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章(5/5)
三娘,兴奋地站起身来,就要张嘴喊她。被一旁的陈婆捂住了嘴巴。对她使眼色。这时,赵氏才反应过来。这里不是农村的大院场,随她嗓门喊叫。她这是见着三娘太高兴了。忘记了这码事。
张三娘对陈婆施了一礼,叫了声:“陈嬷嬷。”
陈婆点头,“你们娘们俩有话快说。说赶紧走。我去忙了,这么半天,怕有人找我。”
陈婆走了,赵氏疑惑道:“你咋叫她嬷嬷。”
“这是在府里,不叫她嬷嬷,叫什么?”张三娘显得有些不耐烦,“娘,你这不年不节的。咋就来了哟?家里出了啥事了?”
“能出啥事,娘这不是想你了嘛。”赵氏拉着她的手,不肯放开。
打眼瞧着阔小姐的打扮的三娘,心里十分满意。心道送她到县老爷府里是送对了。
两个寒暄了一会儿,赵氏压低声音道:“我可是听说了,府上来了两个公?”
“你听陈嬷嬷说的?你问这干嘛?”
“我能干嘛,我还不是为了你好。你可得给我听清楚了,咱是来陪小姐读的。可不能有旁的心思,万一……”
“娘,你说这话是啥意思?”三娘打断她的话。
“娘的意思是说……你离着那些个公远点。夫人当初可是答应给你寻个好亲事的。”
三娘眼中闪过一抹冷意,“好,你的意思我知道了。你放心吧。”
赵氏欣慰地点点头,又道:“可眼瞧着过年了,家里还没置办年货呢……你爷还让你回家过年呢。”
“娘,我是过来陪读的,你府里的小姐可没有年节的区分,天天都在读识字做女红。我哪能有空闲回家过年呢。反正今年,我是回不去了。你回家跟你好好说说吧。”
赵氏原的打算也是让三娘留在黄府里过新年,看看人家大户人家是怎么过年的。她顺便也能涨涨见识,等到二郎一旦有了出息,她也好拿出个像样的做派了来,得让人耻笑了去。
“中。娘回家就与你爷说。”赵氏应得很爽快,又把刚才的话说了一遍,“三娘,咱家里还没办年货呢。”
张三娘叹了一口气,从怀里掏出一两银,放在了赵氏的手里,“这一两银你拿回去用吧。”
赵氏就有些不太高兴,“三娘,这可是你的不对了。你月例一两银,这都快四个月了,你手里少说得有三两银吧。”
张三娘见赵氏不满意,脸上也开始变得难看起来,“娘,我能拿了这一两银已经不错了。你以为我在这府里头供吃供喝的,就能攒银吗?”
赵氏微张着嘴瞧她。
“这府里头上上的那个不得拿银打点到。就比如说我今天出来见你吧。我就给那传话的婆一些碎银。一来让她封口,二来让她帮我把风。所以,娘啊,你往后若是没有事,就别往这里跑。我出来见你一面,是极难的。你不心疼我,也不心疼这银吗?”
赵氏皱眉叹气,“好,娘往后没事就不来了。我原也不知这大户人家内里的讲究会这么多。罢了,那娘等你给我传了信儿,娘再来看你。”
三娘见赵氏这般,心里又有些不忍,见左右无人,从头上拔一根玉簪迅速地塞进她的手里,“娘,你快走吧。我这里你就放心吧。”
赵氏将那簪小心揣好,又嘱咐了几句,才一步两回头的去了。
得月楼的大厅里,张义勇等得有些不耐烦了。
陈掌事认得张义勇,知他在这里等人,便做了顺水人情,茶钱一文不收。
越是这般待他,张义勇越感觉不自在,他几次想把这茶钱交了,可惜无论是伙计还是帐房都不肯收他的钱。他只盼着赵氏快点回来,好尽快脱离这窘境。
足足等了能有一个时辰了,才那赵氏进了酒楼。他急道,“你这婆娘,这都让我等到什么时候了,怎么才来?”
说着,就要拉赵氏回家去。
不料赵氏一把拂开他的手,“急什么?我让你在得月楼等我。我这不是有正事要办吗?”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