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二十四)(1/2)
(二十四)点拨24 受到伤害时,宽容能让你赢得人心
宽容是一种处世哲学,宽容也是人的一种较高的思想境界学会宽容别人,也就懂得了宽容自己。オ
齐国的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养士和贤达而闻名。他的门客有时多达三千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即可投其门下。他一视同仁,不分贵贱。他因养士而在一定程度上保全了国家。
有一次,孟尝君的一个门客与孟尝君的一个妾私通。有人看不下去,就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作为您的手下亲信,却背地里与您的妾私通,这太不够义气了,请您把他杀掉。”孟尝君说:“看到相貌漂亮的就喜欢,是人之常情。这事先放在一边,不要说了。”
一年之后,孟尝君召见了那个与他的妾私通的人,对他说:“你在我这个地方已经很久了,大官没得到,小官你又不想干。卫国的君主与我是好朋友,我给你准备了车马、皮裘和衣帛,希望你带着这些礼物去卫国,与卫国国君交往吧。”结果,这个人到了卫国并受到了重用。
后来齐卫两国因故断交了,卫君很想联合各诸侯一起进攻齐国。那个与孟尝君的妾私通的人对卫君说:“孟尝君不知道我是个没有出息的人,竟把我推荐给您。我听说齐、卫国的先王,曾杀马宰羊,进行盟誓说:‘齐、卫两国的后代,不要相互攻打,如有相互攻打者,其命运就和牛羊一样。’如今您联合诸侯之兵进攻齐国,这是您违背了先王的盟约。希望您放弃进攻齐国的打算。您如果听从我的劝告就罢了,如果不听我的劝告,像我这样没出息的人,也要用我的热血洒溅您的衣襟。”卫君在他的劝说和威胁下,最终放弃了进攻齐国的打算。
齐国人听说了这件事后,说:“孟尝君可以说是善于处世、转祸为福的人。”
正是由于孟尝君不念旧恶,替他赢得了人心,大度能容的胸襟,使他在残酷复杂的斗争中,始终游刃有余。
宽容是一种处世哲学,宽容也是人的一种较高的思想境界。学会宽容别人,也就懂得了宽容自己。
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宽容是以退为进、积极防御。宽容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无奈和迫不得已不能算是宽容。宽容的最高境界是对众生的怜悯,你若有足够的耐心和关注,就连小孩子也会舍不得你,听你话的。切忌唠叨。虽然唠叨是一种关心,但这种过分的关注往往是不信任的表现,结果会适得其反。
批评别人之前,首先要寻找出一点甚至多个自己在这一问题上做得不够或不对的地方。没有一个错误和自己全然无关,至少要尽到指导和监督的责任。
从心理学角度看,任何的想法都有其来由。宽容就是在别人和自己意见不一致时,不要固执己见。了解对方想法的根源,找到他们意见提出的基础,提出的方案才更能够契合对方的心理而得到接受。任何人都有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体会,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知识和体验,积极汲取其精华。消除阻碍和对抗是提高效率的唯一方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宽容就是不计较,事情过去了就算了。每个人都犯过错,如果执著于其过去的错误,就会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于怀、放不开,这样既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对别人也是一种阻碍。
背叛固然是能给我们造成巨大伤害的一种敌对行为,但它也并非不可容忍。能够承受背叛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也将以他坚强的心志在生活和工作中占据主动,以其威严更能够给人以信心、动力,因而更能制止危机的蔓延。
宽容不是纵容,否则,对方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禁,因为你的过度的宽容,恰恰显示了你的软弱。给一次机会并不是纵容,不是免除对方应该承担的责任。任何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何人都要承担各种各样的后果。
宽容是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有人说,宽容是软弱的象征。其实不然,有软弱之嫌的宽容根本称不上是真正的宽容。
气愤和悲伤是追随心胸狭窄的影子。学会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再为他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生气的根源不外是别人做事,侵犯、伤害了自己的利益和自尊心,于是勃然起色,怒从心头起。此种反应无非是在惩罚自己,于己毫无益处。
学会宽容,意味着你不会睚眦必报,从而拥有一份潇洒的风采。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党同伐异的事不胜枚举。其实质源于人的自高自大的狭隘心理,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带有自以为是的倾向,对与自己不同的见解、行为,一概排斥、贬低,甚至明枪暗箭,弄得自己也神经紧张,终日心事重重。要知道,以宽容心来处世,也要宽容地接受各种思想意识。想要将自己的思想强迫推销给别人,去改变别人,只会给自己带来烦恼。要培养自己活得自在,也让他人活得舒畅的涵养。学会宽容,意味着你不再患得患失。宽容,也包括对自己的宽容。只有对自己宽容的人,才可能对别人也宽容。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不行,才能扬长避短,才能心平气和地工作与生活。人的烦恼一半源于自己,即所谓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争强好胜达到一定限度,往往会受身外之物所累,失去做人的乐趣。
智慧点拨:
要能够原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