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朝生暮死的永恒未来 (8800)(1/5)
【那是一个发生在非常久远之前,远比任何文明还要久远的时代的故事】
【一个发生在一个诞生在初始之火点亮多元宇宙光辉后,一群漂浮在这光辉周边,朝生暮死的蜉蝣身上的故事】
诞生于虚空之间,火焰燃烧后的浮沫,在那孕育世界的边角料里,在静谧无垠的光芒中,有一种简单的结构,亦或是说,一种简单的生命出现于世间。
它没有名字,直至如今也是如此,如果非要描述,那么只能将其称呼为‘蜉蝣’,因为它的寿命就是如此短暂,恐怕连一些世界中,一个简单白昼的时间都没有。
这种生命没有‘自我’,也没有‘智慧’,它那简单的结构,只能办到一件事情,那就是‘记录’自己周边的一切,然后将其‘传输’给其他个体——这不知自己何时生,也不知道自己何时死的蜉蝣,就这样在永恒的光芒中,构成了一个小小的循环。
每一个蜉蝣个体的死亡,最终都会孕育出众多幼生体的蜉蝣,而在此之前,它会将自己记录的所有信息,都托付给另外一个成年体的蜉蝣——收集信息是它们自我壮大的过程。而紧接着,这个成年体蜉蝣也会做同样的事情,将上一位蜉蝣的记忆与自己的记忆,全部交给下一位蜉蝣,而就在这漫长的传递过程中,新一代的蜉蝣又成熟了,新的轮回再次开始,而蜉蝣的循环大上一圈。
自然,承载的信息也就大上了一圈。
成年体蜉蝣间,接连不断地传递着各自的记忆,而同样朝生暮死的幼体又迅速长成,成为新一代记录并转录的载体——这众多不同的个体间,不断传递,不断交互的信息,由最初的,一次信息交互就能完成的渺小本能,逐渐变得愈发庞大,甚至化作了需要更多蜉蝣才能完整记录,甚至需要整个蜉蝣群体都凝聚在一起,不间断地互相转移,互相传递,占据了它们除却死前自我分裂外,所有‘时间与寿命’的永恒使命。
诞生,记忆,被传输,传输,死亡,分裂,诞生,记忆,被传输,传输,死亡,分裂……永恒无尽的轮回,便是它们的本能,它们的使命。
整个蜉蝣群体,都变成了一个愈发庞大的内存条,一个无比庞大的信息库。
而对于它们来说,它们绝对不能停下半点,不能有半点休憩——对于蜉蝣的一生而言,它们不能迟疑,不能思考,不能犹豫。
它们必须永恒的运动,永恒的传递,永恒地去死亡,然后自我分裂,然后孕育全新的事物——它们没有长眠,没有安息,也没有任何停滞,因为‘睡眠’就意味着‘死亡’,‘停顿’就意味着‘丢失’,哪怕是只有一个蜉蝣出错,放弃了自己本能记录信息,传递信息的使命,都会造成一部分信息的‘缺少’,代表着永恒的‘遗忘’。
不过这个时候,蜉蝣们还不理解‘遗忘’代表着什么。它们只是维持着自己那庞大的循环,永无止息地重复着轮回。
然后,漫长的时间过去了。
朝生暮死的蜉蝣们,在这愈发庞大愈发浩瀚的循环中,度过了无尽的时间,直到有一天,有其他的‘文明’发现了它们。
那是诞生于初始之火衍生世界中的种族,这些沐浴在光芒中的复杂智慧生物在漫长的进化与发展后,终于走出虚空,开始游荡诸天……而在来到初始之火周边时,他们发现了这些简单又无智慧,只是环绕着光芒游动的蜉蝣集群。
它们不是最古老的生物——相比起蜉蝣们而言,还有更多强大亦或是弱小的初始魔物。蜉蝣诞生在多元宇宙环境稳定很长时间后的光辉领域,远远比不上那些在混乱中诞生的最古之兽。
它们的力量也并不强大——蜉蝣个体的本质就是一团简单的能量信息节,这种东西携带的信息和能量都极其微小,几十万只蜉蝣的能量甚至不够点燃蜡烛。
它们甚至也没有智慧——纯粹的信息交互,只是代表着自诞生之初,从第一只蜉蝣开始,所有蜉蝣的基础记录记忆罢了,绝大部分都是毫无意义的多余信息,别说点燃智慧火花,甚至连多细胞生物都不如。
它们更不庞大,甚至完全说的上是微渺——一只蜉蝣的大小根本连细菌都比不上,这甚至是众多文明能在虚空中发现的最小‘生命’了。
但是,它们的集群无比庞大。
它门的数量无穷无尽。
甚至,那趋光的集体,甚至化作了一片笼罩初始之火无尽光一小部分的,朦朦胧胧的黯淡雾气。
它们不古老,不强大,不聪明,不庞大,但却依然存在着,从古老的初始一直到如今——直到今天,有其他比它更后诞生的生命,进化成了智慧生物,发展出了文明,然后,来到这个地方。
好奇的智慧物种携带的信息,成为了蜉蝣们除却初始之火,能够接受的‘第二种光’,那是变数,是诱因,是除却蜉蝣永恒循环外,‘无穷的可能性’。
那便是‘智慧’诞生之初,‘自我’诞生之初,也即是‘可能与未来’的诞生之初、
祂,祂们,就在那个时刻,真正地睁开了双眼,从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壳中,开始抬起头,看向这个浩瀚的多元宇宙。
【远古的初始文明,教会了朝生暮死的蜉蝣们许多东西,他们教会了对方思考,判断,对外界的行动产生反应,他们将一个孤立的群族引导向多元宇宙的大舞台,然后教会了它们什么叫做友谊,美好,希望还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