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事迹(1/2)
何不在的名头,何焕当年曾隐隐听说过。
当年一些宣闹的沸沸扬扬的著名战役,虽然是景贤领兵,但出谋划策的几位幕僚中却有何不在一个位置。
这样的人物,何焕是相当敬重的。
没有亲自领兵打过仗,就永远不知道军师的重要性!
战争结束,事后进行分晰看起来很简单,谁会输谁会赢,似乎明摆着。
但真的亲临战场,你就会发现战场瞬息多变,除了要应对敌人随时有可能使用的计谋之外,还要关注着地形,气候,士气等等,一个不小心的话,被敌人抓住机会就有可能失败。
而失败,是会死人的!
总之战场是复杂,多变的。
而只有顶级的军师,才能透过繁杂,看穿其本质。
能料敌先机,猜测对手是不是要夜袭,要设伏,又或者是佯败。
猜中后,再根据己方的优胜,制定出最佳的进攻策略。
何焕常年带兵,身边也有谋士,但谋士的军事水平,是远远不能与何不在相比的,但即便是这样,只要谋士能提出一些好的供他参考的建议,他也是对身边的谋士颇为礼遇。
因为他深深的知道,有时谋士的一句话,能改变战争的胜负。
如果谋士对你有不满,没有说出那句话来,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何焕的态度,何不在不以为意。
当年跟在景贤身边的时候,何不在经常自己带兵打仗,景贤事务繁忙哪有时间参与每一场战役?
就算是参加了战役,但也是要分兵的。
不可能大军全部合兵在一处。
吩咐安排手下的将领如何行动,何不在早就习惯了。
伏击的地点,是何不在亲自踩点选出来的,一共有两个埋伏圈。
这是因为有两条行军路线,所以事先要去的地点必须保证军队灵活,可以在短时间内到达任何一个埋伏圈才行,再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派遣出大量的优秀斥候望风。
这一点很重要。
斥候要能登高望远,擅长隐匿,身手敏捷,还得头脑聪明。
绝对不能暴露了,不然被对方的斥候发觉异常,那么就别想要设伏了。
何焕说到做到,果然何不在怎么指挥,他就怎么去做,全都照办,并且没有提出半点异议,他自己也知道,论上阵杀敌,他是一员不错的将领,但论及谋略,他就差的远了。
既然要伏击,自然得提前行动,并且要隐匿行踪。
当然,形式还是要走一下,何焕带着大军白天进入城池,晚上又悄悄的离开了。
此次何焕一共带来四千军士,与江龙,何不在猜测的刚好。
其中三千人马是何焕手下的兵丁,另外一千是姜奇派过来的,姜奇是望沙郡的都尉,公事繁忙,要照应全局,不可能亲自带兵来帮着贺武县御敌,因为与何焕有些交情,所以姜奇便把一千人马拨给何焕指挥。
军队中,派系甚至比文官还要严重。
此时千夫长陈军,就是骑着马离何焕远远的。
何焕并不是陈军的直系上官,此次是姜奇派陈军领兵过来,原本以为是守御城池,这个要简单一些,却不想到头来,是要去野处与异族军士作战,这让他神色一片阴郁。
在北疆,谁不知道异族人擅骑射?
大齐军队中,只有装备最精良的骑兵,才能与之对射。
而在野外,与异族军队交战绝对是不理智的,人家是打不过就跑,你如果要追的话,首先得马快,再有,异族军士会一边逃路,一边向后射,这又是一层阻碍。
可以说在野外,人家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陈军虽然在北疆这个地方当兵多年,但因为有些家势门路,并且所属的队伍不是那种精锐,专门攻坚的,所以他还真没有打过硬仗。
军队内部也是分阶梯的,精锐部队与普通部队的待遇也是不尽相同。
精锐部队攻坚,普通部队则大多是以人数取胜。
陈军所属的就是普通部队,以往基本上是据城而守,从来没有在野外与异族军士干仗。
有太多军中好友死在了战场上,所以陈军深深明白在野外的异族军士就像是一头头的恶狼,残忍狡诈,凶悍无比,说心里话,在城中他有些自信,但在荒野,他见到异族军士就会情不自禁的腿肚子打颤。
听到军令,陈军去找过何焕,提出建议,但何焕却是对着他一通臭骂。
陈军已经是对何焕怀恨在心了,如果此役能活着回去,他少不了要向上边打报告。
伏击?
异族人是那么好伏击的?
人家是草原上的野狼,雄鹰,而且人数占优,怎么伏击?
别到时被对方来个反包围,自己这边全军覆没。
每每这样一想,陈军就是心头恐惧。
再有,守御城池,是在城内驻扎,除非是敌人来到,已经兵临城下,不然他完全可以躲在舒适暖和的小屋里休息,不像现在,北风呼啸,刮在脸上犹如刀割。
并且还得在野外安营扎寨。
这大冷的天,一个不好晚上闭眼,第二天都醒不过来了。
直接被冻的**。
何焕的军旅生涯漫长,对于陈军的表现与反应,丝毫不以为意,只是担心陈军别在因为闹脾气,给耽搁了大事,伏击的确能以少胜多,但万一被敌人提前发现了行踪,那么肯定就要吃败仗了。
万一到时异族军士分兵,一部分骚扰他们,另一部分去袭贺武县城,那就糟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