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萧衍反应(1/1)
大齐京都,淮安城。
地面大雨滂沱,雨花四溅,在风中倾斜而下的雨雾朦胧了半个都城。路上行人匆匆,甫一迈步,便溅湿了鞋袜长衣,叫人发冷。
宫廷之中,重重飞檐勾勒出一派庄严壮丽之景,却在微斜寒雨中生生弱化了几分凛然姿态,倒是如梦如幻。
雨势太大,宫道难行,萧衍干脆弃了坐撵,拐向集英殿右侧的长廊,伸手一动,解去身上染有湿润水气的墨色披风。
他手刚递,便立马有宫监眼疾手快地接了过去,然后默然地退后三步,恭敬地保持固有距离。
旁边,还跟着一个紫衣官服的男子,脸庞清矍,说话间额上眼角细纹可见,双眼却又黑又亮。
腰间璞玉清亮光泽,饰有凤池,赫然是朝中老臣——左相章承。
不急不徐地跟在萧衍身后,章承抿嘴一揖,道,“殿下,臣有事欲禀。”
萧衍顺着蜿蜒长廊直走,静待他的下文。
章承颇为语重心长,“臣恳求,望殿下重新考虑平城薛氏靖宁任职一事。”
薛靖宁?她又怎么了?
萧衍眉头微拢,脚步不停,只淡淡问,“章卿不是已经对此事无异议了,怎又突然拿来禀告?”
“臣实是为大齐江山顾虑,薛靖宁此女担当不了如此大任啊。”章承语气稍急,“臣听闻,平城监察史前日呈上奏疏,那薛靖宁竟在剿匪之时,将军队无端带到那偏远越山之中,以至于遭了贼匪围攻,损失惨重。这不过短短半月时间,她便犯下如此大错,难道不是祸国殃民之辈吗?”
“章卿,你言辞过激了。”萧衍沉下脸,语气隐隐生寒。
章相一愣,却也知道自己方才情绪太过,有些言语偏失,但他所说确实再重要不过。上任不久便损兵如此,此等无能之辈,又怎能率领平城。
“殿下,此事即便是个意外,这薛靖宁也逃不了罪责惩处,更何况她中了毒箭,受了重伤,恐怕也无心力掌管城中诸事。”
“你说什么?”萧衍倏地停下步伐,清冷立在原地,侧脸偏过,冷峻不已。
积水顺着顶上琉璃瓦不断滴落,在地面晕开一圈又一圈的涟漪,萧衍声音微哑,“她怎么样了?”
章相猝不及防地立稳身子,他怎么也没料到太子会突然问到那薛氏靖宁的身体状况,一下哑言,半响才道,“似乎已无生命危险,不过,那是剧毒,想来也是要休养许久的。”
萧衍转过来的侧脸平静得没有任何波澜,章承却隐约觉得空气中的轻风都像是停驻了一般,透出几分压抑不明。
见他久久不答,负着手继续往前走去,章承眼神里满是担忧,又快步追上去上谏道,“殿下,臣以为,那薛靖宁是着实在官场上留不得啊,今日她毁了军营,他日还不知会把平城带成何等模样。”
“如何留不得?”萧衍温愠,“平城剿匪不是一日两日,章卿不是不知。历任平城知府在这群匪盗上栽了多少跟头,失了多少人力财力众所皆知。怎么以往不见有人同我说起此事,倒全部把关注力都往那薛靖宁身上投了。”
“这……”章承没料到萧衍居然这般严词厉色,一时间呐呐不知所措。只是,他不甘就这般退下,顿了顿开口又劝。
只是话才说到一半,便遭横截,萧衍转身过来,面色疏离,漫不经心,“我正欲往睿思殿去,想来那监察史的奏疏还正在睿思殿的案桌上放着。可章卿此刻却在宫道中将我拦下,说起薛靖宁被困越山之事。我是不是可以认为,那些各地所呈奏疏,章卿比我知道的还要周全?”
章承骇然,双眼尽是恐慌,他颤着身子跪下来,大声道,“殿下明鉴,老臣绝无僭越之心。老臣只是偶然得知此事,断然不敢有犯上之想啊。”
“既是没有,章卿该是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薛靖宁越山之行,是我批准的,若还有人有疑义,不妨来睿思殿再提,我且看看他手中该做的事,又是否全了。”
章承无奈叹一口气,太子虽是年轻,却已有当年陛下雷厉风行的手腕和风范,三言两语便能威慑朝臣。他长袖垂落,只能止步作揖,“臣,遵命。”
垂着头退下,转身在内监的撑伞下,没入那瓢泼大雨中。
萧衍行走片刻,直至长廊尽头,在拐去东面宫道之时停下,着内监传令,“叫宋泊言入宫。”
“是,殿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