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宣战(1/2)
颉利派往大唐的使节团,在李世民拒绝和亲请求的第二天,就急急忙忙的离开了长安,踏上返途。
也许是李世民有意急怒颉利,这次突厥使节团离开长安时,大唐连点象征性的礼物都没有送。
赵德言在觐见李世民时,大放厥词出言威胁,大唐君臣没有拿大脚丫子踹他,就已经很给他面子了。礼物?呵呵,大唐在对外交往上做了这么多年亏本买卖,这次人家不打算要那个面子了。
不过,要说突厥使节团是怎么来的怎么回去的,也不对。突厥使节团带来的礼物,不是留在长安了吗?
亏了,对于一直只赚便宜不吃亏的突厥人来说,这次他们派使来长安,算是吃了大亏了。
反观薛延陀汗国的使节团,却受到了大唐的最高礼遇。不但李世民几次召见使节团正使,而且,朝中官员,也今天你一顿,明天我一顿的宴请薛延陀汗国使节团的那些官员。
他们离开长安时,已是九月初了。薛延陀汗国的使节团,不但带走了大唐相送的各种礼物,而且,他们还带走了大唐皇帝的一道秘密诏书,那就是联合他们,在适当的时机,共同灭掉‘东’突厥。
李世民给薛延陀部的任务很简单,只要大唐一对突厥出兵,他们就不停骚扰‘东’突厥北部地区,让颉利抽不出北部的兵力与大唐对抗。同时,也防止颉利北逃。
这个任务,对薛延陀汗国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就算李世民不给他们这个任务,一旦大唐对突厥用兵,夷男也定不安分,定会趁机拣点便宜。如今,有了李世民的密旨,薛延陀出兵‘东’突厥,就变得名正言顺,而且,还卖好了大唐。薛延陀自然何乐不为了。
在薛延陀的使节团离开长安的前三日,大唐对突厥用兵的作战计划也终于出炉了。
对于出兵的部署,大略方针完全按照赵云泽那日小朝议时的提议,带兵的将领和各路大军率兵数量,一点都没做变动。所完善的,只是细节。比如各路大军的兵种结构、兵员调度、后勤保障、协同联络方法等等。
赵云泽这段时间,除了偶尔去看下火器营的训练,主要的精力就放在了对特战队的训练上。
研器处的热气球,又制作了两个。加上之前的第一个成品,特战队就有三个热气球了。不过,大唐府库中能用于制作热气球的材料,也基本耗尽了。特战队短时间内也只能使用三个热气球了。
大战即将来临,特战队全体队员,爆发出了最大的训练热情。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全体队员就熟练的掌握了热气球的操控,以及对地空投霹雳弹、炸药包和从热气球空降地面作战的技巧。
九月十二,特勤署接到陇右道情报站一级消息,突厥大规模调动兵马,疑其将进犯陇右道。
陇右道,就是黄河上游“几”字形第一个拐弯处向北向西的行政区域。这里,是大唐的西部边境,又称为“河西地区”。陇右道的西边,是吐谷浑汗国,西北和北边,便是******的地盘。这里,也是大唐最常遭受入侵的地方。
李世民一接到特勤署的奏报,立即召集文武众臣议事。赵云泽和于天佑,也在被召见之列。
以往,大唐君臣一收到突厥入侵的消息,都会气的破口大骂。但这次,他们却一个个喜笑颜开了。
突厥终于入坑了。
君臣这次议事,也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主旨就一个,出兵突厥的计划,可以实施了。
两天后,李世民再接特勤署急报,突厥犯河西。
来的好!大唐陇右道的边军,早就等候已久了。任城王李道宗,也早已奔赴河西,调集兵马做足了准备。
大唐的战争机器,开动了。
调兵遣将、一应物资调动,工作量极大。好在,大唐早就做好了详细的预案,参与此次大战的各路兵马,也早收到消息,做好了起行的准备。一道道诏令,从大唐中枢发往了各有司衙门、各地官府、军营。
诏令一到,大唐战争机器的各个零部件,也都运行了起来。
就在李世民收到特勤署后一道奏报的第三天,特勤署的第三道奏报又至。任城王李道宗,率肃州刺史公孙武达、甘州刺史成仁重所部,大败进寇的突厥兵马,歼敌三千,俘虏千余,缴获无算。突厥兵退。
同时,李道宗的军情奏报,也送至了李世民手上。不过,李道宗的这份奏报,却不是报捷文书,而是突厥入寇的急报。李道宗是采用正常途径,向长安报信的,比特勤署的秘密渠道,整整晚了两天。
不等李道宗的报捷文书送至,李世民就发布了战争诏令。诏令中,大谈突厥这些年对大唐犯下的累累罪行,并言称,大唐以仁义治国,对突厥一忍再忍,可突厥却背信弃义,仍然进犯大唐。忍到极致,已无需再忍,大唐决定对突厥以血还血,新仇旧账一起清算。倾国之兵,征讨突厥。
大唐对突厥正式宣战了。
诏令所到之处,无论军民,都大受鼓舞。朝廷终于振作了!
那些曾经遭受过突厥祸害的百姓热泪盈眶,嘴里不停念叨着他们死于突厥之手的亲人的名字。然后,他们擦干眼泪,将刀枪递于身为府兵的丈夫、儿子之手。去,找突厥报仇!
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突厥。整个大唐北部国境,无数府兵洒泪告别亲人,到各自隶属的折冲府集结。一支支装束齐整的军队,奔行在大路小径;无数的民夫,赶着大车,运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