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下海(2/4)
这就是中国父母的典型心态,养儿育女,抚养成年了还不算,还得看着他们都成家立业,有甚者,还得操心孙子孙女的成长和婚姻大事,真是一辈子都有操不完的心。不过换言之,这大概也就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成就。价值观如此,跟西方人迥异,多少中国人一辈子根本就没为自己活过一天。年初四,赵明月和沈旭跃就踏上了归程,沈旭跃要赶在年初七上班。除了父母的身体,赵明月也没什么可担忧的了。大哥二哥合伙开办茶厂,暂时也不请别人,卖茶是大哥和二哥的事,制茶有父亲和二叔,再加上赵明刚,自己家里人就足够忙得过来了。准备等规模稍大一些,再从村里请人。大家都摩拳擦掌,要干一番大事业来,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赵明月心里盘算过,自己要做生意的话,首先可以从服装这方面开始。北方的轻纺工业远不如长三角和珠三角发达,所以服装厂少,但北方人也得穿衣,于是大部分只能从南方运输过来的。赵明月心想,到时候可以直接在北京开个服装厂,这样销售也便利,离家也近,省去不少麻烦。做服装生意,跟沈旭跃管辖的职业范围基本上完全不搭界,不必担心政审问题。
不过这之前,还是老老实实上班吧,儿子还没断奶呢,本钱也没有着落呢,一切都还只是个设想。
赵明月回到北京之后,赶紧去给公婆拜年。正好大姐沈馥郁一家子也从东北过完年回来,两拨人凑一起了。这个年,沈父沈母过得很冷清,只有大儿子一家在北京,而且沈启学过完年,马上就回部队去了,就剩下老两口和大儿媳、大孙子,幸亏还有个孙子陪着,否则这个年就太凄凉了。
亮亮在南方的时候没有感冒,回到北京自己家里,反而有点小感冒。沈母有些怨怪赵明月:“孩子这么小,还带着跑来跑去的,折腾出病来,他又不能说,多难受。”
赵明月乖乖地认错:“我错了妈,以后不在冬天的时候带亮亮去外婆家了,让他暑假回去。”
沈母见她态度还好,念叨了几句,就不念了。
还好亮亮只是一点小感冒,没有什么大问题,过了两天就好了。
杨茂林赚了钱,一家人的生活质量都跟着提高了起来。沈馥郁头发烫成了大波浪卷,头上戴着紫貂帽子,脖子上围着貂皮围脖,穿着海豹皮大衣,脚上穿着高筒靴,整个人看起来洋气无比。京京身上也是皮军帽,小皮衣,大头皮鞋,帅气得很。
他们还给沈父沈母都买了皮大衣、貂皮帽子,全都是从东北那边带过来的。沈父拿着衣服还挺不高兴:“这都是从苏联走私来的东西吧!”
沈馥郁睁大眼睛说:“这哪里是走私货,这是我们东北人的土特产。您忘了?人生、鹿茸和貂皮,是我们兴安岭三宝。”
几个年轻辈的听着沈父的唠叨,就觉得可乐。
方臻和赵明月也跟着沾光,每人得了一条紫貂围脖,暖烘烘的,老洋气了。
全家人都实打实地感觉到干个体户的优势来,起码不缺钱花啊。听说沈馥郁两口子准备今年干一年,年底就买房子了,再也不用租房子了,看看,这要是在单位干,谁买得起房子啊。
保姆还没有来,赵明月还没开学,就自己在家带孩子。难得没有外人在场,等亮亮睡了,两口子可以好好地说说话,沈旭跃搂着赵明月说:“什么时候咱们也能买个房子就好了。”
赵明月转过脸,在他脸上蹭了蹭:“咱们这住得也不错啊。”
“还是窄了点,况且也不是咱们自己的。等亮亮大了,家里来个什么人,都没地方住,还得跑去住招待所。”沈旭跃叹息着说。
“也是。但是买房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从长计议。”赵明月说。
沈旭跃说:“我们学校都有老师悄悄地跑到外头去炒更,赚取外快。”沈旭跃自打美国学习归来之后,为了交接,还经常往学校跑。
赵明月吃了一惊:“你们学校也有人炒更?”炒更这个说法是来自粤语,利用业余时间创收,许多高校老师有技术,一些新办的企业缺乏人才,于是这些老师们就利用周末去接私活,赚外快。这情况在八十年代非常盛行,不过只是在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没想到北京也有。
沈旭跃说:“是啊。厂子里面缺乏技术人员,老师们有技术,但是又缺钱,于是就互惠互利了。但是这事明面上是不允许的,被抓住了惩罚是很严重的,叫做技术投机倒把罪。”
赵明月伸手摸摸沈旭跃的脸颊:“这事你就别去干了,太危险。”
沈旭跃嘿嘿笑着说:“还正好有人来找我去接私活呢。”
赵明月转过身,捧着他的脸:“老公,算了,你还是别去了。你跟老师们不一样,你是国家干部,要是被揪出来,那就不得了。”技术投机倒把罪是要判刑坐牢的,被抓住政治前途基本上就给毁了。
沈旭跃说:“我也想赚点钱给你和孩子买吃的穿的。”
赵明月笑着亲了他一口:“你还是专心上你的班,赚钱的事就交给我吧。”
沈旭跃摸摸赵明月的脸蛋,叹息:“这样我觉得自己好没用啊。”
赵明月摇头:“工作性质不一样,怎么能说自己没用呢。工作的意义并非是用钱来衡量的,你想从政,我就支持你。”
沈旭跃亲了赵明月一下:“谢谢老婆。”
冬去春来,时间过得飞快。五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