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章:袭击者(1/2)
大难不死后的宿醉令所有人都陷入了沉睡,临时搭建的庇护所也能提供较为稳定的宜居环境,加上救生舰ai扫描后确定涅槃星表面没有可能的威胁,包括那些藏在地表洞穴中的神秘物种也没有任何变化的迹象,所以老船长杰维斯也放松了警惕,和其他船员一道沉入了梦乡。
正因为这个,它们出现的时候没有惊动任何人。
奇异地环境造就了不一样的生物圈,在双恒星强大引力和射线环境下诞生的本土生物相当奇特,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具备相当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这堪称严苛的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
但在大约五万年前,它们生存的星球随着双恒星一道被新生的黑洞捕获之后,整个欣欣向荣的生物圈还是遭受了灭顶之灾,一颗闯入大气层的铁陨石撞击后造成的连锁反应毁掉了大半个星球,超过九成的动植物也被这次冲击抹去。按照一般规律,幸存的少部分生物也会因食物链的断裂而最终灭绝,整颗星球只能在大气圈重新形成、生态环境慢慢重构之后若干万年,才可能再次演化出高等动植物。
上天在这时眷顾了这些苟延残喘的幸运儿,或者应该说是在双星苛刻环境的锻造下,某些物种已经被锤炼出了超乎想象的强大生存能力。陨石冲击地表后激起的漫天沙尘遮蔽天空整整三年之久。在这长达三年的黑夜中,星球的表面温度降到了零下一百六十度以下,空气中的水分和少部分二氧化碳气体早已化为雪片飘落。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片银白。
但就在这样严酷地环境中,一些原生于星球两极的耐寒低级植物依然存活下来,原来就以水和土壤中微量元素为食的它们并未因阳光的消失而丧失活力,相反过去以它们为食的天敌,还有食物链上其他的物种现在全都变成了*的尸体,极寒的气温将全球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冷冻库。
适宜生存的环境让它们变得异常活跃,生存范围开始迅速扩张。仅仅两年功夫便已铺满星球的大多数区域,如果那时有人从高空看下去。会发现整颗星球都已变成了褐色(这种苔藓的颜色)。土壤中蕴含的未结冰水分已经被它们吸收殆尽、表层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也所剩无几,种群再要扩张下去亟需的养料已经告罄......
无法确定是那一株苔藓最早尝试着在被自己和同伴们包裹住的尸骸上攫取了第一口养分,关键点在于它的尝试成功了!!
对此展开研究的生物学家们普遍认同一个观点——正是依靠冷冻在星球地表的其他生物遗体帮助,这些已经覆盖全球的“植物”熬过了最后一年的漫漫长夜。当双星发出的光终于刺破厚重地灰霾。再度洒满涅槃星的地表,伴着温度升高融化的冰雪升腾而起,三年未见的这一场大雨足足下了快二十个昼夜,苦苦支撑的苔藓们终于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之后的几万年中,这些苔藓演化发展得极快,之前被它们作为养分吞噬的大多数物种并没有完全消失,苔藓保留了它们的一部分dna,在生态环境重新变得有规律后,苔藓们依靠这些基因片段开始了全新一轮的进化。
不再有天敌、甚至其他物种都不复存在。对于此刻的它们来说,反而成为了最大的问题!!
生物圈这个词里的“圈”字,可以说是所有生命繁荣生息的核心所在。任何物种的发展与强大过程,都和它所处环境中的其他物种息息相关,整个生物圈其实就是一个相互竞争又彼此依存的共生圈,所谓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烂泥,而整个链条中最顶端的大鱼在终于死去之后,便又化为虾米们吃的烂泥。当然这个例子只是一个最简化的解析。真正成熟完善的生物圈中所有物种的彼此关系比这个要复杂无数倍,但总的大原理确实是一致的。
在帝国殖民的最早阶段。如何对找寻到的适宜星球进行宜居化改造,在使之保持源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也能够为移民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是所有殖民舰队管理者考虑得最多、付出精力也最大的部分。
这个困扰着所有人类殖民者的难题,此时也是涅槃星上这些苔藓的头等大敌,艰难撑过了漫漫寒冬的它们现在却可能被自己的强大而最终摧毁!!
生物学家之后的研究确定,面对这生死存亡的重大危机,它们再次开始了不可思议的进化过程。首先发生变化的是那些吞噬过掠食动物的苔藓,它们利用体内残存的少部分被吞噬对象的基因片段,发展出了掠食类物种特有的技能——掠夺和吞噬。
其余一些吞噬了不同物种的苔藓也利用基因片段纷纷变异,发展出各自不同的新技能......大约在圣勃朗号救生舰登陆前五千年时,涅槃星的生物圈已经重新变得完整而生机勃勃,不出意外的话甚至可能产生智慧生命。
厄运再一次给了这颗星球和它的子民重重一击。
它环绕运行的双星系统在这几万年中一直环绕着捕获它们的新生黑洞运行,这么长时间下来整个轨道已经向黑洞中心区整个靠近了很多。而越是靠近中心区环境就愈加混乱无序,大大小小的流星、陨石闯入引力圈范围的也越来越多,双星系统的稳定性开始受到不断干扰。
双星系统的变动自然也会影响到整个星系中唯一的行星,涅槃星的自然环境再次变得相当恶劣,刚重新形成不久的生物圈又一次面临崩溃,越来越多的动植物开始灭绝。但这不是所有物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