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怀揣秘要的曾怀(1/2)
巡防副使、正六品。
理藩院通判、正五品。
孙继奈一见刘行居然在给了他个暂授六品官后,直接给了个黄口小儿正五品的官,再看到曾怀你一脸讥诮地对着他笑,心底里顿时一阵憋闷。
他才憋闷,刘行便看了出来。
在他强颜欢笑、对曾怀抱拳寒暄后,刘行拍了拍曾怀的肩膀,对孙继奈道:“这位曾小哥儿你别看他年纪小,可是十三岁便在前朝中了举人的。他的祖上呀,也是名门。其祖父、熙宁年间宰相曾孝宽,其曾祖乃是大宋名相曾公亮。”
“啊!”
一听刘行说完这些话,孙继奈顿时大惊失色、双眼紧紧盯着曾怀道:“这位、这位便是那个闽地神童、曾小衙内?”
见他惊诧如斯,刘行微微一笑道:“正是他咯!你随他同去,等于得到了一个极好学本事的机遇哦。在我讲武堂中时,他怀中那本,我可是求取十几次都未尝得见。你这次去,多跟曾小哥儿学一学那秘要中的东西,相信对你未来会更有帮助呦。”
《武经秘要》,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编撰、完整收录多家军事著作,第一次形成系统性军事理念的著作。
那部巨著,正是由曾怀的先祖、曾公亮与丁度所联手奉命去带人整理、编撰而成的。
《武经总要》反映了宋仁宗时期宋王朝军事思想上的某些积极变化。
本来,大宋朝宋建立之初以来为防止地方割据,将帅专权,把将帅的统兵权和作战计划的制定权都收归皇帝直接制辖。
但矫枉过正,结果弄得将不知兵,兵不识将,导致仗仗失利,节节败退。
而《武经总要》中则重新重视和强调古代《孙子》等兵书中用兵“贵知变”、“不以冥冥决事”的思想,这在宋代军事史上是难能可贵的,只是北宋后来的统治者并没有遵循和实践这种用兵思想。
书中还十分注重人在战争中的作用。主张“兵家用人,贵随其长短用之”,注重军队的训练,认为并没有胆怯的士兵和疲惰的战马。只是因训练不严而使其然。
而根据曾怀所说,正是因为其先祖见到了大宋朝一直束缚将领、强行去搞君主控制兵权的制度。
即便是在有了《武经总要》后,那种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深植于历代帝王心中,才导致了种种兵败如山倒、将令不得一的现象。
于是曾公亮才在晚年汲取教训、秘密撰写了《武经秘要》以传家。并希望日后他的后人得遇明君时,以那秘要呈上、以成就后人的功名利禄……
在曾公亮之后。曾怀的祖父曾孝宽和他的父辈几位学术上都有所见长,又都是精通兵法、武经之事的人不断完善、加以强化后,如今的《武经秘要》中可谓是包罗万象、无所不知、无所不录。
以至于曾怀在讲武堂学习的时候,许多原本出自刘行的新兵法、新兵器才一从猎人谷中被运到讲武堂,曾怀便能够立即上手、从容使用。
使得同期许多学生一见到他,往往是黑着脸、绕道走。坚决不愿与其做朋友、都把他当做一个聪明透顶的超级怪物。
兵器打不过、兵法斗不过。
当时刘行知道了曾怀的情况后,也是不由得一阵讪笑道:“若是给小爷遇上这么个处处压制我的主儿,我也不会跟他做朋友、见到他就绕道走。自尊心都被他压光只剩下自卑。三人行必有我师,他只为师、不做学生,谁还愿意跟他做朋友呀……”
而在《武经总要》详尽记述和介绍了大宋当时军队使用的各种冷兵器、火器、战船等器械。并附有兵器和营阵方面的大量图像。
特别是第10至第13卷,如《攻城法》、《水攻》、《水战》、《守城》等攻战篇,不但记录了与这几种战法有关的兵器装备,还有防御工事和战舰的情况。
第10卷《器图》,集中了当时军队的各种武器装备,每一件都有清晰的插图,仅第十至第十三卷的四卷中,就附有各式插图二百五十幅以上,图上还以楷书注有详尽的器物名称、使用方法等文字说明,是研究**兵器史的极为重要的资料。
这里还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指明:第一。宋代的兵器是承继着汉唐以来的传统,所以《武经总要》中记录的许多兵器类型,可以清楚地看出它们从汉代以后,经过唐、五代的发展变化。由这部书作了总结后,又影响到北宋以后的兵器类型,可以说《总要》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二,自唐、五代以来,中央王朝的军队吸收了不少北部和西北部少数民族的优秀兵器。
如《器图》中的“铁链夹棒”,书中明白地注明是从“西戎”处学来的。是北方少数民族骑兵用来攻击宋代步兵的兵器,被北宋部队吸收过来,经过改造,成为更适用的兵器。
因此,北宋兵器装备的种类比以前增多了,锐利程度也有所加强。
冷兵器时代里,主要是步兵兵器在宋代达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所谓“十八般兵器”,到此时已基本全部出现,且趋于定型,这些兵器在《武经总要》中几乎都有记录。
再加上曾孝宽和他那几个儿子不断的收录、研改,加强之后。
刘行很清楚,事实上自己的那些从后世影视剧中看到,“学以致用”的兵法呀、战术呀,可能还真都未必如曾家这本《秘要》更适用于当今这种半冷半热,冷兵器仍然很重要时代里的战争。
正因为如此,曾怀在讲武堂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