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才高八斗(1/2)
临水修禊,曲水流觞,此乃古礼,虽常见于夏历三月,但按照《宋书·礼志》的记载,修禊同样也可以在秋季举行。
今日虽是拍卖会,但主题却是“诗书雅韵”为题,乃是文人骚客之间的一件雅事,自然要举行的浓重而传统一些。
不得不说,董熏儿乃是绝代‘妖’‘娆’,她的一颦一笑皆是气质天成。
无论是‘插’花、点香还是祭酒,以及诵词,董熏儿都做的极尽文雅。
众人都觉得自己仿佛梦回千古,仿佛回到了东晋永和九年之时,王羲之在山阴兰亭和四十二名流高士曲水流觞的诗歌盛景。
既是以修禊为名,那自然是一场庄重而浩大的祀事。
祀事皆有固定而传统的流程,这一次的兰亭修禊自然不会例外。
不过,今世毕竟不是古代,相关礼仪也略微做了修改,并非生搬硬套古礼。
总体来说,兰亭修禊分为诗面执兰、佩香纳祥、虹桥芳信、奏乐焚香、禊词祝颂、斟酒祀春、兰泉洒沐、天降诗雨、曲水流觞九个环节。
类似这种古典而浓重的修禊活动,在今世是很难看到的,所以与会来宾都有些激动。
大家怀着对传统致敬的虔诚之心,等董熏儿禊词诵毕,侍女们如花蝴蝶般穿梭全场,为众人斟酒。
“姬大哥,我怎么觉得你的兴致不是很高?”上官雪卷起酒樽,有些疑惑的望向姬林。
“这种仪式百年难见,姬先生莫非不感兴趣?”小赵也是有些愕然。
今天大家的兴致都很高,觉得兰亭修禊很有意思,姬林这是什么情况?
“没什么,是你们想多了。”姬林摇摇头,一脸笑意。
只不过,姬林明显的有些心不在焉,见此冰雪聪明的上官雪自然没有继续追问。
不是姬林没兴趣,而是类似的修禊仪式,在姬林悠久的岁月中,已经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
这其中,又以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发生在山阴兰亭的兰亭修禊,留给姬林的印象最深。
那一年王羲之和儿子王徽之、王凝之,以及谢安、孙绰等高贤名士汇聚一堂,大家吟诗作对曲水流觞,极尽文雅之事。
到最后,王羲之更是即兴挥墨,为众人的诗写序文手稿,也就是后世震古烁今,成就了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之名的《兰亭序》。
当时姬林位列高贤之一,亲眼目睹了《兰亭序》的诞生。
试问姬林在历经真正的兰亭修禊之后,对于这位于香江的仿造兰亭和清溪,又如何提的起兴致?
若不是不想扫了上官雪的兴致,以及出于对此间主人的尊重,姬林都有了一种开溜的‘冲’动。
好在,繁琐的仪式并没有太久,当董熏儿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之时,大家纷纷举杯,而后回归了自己的座位。
如果按照古礼来看的话,接下来应该是将美酒倒入羽觞,然后放入清溪之中娓娓流淌。
若是羽觞停在谁的面前,那谁就要取杯畅饮,同时即兴赋诗,非常文雅。
这一次的拍卖会虽是以“曲水流觞”为名,但重点依旧是拍卖,和古礼还是略有区别的。
“下面请出第一件拍卖品。”
伴随着董熏儿悦耳的声音,一个羽觞被侍者捧起,并依次从众人面前走过。
在每一个来宾面前,侍者都会进行短暂停留。
当羽觞重新回到兰亭之时,董熏儿笑吟吟的声音,骤然间回荡全场:
“下面请诸君品鉴这件羽觞,然后将古董的大概年代写在宣纸上,凡能猜对者,皆享有竞拍权。”
话音刚落,已经有很多人提笔挥墨。
姬林扫了一眼羽觞,发现下面的盒子上居然写着:“北宋”二字,不由一脸黑线。
“姬大哥,这件羽觞是首拍品,所以门槛很低。”
“为了活跃气氛和提高大家的积极‘性’,自然门槛很低。”似乎看出了姬林的疑惑,上官雪笑道。
“其实这场拍卖会最开始的物品,都不是很值钱,所以都采用这种形式来活跃气氛。”
“不过后面拍卖的东西越珍贵,能猜中的人自然也越少。”
“另外,这件羽觞虽是最先出场的拍品,但按照以往的规矩来看,它的价值应该不低。”小赵补充说道。
江山拍卖行一般会挑选一件价值并非很高,但也不低的拍品,来进行低价首拍。
今日来的文人骚客虽然不少,但打酱油的也不少。
并非所有人都具备竞拍压轴物的财力,用类似羽觞这类的古董来活跃气氛,那自然是极好的。
“直接写北宋的话,那未免也太俗气了一些,我就多写几个字好了。”
沉吟片刻,姬林提笔在纸上洋洋洒洒写了一行字。
“我虽研究的是唐史,对宋史也有涉猎,那也多写几个字好了。”上官雪盈盈一笑,提笔写字。
姬林虽是和上官雪一体,但这一次拍卖既可以玉垒集团的名义参加,也可以用私人名义,一切随意,并没有太多的规矩。
“难得二位小友如此雅兴,那老夫也多谢几个字好了。”对桌那名儒雅老者纵声大笑,提笔挥墨。
“那位老先生叫谢文武,乃是谢灵运的后人。”小赵给姬林和上官雪解释说道。
大凡是研究中土古代山水和古建筑的人,谢灵运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关键人物。
谢灵运是东晋名士,爵‘康’‘乐’‘县’,他公开创了中土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是山水诗的奠基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