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绝壁生花(1/4)
亲爱的读者你好,我叫大渣。您能点开这本书,是我莫大的荣幸。
看书,本就是为消遣,开书之前,请允许我问一个“消遣”的问题:纵观历史长河,冷兵器时代,你最喜欢的兵器,是什么?
刀、枪、剑、棍、耙、鞭、锏、锤、斧、镰、扒、拐、弓箭、藤牌、戟、钺、叉、镗、钩、槊、环……常规的,外门的,不枚胜举。哪一样,才是您心中的兵器之王呢?
大渣对这些冷兵器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弓。弓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着我,本书的故事将围绕一把剑和一张弓,而弓,便是本书的叙事线索。
弓,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兵器之一了。最早的骨刻文里,这弓就是一节弯弯曲曲的波浪线,到殷商出土的甲骨文里,“弓”字便像是一幅写实的图画,这张图画有了弓架,也有了弓弦,是个象形字,可见在人类有文字记载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弓了。这时的弓,只是作为打猎的工具,再后来,人类纷争不断,弓箭的箭头,便从猎物转向了人。
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中解释:弓,兵也,所以发矢。远古神话中,后羿射九曜的传说,向来脍炙人口,这也是关于弓箭威力的最有效的广告
弓真正登上历史的舞台,是因为它在战争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赵嬴,在国内推行“胡服骑射”。军队着装统一,练习骑马射箭之术,这一举措极大提高了赵国的战斗力。这一支赵国的骑兵,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规骑兵队伍。
秦皇嬴政有感于骑射之术的强大威力,便下令军队苦练射术。这一时期,弓箭无论是造型、个头和功用,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强弓硬弩层出不穷。嬴政“秦王扫**,虎视何雄哉。”虽然不全是弓箭的原因,但这强弓硬弩,也着实给秦王出力不少。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其《楚辞??九歌》中写道:“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这时的秦弓,已经是闻名全战国的“知名品牌”了。
到三国时期,一代神人诸葛孔明也研究起弓来——诸葛连弩至今都还出现在游乐场里。以至于到中华文化的灿烂时期,唐朝,诗圣杜甫毫不吝笔墨,对弓箭进行赞美。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中杜甫对弓箭的作用,进行了言简意赅的总结,这首诗,也因此流传千古。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兵车行》中的弓箭,已经不简单是长距离射杀的兵器,而初步具有近距离防身的作用。
宋朝豪放派诗人苏东坡,一句“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激昂豪迈,壮气凌霄,既表达了自己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透露出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战士将军,都对弓箭情有独钟。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的伟大主席在《沁园春??雪》中,也为弓箭留下了一席之地。
要造出一把良工,过程是繁琐而复杂的,《考工记》中认为:“制弓以干、角、筋、胶、丝、漆,合称“六材”为重要。需得六材之干、六材之角、六材之筋、六材之胶、六材之丝、六材之漆。”方能造出一把强弓。
从历史角度来看,几乎可以认定,弓最早是由中国发明的,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里出现过不少的名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射雕神弓、三国名将吕布的龙舌弓,老将黄忠的万石弓、飞将军李广的灵宝弓……都是不可多得的良品,这些弓也必将跟随自己的主人,永远地载入史册。
以上诸弓虽然有名,但都脱不得一丝凡气,而一些颇具神话色彩的名弓,更能引起人们对那些久远历史的向往。这里,给大家介绍三把来自传说的神器。
这第一把弓,首先要想到一个成语:“霸王硬上弓”。
这里的“霸王”正是中国历史上颇具悲剧色彩的人物,西楚霸王——项羽。
在古代,兵休时,弓箭是不上弦的,这是为了保持弓架的弹性。弓架长期处于弯曲状态,会渐渐失去韧性,而到了行军打仗时,才会把弓弦套上去。一般战士都是先将弓弦的一端挂在弓架的一头,然后把弓用双腿夹住,弓窝处正好在双腿之间,利用杠杆原理将弓背按弯曲后,再将弓弦的另一端套在弓上。这样做,是因为弓架一般比较硬,平常人臂力不济,方得如此,才能上好弓弦。
而楚霸王项羽,只需双臂一用力,便能弯了弓架上好弓弦,所以才有了“霸王硬上弓”一说。只是这个“典故”代表的意义,在今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与本书无关,别过不表。
这三大神器的第一把,便是项羽的随身之物“霸王弓”。
此弓威力无比,弓身乃玄铁打造,最神秘的,是此弓的弓弦。
弓弦传说是一条黑蛟龙的背筋。相传项羽年轻时,遇乌江中黑蛟龙作恶,吞吃乡邻,洪水泛滥,可谓作恶多端。项羽大为恼怒,找到黑蛟龙,与之苦战,仗着力大无穷,硬是杀死了黑蛟龙,取得龙筋搓股为弦。黑蛟龙本是至阴至寒之物,坚韧异常,故此弦不畏冰火,不畏刀枪。
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此弓下落不明,也是一大悬案。
第二把弓,名头就更为响亮了,那便是后羿的落日弓
后羿这个人物,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