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得意忘象(1/2)
: “‘刹那’在江湖上所知人不多,盖因第一个领悟它的人,刚把它领悟出来就慨然赴死了。> “肤浅。”女子白了小九一眼,“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
身为南山书院,儒家弟子,她对《论语》可谓是倒背如流,张口即来。
她将鸡撕下来递给阿伯,继续道:“在儒家弟子中,‘朝闻道,夕死可矣’应理解为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
“但百家之中也有其它理解,道家弟子陆清河便认为,道是人生的至高追求,有朝一日若能得悟,让他晚上死也可以。”
女子在小九面前卖弄,“陆清河便曾以这句话来劝导鱼蓑子。”
鱼蓑子正是漱玉所排剑客五大榜单中,与逍遥派落星河、南山书院三督府卫宿诺不相伯仲的绝世剑客。
三十年前,鱼蓑子正值壮年,有一手出神入化的剑术,却逞强斗狠,为祸乡里,与山上虎,水中蛟并称乡里三害,其中鱼蓑子更是排在榜首。
鱼蓑子见乡里厌恶自己,心里烦闷。当时有人告诉他,若能杀虎斩蛟,乡里或能对他刮目相看。
鱼蓑子于是持剑上山刺虎,入水杀蛟。
那所谓的蛟或大鱼在水中来去自如,时沉时浮,鱼蓑子与它搏斗了三天三夜,游了几十里方才击杀。
当时乡里人却以为鱼蓑子已经死了,乡里三害尽除,于是敲锣打鼓,相互庆贺。
等鱼蓑子回到乡里时,看到的正是这番景象,方知乡里竟然如此厌恶自己。> “不错,我们要说的这位‘刹那’的领悟之人,正是劝导鱼蓑子的陆清河。”
在女子近乎掉书袋的讲完陆清河劝导鱼蓑子的佳话后,阿伯方道。
“陆清河?”女子一怔,“陆清河乃前朝臣子,虽为道家弟子,却是一介文人,只懂谈玄说义,论道家治世之学,怎会领悟出‘刹那’这等绝世神功?”
“呵呵,你别忘了,陆清河是如何成为道家弟子的。”阿伯笑道。
“你是指陆清河夜谈道学之事?”女子见阿伯点头,诧异:“鬼怪之说不足为信的。”
陆清河夜谈道学之事流传甚广,但因鬼怪之谈而被世人作为趣谈,并不相信。
陆清河本不通道家玄学,在一次出游求学时,陆清河想到故人家里寄宿,不想在黑夜中迷了路,不知路径。
黑夜彷徨中,陆清河忽然望见草丛中有亮光,于是向那儿走去,最终在荒郊野外遇到一人家,被允许寄宿。
主人是一少年,风姿优美,正在灯下煮酒落子。陆清河见其寂寞,便拾子与他对弈起来。
主人谈兴浓,对弈时与他谈《老子》,言辞深远,让陆清河初窥道学便沉迷其中。
至后半夜时,俩人索性封盘,谈起老庄来,直到天亮时,陆清河方辞去。
他走了十几里,到了故人家后,便将晚上的奇遇说了,
故人奇道,这几十里内无人居住,更不会有富有才情,风姿优美的少年。
陆清河不信,他当即领故人回转寻找昨夜寄宿人家,竟再也找不到了。而从此以后陆清河谈《老子》大有长进。
后来陆清河根据记忆画出了少年肖像,有逍遥派弟子辨认,称画中人物乃逍遥派百年难遇,千年方出的天才少年王辅嗣。
但王辅嗣当时已去世百年了。
巧合的是,当时陆清河所经之处,正是传说中王辅嗣死后葬身之地。
时人认为,陆清河是在夜间得遇王辅嗣鬼神相授道学,因此在《老子》上大有长进的。
“鬼怪之说的确不足为信。”阿伯也赞同女子,“然而空穴方来风,江湖有这等传言不是没有根据的。”
“您的意思是?”
“或许陆清河当日真的遇见了王辅嗣,但不是鬼神,而是王辅嗣的埋骨之地。”阿伯猜测,“在这次奇遇之下,陆清河在道学上大有长进也不足为奇了。”
“那与‘刹那’神功有何关系?”小九越听越迷糊,也的觉他们离开主题太久了。
“你是说……”女子忽然明白了什么,眼睛一亮,猛地站起身来,头却碰到了船顶。
“哎呦!”女子痛呼,忙用手揉碰到的地方。
饶是如此,女子眼中兴奋光彩依旧不消,“前辈的意思是,‘刹那’源自王辅嗣的‘得意忘象’!”
“我倾向于他只得到了关于轻功的大法,而不是完整的‘得意忘象’。”阿伯啃着最后的鸡屁股,“王辅嗣的‘得意忘象’唯有意会,方能领悟与修习。观陆清河一生,他一直不会武功,直到被前朝凌迟处死时,方才领悟‘刹那’神功。而他与王辅嗣有这等关系,可见‘刹那’与‘得意忘象’脱不了关系。”
说了半天,阿伯终于绕回了重点。
原来,陆清河与兄长陆平原乃姑苏人,在前秦同朝为官。
时逢楚地大乱,陆平原任后将军,奉命讨伐乱军苏浮生。
时任小都督的孟超贪功冒进,中了苏浮生的埋伏,导致陆平原最终兵败襄阳城,孟超也被苏浮生抓住祭了旗。
当时秦王宠幸的宦官孟玖与陆平原兄弟本就不合,孟超又是其弟,他怀疑其弟被杀是被陆平原故意为之,于是向秦王进谗言,道楚地不平乃是因为江东百姓思楚,江东百官思楚。今番陆平原兵败,更是有意为之,全因他身在秦,心在楚,若不严惩,假以时日,定会随苏浮生剑指洛阳城。
秦王听后大怒,命人连夜夺了陆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