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战来临(2/4)
南后裔、三大俱乐部之间的芥蒂,被灌输进了类似德国足球的顽强。无论是面对强大的巴西队,还是龟缩的日本队,这支荷兰队都一如既往,没有急躁,没有退缩,也没有傲慢。本届世界杯的六场比赛,荷兰队除了和喀麦隆队以及斯洛伐克队的比赛在上半场取得了领先之外,其他四场比赛不是平局就是落后,但每一次,荷兰队都在下半场打出了更为高效、犀利的进攻,他们总是能够在别人开始懈怠的时候发起致命一击,这才是眼前的这支荷兰队不断前进的根本。
当人们在不屑的表示荷兰幸运的时候,似乎忘记了,赢球什么最重要,是实力吗?
不,绝对是运气。
有实力又如何,就算你把球踢进了球门,裁判也可以选择瞬间失明,愣把这个球吹出来,就像倒霉的英格兰队。
不管信不信,宿命这种事情似乎总是存在的。
在南非,这个最早曾被荷兰人殖民的国度,荷兰队的好运用也用不完,1652年,第一任荷兰殖民长官范里贝克决定在开普敦建立白人永久居住地。358年之后,又一位荷兰人范马尔维克同样是在开普敦率领荷兰队力克阿根廷,杀进了南非世界杯的决赛,曾经的“无冕之王”终于再一次获得了加冕的机会。
如今,荷兰人距离改写历史只差一步了,他们以全胜战绩杀入决赛,但他们却因为平淡无奇的作风而饱受国际舆论的批评。
“非.典”、“丑陋”是与他们如影相随的定语,许多媒体都在自己的头条上为“全攻全守足球”贴上了讣告,以此来证明荷兰足球已死,橙衣军团那种崇尚自由,崇尚进攻的足球理念已经不复存在。
“丑陋的荷兰足球已经把胜利作为自己唯一的目的,这种转变的缩影,就是像范博梅尔这种拼抢凶悍恶人被重用,即便是2008年的那支荷兰队也比现在的好,范巴斯滕的队伍在欧洲杯上用最好的足球摧毁了法国和意大利,而范马尔维克却在抑制荷兰的进攻天分。”
不过荷兰的队员们恐怕会很乐于接受这样的观点,效力于德甲拜仁慕尼黑的范博梅尔就同意这支荷兰队比往届都更具破坏性和防御性,他的搭档德容也认为现在荷兰踢的足球才是正确的:“我们都学到了一个真理,不丢球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这种现实主义的思想,完全不必被外界那些所谓“荷兰足球的退步”、甚至“对荷兰文化的背叛”这些观点所影响。
务实的作风其实一直存在于荷兰足球中,至少在过去三十年内,它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哀叹全攻全守足球的衰退,就像为彩电取代黑白电视、马车从市中心消失而伤感那样,是没有必要的,荷兰人几十年前就在开始改变了,只是那些所谓的砖家们总是注意不到这一点。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克鲁伊夫的阿贾克斯队开创了全攻全守这一战术上的概念,它的两个核心观点,就是对于对方空间最大限度的压迫和己方不同位置球员之间的频繁换位,边后卫可以是边锋,前锋也可以和中场球员位置互换,在那个以人盯人战术为主导、球队也普遍不太重视空间和阵型的年代,阿贾克斯的那些“思想家们”几乎是不可战胜的。
1978年世界杯,荷兰人连续第二次闯入决赛,但从那个时候起全攻全守的足球开始逐渐被一种更保守的足球体系所取代,看起来攻击性依旧十足,但是后方会留守几个清道夫,但随着足球赛事的越来越激烈,在比赛中保持如此高的强度也变得更加困难。
1988年的那支荷兰队在欧洲杯中夺冠,那也是他们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冠军头衔,那支球队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个人能力出众的前锋范巴斯滕和进攻组织者、影子前锋古力特,但他们的后防线上坚如磐石的清道夫科曼却被忽视,优雅和暴力的完美结合才是王道。
荷兰的经典阵型433在这几十年没有变过,但足球比赛的趋势是球员角色的越来越细化,所以荷兰足球的发展方向是远离最初那种全攻全守风格的。
1994年世界杯上的那支荷兰队,拥有众多像博格坎普那样的进攻天才,但不要忘了他们在中场也有绰号公牛的沃特斯这样的猛男,球员之间的换位在那个时候看起来是可笑的。
2008年欧洲杯之前,荷兰队的变化究竟有多大,这一问题被吵得沸沸扬扬,依然认为自己是荷兰国内首席足球思想家的克鲁伊夫就尖锐地批评了范巴斯滕的4231阵型,他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说道:“这简直不是荷兰队,荷兰队就应该永远有三名前锋在场上,我们更不需要两个后腰,他们的作用就是凑数。”
结果,依靠两个中场节拍器的出色发挥和快速反击战术的应用,荷兰在那届杯赛上踢出了赏心悦目的足球。
克鲁伊夫对于40年前战术的过于怀念,就像是掩耳盗铃一样,殊不知最好的战术应该是最适合自己现有球员的战术。
对于克鲁伊夫的指责,当时巴斯滕的解释是:“这是为了给我们的反击腾出足够的空间。”
换句话说,巴斯滕的执教理念已经完全脱离了克鲁伊夫的旧理论,已经不再单单局限于进攻和防守了。
可是那些愤世嫉俗的人们总是声称荷兰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他们把荷兰足球甚至看作了攻势足球的另一个极端。
事实上,荷兰队并不比30年前的那一支保守,他们只是发现那些不愿意进攻的球队往往更难以击败,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