她的困惑,倒也丝毫不觉得意外——毕竟唐惊鸿的表现本就不像是中原人,于是她就热情地给唐惊鸿介绍着周遭的风景。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叫大散岭,脚下这条河叫清姜河,而不远处那座关隘——”林朝英展臂指向远处,示意唐惊鸿看,“就是著名的乃是关中四大门户之一的大散关……”
大散关?
唐惊鸿眉心一动。
她在大明的时候,东厂权力向来很大,往来的各种文书都要经过东厂排场方才进入内阁六部进而皇帝御案,大散关作为关中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她自然不算陌生。
更何况还有陆游的那首脍炙人口《书愤》——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原来这里就是大散关。
唐惊鸿四处张望着,脚下的河水水流湍急,纵目远眺,重峦叠嶂,绿树蓊郁,耳边还有林朝英不疾不徐的介绍,她的声音非常悦耳,音色不比播音员差,却又比播音员更多了几分生气灵动——
“……听说当年老子从函谷关出来,便是于此地授关令尹喜《道德经》,史上汉高祖有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也是发生在这里,一代枭雄曹孟德亦为此地留下墨宝《秋胡行》……”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牛顿不起,车堕谷间……”
悠悠的吟诵声戛然而止。
唐惊鸿歪过头,只见她正蹙着眉头,站在山风里,望向王重阳。唐惊鸿随即也看过去——
王重阳正看着大散关方向,眉头皱起,形成深深的折痕,脸色极为不虞,便是唐惊鸿都看的出来他在努力压制内心的悲愤和怒意。
唐惊鸿略微有些不解,便再次把视线投回大散关,仔细看了看。
如今的大散关乃是金宋交界之处,关口竖着高高的城墙,其上有穿着金国服饰的金兵戍守,关内隐隐看到百姓来往,穿着女真服饰的人们走路都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而做汉人打扮的却仿佛是二等公民,走路要避让着不说,偶尔就有**从天上来,平白无故被金人揪出来,打一顿还算是好的,有的直接就被杀了。
然而路过的金人对此见怪不怪,只会嘲笑调侃两句,至于汉人,也只是麻木着一张脸,继续更加小心——对于金人而言,宋人本就是低等人。
他们此处距离关卡并不算近,又有金兵戍守,飞鸟难上,根本救不了那些百姓。
更何况,救得了一个,救不了所有。
一旁林朝英的眼圈也有些红了,低声道:“这大散关,前阵子岳武侯曾经带人打了下来。甚至不只大散关,还有往西往北的商州、秦州……只可惜,陛下被秦桧那个奸臣所蛊惑,同金国签订了劳什子《绍兴条约》,如今不只死了好多兵士才打下来的大散关成了别人的,唐州、邓州亦被割予金国,武侯更是冤死狱中,‘十年之力,毁于一旦’……”
说到最后,声音里已经带了颤音。
唐惊鸿经历数个世界,几乎每一个都是繁华阜盛的时代,就连印象最深刻的大唐都是一片歌舞升平,也是直到这个时候,她才意识到,这里是个乱世。叹息了一声,她顿时明白了王重阳此时的心情。
正当三人看着大散关方向沉默不语之时,又有一支满载了货物的队伍自大散岭下而过,马车在地上留下深深的车辙,慢慢往大散关的方向而去。
唐惊鸿本以为是商队,不过仔细一瞧,他们身上穿的衣服十分相似,也不是粗麻布料,有些像官服。
王重阳也注意到这个,身上的怒意更盛。
唐惊鸿微微诧异。
林朝英继续给她解释:“……那大约是纳贡的队伍吧——每年二十五万两贡银、二十五万匹绢。失去的土地已然是最为肥沃之处,这些供奉,又不知该饿死多少百姓才能省俭出来。大宋朝廷……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林朝英这话落下,唐惊鸿感觉身旁王重阳怒意一收,转为无穷无尽的疲累和困乏。她扭头看过去,只见这位尚还未到三十岁的年轻人,浑身上下满是一股无力回天的颓丧气息。
纳贡的马车队渐行渐远,只能隐隐地听到一阵阵马蹄声。
王重阳突然开口道:“朝英,我累了,准备回去了——你呢?”
林朝英下意识地想要说我跟你一起回去,但是一抬眼,便看到唐惊鸿正默默地看着她,不知怎的,明明她脸上没什么表情,偏偏她就看出一丝可怜巴巴的乞求意味,一犹豫,最后道:“我再四处看看——这世道,眼下还算太平,谁知道什么时候又会打起来,那会儿兴许真就出不来了。”
听了这话,王重阳瞥了唐惊鸿一眼,招手:“那你跟我过来一下。”
林朝英也看了唐惊鸿一眼,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