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一百〇一章 偷听(1/2)
深秋时节,丁墨自然没办法弄来更多的莲丝布。这需得在炎热的夏季采摘新鲜的莲茎才可以取得莲丝。
申小菱连夜找来了陆启权和柳怀舟。让默娘摸黑去给萧伯鸾带了信。
“她要用棉布换那些莲丝布?”萧伯鸾皱着眉问道。
“是。”默娘借着豆大的烛光看向萧伯鸾的侧脸。
“她还说什么了?”萧伯鸾感觉到了她的目光,并未转过脸去与她对视,而是垂下眼,看着手中的密函,宫中消息——宁妃省亲提前到腊月初八之前了。
默娘说了点珍阁冯夫人一事,又道:“她说,点珍阁颓势已现,只要墨染丝绸庄的段老爷上钩,她便能为您挣上两千两黄。”
“两千两?”萧伯鸾笑了笑,“她觉得我会为了两千两银子听她摆布?”
“是黄金。”默娘听申小菱说这话的时候,也万分惊讶。
“黄金?”萧伯鸾抬起了眼。
“对,是黄金。”
“有趣。”萧伯鸾弯了弯嘴唇。
一百五十匹莲丝布。她给自己两千两黄金,她自己也得两千两甚至更多吧。就算四千五百两黄金,一匹布便是三十金。谁给得起?
默娘望着他散发着光芒的眼睛,心头一阵苦涩,不知他是说整件事情有趣,还是说申小菱有趣呢?其实这两件事并无区别。
“点珍阁的账本,我也拿来了。”默娘递了过去。
萧伯鸾接过东西,似乎想什么事走了神。
烛火爆了花,他回过神,说道:“点珍阁的冯氏,我们的人竟没查到,申小菱却查到了。她可有和你说?”
他脑子里想的还是申小菱。默娘沉默了一瞬,提起精神:“并不是让人去查的。她说冯氏耳后有针灸留下的针眼。我后来抓住冯氏时,仔细看了,确实如此。”
申小菱观察入微,竟能察觉到冯氏每次掩嘴的异样,还能准确地戳中冯氏的软肋,一击即中。
这样的申小菱,比在太原老家时的申小菱更有用。
“聪明人喜欢显摆她的聪明,是好事。她不提防你,说明她暂时还未记起过去。”萧伯鸾又补充道,“她的要求,都答应她,我倒要看看怎么给我变出那几千两黄金来。”
——
不出两日,好几个茶水铺子里传出了宁妃要回乡省亲的消息。
“我告诉你吧,宁妃娘娘可不光是为了省亲。”一个长相极为普通的人说得唾沫翻飞。
“那还能是为了什么?”另一个路人双手揣在袖子里,吸溜着鼻涕,凑过来问。
“是为了这个。”那人指指天,双眼向上一翻,说道,“明年就要来了。”
那人又说道:“你没见几个寺庙都在翻修了吗?”
“我说最近怎么祥缘寺不让进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李知府的门槛也差点被踏平了。原先明王约了苏杭有头脸的商户谈了,因有点珍阁充了大头,其他商户要与其争锋自然花费不菲。
偏偏最近杭州城内好多人都看到冯夫人中风了,现在冯家为了稳妥,竟闭门不出了。消息一传出来,各大商户便有了夺珠之心。
将野心写在脸上的,便是墨染丝绸庄的段老爷。
他进进出出府衙多次,就是想要打听明王的行踪,始终未果。李知府更是为难,这贵人的行踪,岂是他一介地方官吏所能掌控的。
段老爷又使了不少银子。最后不知从哪个宫中当差的人口中打听到了一个极其秘密的坏消息。
这就麻烦了。
段老爷五短手指搓着圆墩墩的下巴——太后娘娘信佛,当今圣上南巡打着的名头也是到几座寺庙祈福。
原本这信佛也不算什么。但信佛之人,不用丝绸。丝绸在缫丝之前,要将蚕茧泡在水中,这就是杀孽。
自己偏偏又是一个卖丝绸的,进贡丝绸抵不过皇家的织造。必须另谋出路。
他一连愁了好几天,这日,正巧约了几个织造商会的人吃酒。到的略早一些,听见有人在隔壁屋低语。
雌雄莫辨的声音细细说道:“你呀,现在别去弄什么香烛。皇上用的,都是有规制管着。”
“爷爷,小的也就是想挣点钱,您给指点指点,小的只挣那三,剩下的七,都是您的。”
细细的声音似乎笑了,又说道:“咱家也不缺这点银子。你素日里孝敬,咱家也记着的。此事,你要多动动脑子。皇上出巡,用多少钱言官们都盯着呢。明王为何让他们认捐,不就是不够用吗?差事要办好,又不给银子。”
隔壁的段老爷咂摸咂摸嘴,又取来一个杯子罩在墙上,听得更真切了些。
只听见那细细的声音又说道:“太后她老人家信佛多年,除了礼制的衣裳是丝绸刺绣,素日里穿的衣裳都是布衫。皇上为表孝道,宫里的贵人们每月初一、十五穿的也是布袍。”
“爷爷,那小的去让人招些人来织布?给太后用布织个万寿字?”
“蠢!”细声细气地骂着,“内务司能让太后和皇上真的穿布衫??”
“那小的在棉线中掺些丝线?”
“你呀你呀,脑袋掉了,还不知道怎么死的!”细细的声音骂道。
“爷爷,您就给干孙子直接说明了吧,干孙子愚钝啊。”
细细的声音,将声音压得极低,却又刚好钻进段老爷的耳朵里。
“知道莲丝布吗?”
“不知道。”
“观音坐在哪里?”
干孙子淫笑道:“观音自然坐在莲花上。”
却被人狠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