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会(1/2)
每周有一次生产调度会。
这已经成了一个制度。有人形容,说这个调度会,就是一个扯皮会。
也确实是。一线生产分厂指责大修分厂,我把一个搬运工件的小推车送你那里修理,有一个月了吧。就是排计划,也该轮到了吧。不就是一只轮子坏掉,换一个新的。这样简单的事,你要拖上一个月,不能解决。准备拖上一年吗?
大修分厂会有反驳。同志,我们分厂的名称,你应该懂吧。大修。什么叫大修,你不懂吗?你那个小推车,缺一个轮子,自己分厂没人修理吗?你分厂是有机修工的。难道机修工不会换一个轮子。
这样说了后,大修分厂的负责人还嫌没有说过瘾,还会搬出类似于比喻什么的。
我们大修分厂,是治疑难杂症的。大修,就是动大手术的。懂吗?就跟大医院里的专家一样,是解决大毛病,比如癌症一类的。你个头疼脑热,找专家,是不是找错了人。
这样的扯皮,只要不是当事人双方,其他人就抱着手臂看热闹。有时候嫌事儿不够大,有人还会说几句挑拨关系的话。
这样的扯皮会,远峰也头疼。
他有心解决,因为要忙的事情太多,一时没有顾及到。
这种扯皮的问题,一定要解决。珍贵的时间,被这种扯皮给磨掉不少。
主持调度会的柏坚强开始时,还劝架。几次劝解之后,他也疲劳了。因为劝解到最后,问题全归总到他这里。他揽下了事情,就得有结果。
想想,这是何苦。原本是两个部门之间的事情,因为柏坚强的介入,踢皮球的双方,却赖上了柏坚强这个裁判。
柏坚强跟远峰说过,说他可能要投降了。他只能步前人的后尘。意思是,这种调度会,也就流于一个形式吧。只提出问题,不能解决问题。
听柏坚强这样说,远峰问:“你为什么不步我的后尘。”
因为,远峰当总经理时,对这种扯皮会,有了解决的办法,就是小问题不允许上这种会上来说。大问题在这种会上说,限时。
需要解决时,也有时间限定。调度会后,远峰盯着问题的解决。
其实,有些扯皮的事情,真的到现场后,三下两下,问题就解决了。并没有打嘴皮子仗时想象的那样难。
这样的调度会,远峰只要没有外出,也会参加。但他很少说话。用他对大家说的,我只是带着耳朵来听的。
这个星期的调度会上,远峰讲话了。他说了各个生产分厂加班加点的问题。困为这已经成为共性问题。
在与会者感觉,这是破例的。加班加点,可以说,自从这个企业诞生那天起,就开始了。
这事,也要拿到这种会上来说吗?
在山里时,那时叫958厂,加班加点是常事,而且没有一分钱的加班费。只发一张免费餐票。
从山里迁出后,加班有加班费,超工时有超产奖。
后来,这里面有了变化。管理者变着法子克扣工人的加班费,包括超产奖金。因为不这样做,分厂和班组的小金库就建不起来。
远峰在调度会上说这个问题,是吹风,是要大家行动起来,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自然,远峰提及的这个问题,看起来,不是好大的事。但认真想了,这事,还真的不小。但要解决,难度不小。
调度会后,远峰先行动起来。
他召开座谈会。
他与职工代表,面对面讨论加班这个问题。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不是口头上一说。工人们在生产一线,有许多想法。有的,不一定对。但,其中会有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想法。
基于这点考虑,远峰要向工人们征求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工人给出建议,需要加班的活,给出量化指标,包下所需要的活,具体时间,操作者掌握。说白了,这类似于一揽子买卖。这样,加班的时间会缩短。
这个座谈会,有生企部的陈劲参加。
陈劲问:“质量能不能保证。”
工人说:“质检有标准,质检部的人,不可能只吃干饭。”
这样的对话,因为有一线工人在场,往往能够接通到问题的核心。
但有些问题,不是这样的座谈会上可以解决的。座谈会只是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座谈会后,针对工人们提出的问题,远峰去同柏坚强通气,要开一个生产现场办公会。
这个会,他身为董事长可以直接开,但越权,管了他不该管的事。
但现在,他已经越权。
凡是从生产生活一线起来的干部或管理者,都有事必躬亲的习惯。
要纠正,有些困难。
除非,只经过三门的人,即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人,直接空降成某方领导,才不会像远峰这样事无巨细都要过问。
这个现场办公会,远峰的目的,是要解剖麻雀。
举一反三。
远峰盯上了一个工人反映的问题,柱塞芯粗加工,每次是抽检,为什么要把抽检的所有加工件搬运进检验间?
参加现场办公会的质检部长蓝琳琳,说出检验员的理由,因为,有工人把没有抽检的混到抽检过的单件中。
工人反驳,认为操作工的素质,不是你们想象中的那样差。
“再说,这个不是问题的核心。搬运到检验间后,你们检验员抽检过后 ,又要我们再搬运回来。要是混检的话,从检验间搬运回来后,照样可以啊。”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