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郭嘉(2/3)
嘉曾经建议他暂时不要轻易出兵。当时,他只当是郭嘉急于表现。但今日听他建言,方觉此子确有过人之处。难怪连荀彧这样的人都欣赏他。一番鼓励后,袁绍问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若此番能攻灭朱广,三五年之内,天下或可太平?”
这明显有考验的意味,郭嘉也不怯场,直言不讳道:“恕幕下唐突,这不太可能。”
袁绍也没表现出意外,问道:“为何?”
“桓灵以来,天下纷扰,及至黄巾乱起,四海汹汹。这正是人心思变之时,纵使主公此番荡平河北,安知不会有张广刘广?别的不说,西凉有韩遂马腾,益州有刘焉,幽州有公孙瓒,并州还有王子师,再加上公路将军……”
袁绍嗯了一声:“你认为我应该怎么做?”
“稳固中原,各个击破。”
次日,袁军大举出动。当然不是攻城,而是动用各种手段,切断黎阳与外界的联系。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置拒马,挖限坑,在城郊遍布望楼,一来监视城中动静,二来严防有人越过防线。至于巡逻之类,那都根本不用说。
而这,正是高顺最担心的。袁绍若倾力来攻,他倒不怕,因为就算战死在黎阳又怎样?我必须让你付出惨重的代价,以减轻邺城将面临的压力。
而袁军只围不攻,则让他有力也无处使。他唯一能作的,就是开始实行食管制,但无论你如何节约,四个月的军粮,最多也就撑半年……
邺城
虽然袁军还没有兵临城下,但邺城已经开始限制出入了,各处城门都有士兵盘查。哪怕是在城郊,也时常可以看到巡逻队和骑兵的踪影。这一切就是在告诉你,没事少出城,甚至少出门。
上午的时候又开始下雨,朱广实在受够了他那破将军府,于是迁到冀州刺史衙门去办公了。
田丰的衙门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要知道最开始刺史根本就没有固定的治所。不过,至少这里不漏雨。
前堂上,你只要一进去就能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作“高压”。不是指台阶下面那些随时捉着刀柄,全副武装的卫兵。而是进进出出的武官员,他们的脸上都充斥着焦灼,惊慌,与沉重,几乎无一例外。
一名骑督正在向朱广报告黎阳的情况。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袁军在进攻受挫之后,果然不愿再冒险,改“全面围攻”为“全面围困”。
齐周手指点快把案桌点出几个洞来:“现在还撑得住,但如果袁军真就这样长期围困下去,冀州人心浮动是肯定的。如果张飞燕再从黑山一出来……”
朱广抱着膀子,不停地啃着大拇指,这模样连齐士安都是第一回见。
“眼看着就要秋收了,袁骠骑人多势众,他如果帮着收粮,应该就不愁补给了?”贾诩道。
朱广没作声,抱着膀子到一边去了。不知道为什么,哪怕到了这一刻,他也完全没有上次出兵进攻公孙瓒时的紧张与焦灼。
田丰见状道:“将军,在解决掉黎阳之前,袁骠骑是不会来邺城的。所以,这件事情必须当机立断。趁现在张燕还没有动静,兵发黎阳,否则,就彻底被动了!”说罢,将目光投向贾和,好像是在争取他的支持。
后者却没有表态,而看着朱广的背影。
齐周等好大一阵,终究忍耐不住,趋步上前,在他身边小声道:“越拖,对我们越不利。甚至连那些原本支持你的豪门大族都有可能倒戈相向。集结部队,袁绍虽然兵力占优势,可他未必能战胜,将军你的部队能打,人所共知!”
朱广看着他一阵,转向贾诩:“先生,还有其他办法么?”
“等。”贾和就一字。
朱广点了点头,问一直不作声的麴义:“照你看,若兵发黎阳,有把握么?”
“恕卑职直言,一半。”
“哈。”朱广笑了。“一半胜算。本初若败,还可以回去河南,我若败,河北就没了。听着就不划算呐。”
麴义亦笑:“主公若担心兵力不足,不是还有张中郎,吴校尉和田使君么?”
节制涿郡和河间的张辽有步骑一万,确实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如果调他回来,足可跟袁绍放手一搏。就算战败,在拥有优势骑兵的前提下,损失也不会太过惨重。
至于田畴和吴式就算了,他俩驻地在上谷,兵力也不多。至于鲜卑人和乌丸人,那就别想了。如果说是幽州有战事让他们出兵还具可行性,让人家南下冀州来替你打仗?你脸咋那么大呢?
还有一句大家心知肚明,却都不说破的话。
如果在河北失利,那就只能往北面撤退,有田畴和吴式在,将来逃到幽州,至少还有人接应不是?
不过,如果调张辽南下,那就涉及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因为这基本上就意味着放弃幽州,此前的北伐,作用就大打折扣了。
朱广刚要开口,便瞧见赵云踩着两脚泥步伐匆匆地从外头进来。来不及跟同僚们叙礼,他直奔朱广道:“将军,抓住一名袁军细作,搜出了此物。”
那是一封书写在布帛的信,朱广瞄了几眼便递给贾诩:“袁骠骑在催促张燕起兵。”
贾诩细细看罢,沉吟道:“看袁骠骑的语气,张燕是失约了。他原本应该在袁军渡河之前就起兵响应的。”
朱广一笑:“世道艰难,都学精了。是个人就会观望局势,生怕自己被套进去。”
齐周哼一声:“张燕也不是傻子,他才不会替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