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中科精工(1/2)
无上黄金瞳-第)9章中科精工
凌少南看遍了无数悲欢离合,深知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道理,他一旦发起狠来绝对可以用“心狠手辣”四个字来形容。当他下定决心后,立刻将面前的电脑打开,迅速地写起了邮件。不用电话是因为他现在比较显眼,说不定就有人用什么手段监听了他的通话,反倒是专门架设,又有俄罗斯的那些黑客们随时盯着的邮件服务器安全一些。
将邮件发出去后,凌少南也就不再把心思放在这件事上了,他相信牛天和林显这些被他一手调教出来的弟子们的能力。
…………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觉得国内的科技水平比较低,在高尖端技术方面无法跟欧美相提并论,所以一旦要搞个什么企业,总是将获得领先技术地位作为首要目标,但是,他们都没有看到,华夏最大的弱势并不是尖端科技,而是基础工业太过薄弱,这才是制约国内制造业生产的最大障碍。
总体而言,国内的制造业企业缺乏极端化的优势,至少在三个方面是有缺陷的:一个是大型的机械加工,比如说直径一米左右的黑色金属管材压延方面就无能为力,总是要依靠进口;另一个是精密机械加工,精确度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精密零件加工用国产的设备来加工,一直难以达到要求;而第三个,则是芯片控制集成电路方面的设计和加工能力。
这三个方面都制约着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没有强大的生产能力作为基础,即便是有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也生产不出自己满意的产品来,只能被动地让外国人牵着鼻子走。
比如说,我国造船量虽然已位居世界前列,但造船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相差超过了十年以上。尤其是船舶配套能力不足,关键配套件依赖进口,这已经成为中国造船业发展的瓶颈,船用关键设备几乎八成以上都需要进口,解决船用配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是我国船舶制造业发展的关键。
船舶工业的发展,对机床工业的需求明显增强,为我国机床工业的发展和提高提供难得的商机。发展国内的船舶工业,必须克服船用关键配套设备依赖进口的瓶颈,提高关键配套设备自主开发和制造能力。
形成船用关键配套设备依赖进口这个瓶颈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高档重型数控加工设备不能满足船舶关键零件的加工要求,因此,解决船用关键配套设备制造所急需的高档数控机床,特别是重型、精密的数控机床就成为当务之急国内。
国内为什么迟迟没有生产出来自己的航空母舰?不是因为没有钱造这个,实际上华夏政府很有钱,每年几千亿的公款吃喝费用足够制造一二十艘航母了!之所以造,根本原因是华夏的基础工业达不到实战的标准,就算勉强造出来了也用不了!
尽管国内也能够造出来体积远比一般的航空母舰更大的油轮来,但是民用船舶同战舰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不是说能够造得了大船,就能够造得了航空母舰。
科学技术必须领先,但是生产能力才是关键,没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作为保障,就不可能将图纸上的东西变成现实。
能够生产先进的数控机床设备,才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可以真正强大起来的基础。
必须看到,随着国内建设的需要不断增长,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床消费国,也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数控机床进口国,目前国家正在提高机械加工设备的数控化率,今年全国机械加工设备的数控化率是百分之五左右,正在力争用五年时间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
车、铣、刨、磨、镗、钻、电火花、剪板、折弯、激光切割等等都是机械加工方法,所谓机械加工,就是把金属毛坯零件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包含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两个方面,能完成以上功能的设备都称为机床,数控机床就是在普通机床上发展过来的,数控的意思就是数字化控制。
给机床装上数控系统后,机床就成了数控机床。当然,普通机床发展到数控机床不只是加装系统这么简单,比如说从铣床发展到加工中心,机床结构就发生了变化,最主要的是加了刀库,大幅度提高了精度。一般所说的数控设备,主要是指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
目前,国内的数控系统才刚刚开始,水平质量也很一般,高档次的系统全都是进口,这对于华夏这个制造业大国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当然,除了先进的机床设备外,还有一个问题制约着华夏工业的发展,那就是加工工人的质量意识。
早在1993年,济南机床厂生产的龙门铣床就曾出口日本,并为日本的三菱重工加工大型设备的床身、工作台等,从设计角度讲,日本三菱重工的设计要求虽然比国内企业的设计要求高一些,但通过国内的工艺改进,完全可以做到。
比如说紧固用螺孔的孔距公差为0.1毫米,当时在国内企业的设计与加工习惯中,还没有标注公差的概念,只是自由公差。再比如,钻完孔后,不允许移动位置,而是在原位置换下钻头,装上丝锥,立即攻丝,这就保证了螺孔周边丝扣深度的一致性,国内的制造企业也没有养成这种习惯。
我们必须看到的是,正是因为日本人的这些近乎苛刻的合理要求,才使得加工完的工件完全合格。反过来看为国内企业做的加工件就完全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加工过程中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