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第一百九十五章 :专案组的巧妙安排(1/2)
="(" =>
“仔细分析了血字符号案件的细节后,省厅刑事侦查处找到了两处疑点,一个,就是可能直接接触过凶手的纪伍军,已经安排萧可仪同志接近,另外一个,就是日报社!”听了邱亮的话,陆锦铭很快就发言了,“李光达之死,有人先爆料再报警,致使报社记者赵毅阳先于刑侦队员到达现场,随后,每次案发,报纸都会大做文章,且矛头直指陈涛队长。 ..尽管,报社每一次发生意外,都表现为内系统受到黑客攻击,或是‘赵毅阳’名字的登陆,但侦查处认为,凶手选定日报社,绝不是偶然的,每次准确选定登陆时间,也不是偶然的,很可能,凶手就隐藏在日报社内部!于是,我们又选定了韩永同志,通过省委宣传部的名义,将其直接安插进了芜平日报社,并指定其负责公安专版的业务。为了确保韩永同志身份的保密性,这一安排,所有日报社人员,包括总编杜文博在内,都不知情。另外,让杜文博安排赵毅阳提前返岗,也是为了让韩永同志能够尽快接触到赵毅阳,确认其身上的疑点。接下来,再由韩永同志,详细介绍一下日报社的有关情况。”
“初进日报社时,我首先开始接近,疑点比较大的赵毅阳,但随着深入的了解和接触,我逐步确定,他应该不是凶手。直到谜语事件发生后,赵毅阳当晚一直与我在一起,根本没有作案时间。另外,他私人电脑我也查过了,没有任何登陆内的记录。所以,他的嫌疑可以排除。此前,为了调查‘寻人启事’事件和‘广告’事件,我曾利用下班后或是夜间值班之时,调查过报社的每一台电脑的登陆记录,但没有发现。而后,我再次利用‘送夜宵’等方式观察过每个人的出入记录,随即认为,作案凶手,应该不在记者部或是编辑部,最可疑的,就是印刷部,审核校对人员,还有,那三位报社领导。”
“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这时,陈涛不由问。
“按照报社的工作性质,记者一般白天比较忙碌,采访、写稿、传稿,即便经常外出,也有大量的工作任务,直到稿件上传之后,工作才结束。所以,若想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再施行周密的杀人计划,对记者部的人员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接下来,再说编辑部。虽然编辑部人员上午时间会比较自由,但他们到达报社的时间,也不会晚于下午六点,这个记者上传稿件的节点。根据谢景文出事前,里坝镇反馈的情况,凶手事先查看谢家周边情况,都是在傍晚六点左右,算上返回芜平的时间,若是编辑部人员,也根本来不及。于是,我又把目光盯上了审核人员和印刷出版人员。”稍微停顿了一下,韩永接着介绍说,“‘寻人启事’事件发生后,杜文博愈加重视报纸的审核,于是,为了保证夜间的审核工作质量,审核人员白天的工作时间一般比较灵活,可以自由活动。结合凶手一般在白天作案的事实,我基本认定,凶手在审核人员之中。这里,还要再次提到‘谜语’事件。谜语事件之所以发生,是凶手见缝插针,巧妙利用了编辑部李叶排版完成后,齐海昌初次审核之前的十几分钟。通过这‘十几分钟’,我更加确定了,所谓的‘黑客’,不仅在日报社内部,并且,很可能就在高层审核人员中!也只有他们,能如此精准地把握好这个时间节点。但在谜语事件之后,由于报社启动了严格的审核程序,一时没有再发生问题,此后又出现了“李竟”事件,把目光又引向了日报社外部,我的调查也变得艰难起来。直到,清河派出所周边发生火灾,陈涛队长再次遇袭,我才在案发当日,精确地锁定了那名凶手,就是柯路杰!随即,我就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了陆处长。”
“请教韩永同志,你究竟如何确认柯路杰的?”听到这里,袁林终于抑制不住好奇心地问。
微微一笑,韩永故作神秘地说,“确定的依据,我还想暂时保密。我想在最合适的时机,告知最应该知道的那个人。”
无奈撇撇嘴,袁林只得知趣地闭嘴了。
接着,韩永又继续说道,“确定人员后,陆处长即安排我,迅速取到柯路杰的脚印指纹等相关痕迹,同时核实他的活动时间。痕迹提取很容易,脚印对比结果也证明,他的身型与凶手完全相符。而活动时间的核实也不难,很快,对照每次案发时间,我就得出了结论,柯路杰有绝对的作案嫌疑!凡是发生死亡案件之时,他都不在日报社,董宵死时,他名义上还在休假,时间更是自由。结合这两点,我更加确认,柯路杰,就是凶手!”
“其实,这次‘外出考察’活动,也是邱局与市委宣传部沟通后,释放出的一个烟幕弹。”这时,陆锦铭又继续说道,“而后,我们故意让杜文博安排余凯外出,并让韩永观察柯路杰的反应,并迫使他行动。果然,穷途末路的他,对余凯动手了。”
“这么说……余凯心脏病发作……不是意外了?!”这次,是叶惠宁表现出了惊讶。
“当然不是。”韩永很快接话了,“在今天凌晨四点钟左右,柯路杰曾进过余凯的办公室,虽然,我在门外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但由于不能靠近,还是无法确定,他究竟在办公室里做了什么。待柯路杰离开后,我曾详细检查了一遍余凯的办公室,并用简易的测毒工具测试了一下余凯办公桌上的茶叶、咖啡等物,但没有查出异样。但我坚信,柯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