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第99章 火鸡的故事(1/2)
手机3g网络速度很快,一个个记者摸出手机,用浏览器搜索,半分钟不到就有结果了——
“希特勒的确爱护动物,他的偶像是弗里德里希大帝,所以经常重复弗里德里希的话:动物比人类要忠诚得多。”
“德国还有一部小说,是以希特勒爱狗的这一点作为一个重要核心,名字叫《狗年月》,里面小利贝瑙家里养的牧羊犬哈拉斯配种生下的小狗被希特勒选去当了宠物,然后人仗狗势。”
“关于保护环境的事情也能查到,在柏林修建一条飞机起飞跑到的时候,途中有很多电线杆与树,希特勒下令电线杆可以砍,但树一颗都不能动。”
“真不可思议。”
……
说起素食习惯,相信第一反应就是和尚,素食总会和不杀生联系在一起,还有爱护动物环境,这更加是现在所传颂的美德。
生活朴素就更不用说了,朴素可不等于贫穷。
但实际上呢?
阿道夫·希特勒可是造成了三千万人死于非命的人间恶魔。
太毁三观了。
韩轼看着《讲坛报》的招风耳记者,道:“所以这就是用你笃信的经验,判断出来的东西?”
招风耳记者张了张口,之前能说会道的嘴哑巴了,脑中已经准备好的各种辩论,但面对华盛顿和希特勒这两个人真的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所以这位记者现在,你是否现在还能大声自豪的说你的经验没问题?”韩轼再问:“说说看。”
毫无疑问,通过这个故事,推翻了他刚才经验绝对正确的观点。
其他名人还可以说评论观点不同,看法不同,但希特勒和华盛顿,这真的不是看法不同的问题,即使是私下欣赏希特勒,可也不能当着镜头的面说。
否则,是支持轴心国的节奏?是要反对联盟国?再进一步是要反苏反.共?记者虽说不是公众人物,但招风耳可不敢冒这个风险说这种话,因而现在貌似也只能沉默。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记者先生你的经验一文不值。”韩轼从不知道什么叫嘴下留情。
招风耳记者可不能让自己被一个高中生说得哑口无言,虽然现在真的是哑口无言了,所以这个时候硬着头皮反驳。
他道:“你可以说我的经验一文不值,但你不擅长写童话,不仅是我一个人的经验,也是诸多圈内人对以往事例的总结归纳。”
招风耳记者,作为《讲坛报》的王牌记者知道很多事情,这是他的长处,所以他准备用数据堵住韩轼的嘴。
“三年前,包括被称之为中国诗坛未来的少年天才王杰双,生性散漫,不适合童话,但不听劝阻转型写童话,至今为止这本书才卖出一万册,还有以一部童话《小金鱼》出名的童话作家孟宇,一次酒后驾车被抓后,写出来的童话,就再也不行,一次两次三次,七八次,无论几次,无论多少天才都没有例外……”
“我以前听过一个故事,在火鸡饲养场里,有一只火鸡很聪明的发现,连续两天,上午9点钟农夫都会给它喂食。”韩轼打断招风耳记者。
韩轼看着招风耳记者,继续道:“作为一个聪明的并且擅长归纳总结的鸡,它并不马上作出结论。”
“它一直着等到已收集了有关上午9点给它喂食这一经验事实的大量观察。而且,它是在多种情况下进行这些观察的:雨天和晴天,热天和冷天,包括星期六、星期天,甚至于农夫和妻子约会的时间……一次两次三次,七次八次从来没有例外。”
韩轼说话的时候,目光不仅盯在《讲坛报》记者身上,并且是环视。
“所以聪明并且擅长归纳的火鸡得出了下面的结论:农夫无论任何时候无论任何事情总是在上午9点钟给我喂食,并且很重视它。但在某一天,农夫一早,八点就到了,并没有给火鸡喂食,而是直接把这只聪明而又善于总结的鸡宰杀,因为今天是感恩节。”
韩轼讲故事真的有讲故事的样子,声音低沉并且缓慢,但故事寓意不言而喻,特别是几次重复的“聪明”“善于归纳”,还有和之前招风耳记者使用一样的话,一次两次三次……七八次从未有例外。
“一个编的……”看看就知道招风耳记者准备说,一个编的故事,不能当真或者是等等类似的话。
但话还未说完,就听到韩轼的话语:“这个故事,出自于西方最出名的哲学家勃兰特·罗素在1912年发布的《哲学问题》一书中。”
“怎么不相信?去查查,哲学问题的第六章「论归纳法」。”韩轼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知道归纳总结,或者是不考虑大环境的因素,就会像那只火鸡一样。”
全场记者安静。
语罢,韩轼向前走,嘴角带着微笑,没有一点火气,好像刚才犀利反驳的不是他一样。
这下没有记者再拦着他了,他的方向是公交车站,还是要去新华书店,只不过这次不是去买书,而是买教材,原主人把学校发的教材全部用火烧了,要买新的。
“刚才的东西录下来了没有?”《文摘》栏目组,三十多岁年长些的记者询问。
“录下来了,录下来了。”年轻记者连连点头,并且道:“这个叫韩轼的少年真的……真的性格张狂,并且好毒舌,而且感觉情商好低。”
“不能这样说。”年长的记者道:“归根究底,韩轼写一本书,书还没发布,就被人说是必扑无疑,还有平白无故的就被皮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