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二大爷荒郊大惊魂1(2/3)
熟嘛。城里也有乡下来办事的,咱端详仔细了,专挑乡下人做,和在郊区做,不是一样的吗?”一句话,点开了二大爷的心结。恒富心里敞亮起来。刚才听昌欢嘴里说出江湖隐语,再想想自己的家族,疑心昌欢得了江湖真传。恰巧这时酒菜端上,一时兴起,恒富拿起筷子,夹了两粒花生米,放进嘴里,轻嚼了几下,端起酒杯,抿了口酒,闭上眼睛,眉头紧皱了一下,片刻之后,眉心重新舒展,饶有兴致地问昌欢,“昌欢,你跟二大爷说实话,眼下咱们做的这局儿,是你爹教你的吧?”
“我爸?”昌欢听了,颇感意外,又怕说出底细,二大爷知道他们家有一本这样的书稿,会跑到家里向父亲借看,生出麻烦。急中生智,信口胡编说,“我爸那老八股,还能知道这些呀,他要知道咱们现在做这种生意,还不得气死。我这是在报上看来的。”
恒富听昌欢说出这话,诡异地笑了一下,又抿了口酒,擦干嘴角,冷笑道,“你哪里懂得你爸呀。咱们甄家,原本是官宦世家,到了你太爷那一辈儿,家道衰落了,是你太爷闯江湖,才又重兴家业。你太爷是什么人物?十六岁就考中了秀才,要不是大清废了科举,考个举人进士,是手拿把掐的事,可惜科举废了,金宁府又划给了日本人,你太爷走投无路啊,最后穷得把房子都卖了,才不得已,闯入江湖,在江湖上闯了大半辈子,不光把家里的老宅赎了回来,又把早先卖出的田地也赎了回来。那会儿,咱们甄家,可是金宁府的首富,二大爷现在住的那个院子,过去,全是咱们甄家的,土改的时候,才被那帮穷小子分去了。你太爷,那可真是江湖高人。可惜啊,他的三个儿子,没有一个能学得了他,好在孙子辈儿中,就数你爹聪明,可是你爹胆小,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用这些手段的……”
昌欢听二大爷说起这些,也来了兴致,忙问道,“怎么,我爸也会这些本事?”
恒富斜眼看了昌欢一眼,得意之下,正要把早年和恒安游走江湖的事说出,一想二人当初曾干过一些不好启齿的苟且之事,在晚辈面前,说不出口,沉吟了一会儿,才转过话头,避重就轻,说道,“三两粮那会儿,金宁城里饿死多少人呀,可你们家,却一点也没饿着。为什么呀,难道粮食会自己长了腿跑进你们家?知青下乡那会儿,多少人挖门路,走后门儿,为的是能让自己的儿女早点离开农村,可你大哥和你二哥,不请客也不送礼,却同一年都保送进了大学,怎么,就他哥俩表现得好?还有,你昌艳大姐,那会儿也在农村,你二大娘又有病,家里正缺人手,我到处求爷爷告奶奶,一点用都没有,可我找了你爸一回,不出半年,你昌艳大姐就回城了。你想想,你爹又不是什么当官的,要是不用些手段,农村那些土皇帝,会那么容易听你爹的?只是你爹的机谋太深,藏而不露罢了,别人不懂他,二大爷我还不懂他?”
昌欢听罢,倒吸了一口冷气。想想从中学早恋时开始,父亲一次次教训她的话,后来都不幸被他言中了。这些年,自己就像一个木偶,按照父亲的预言,一个筋斗一个筋斗地往下栽,简直把自己折磨得不想活了;再想想自己在爸爸衣柜的左下角,看到的的那本书稿,昌欢完全相信二大爷的话,从心底浮起一丝对父亲的敬意。
平日,昌欢隐隐感到自己家里,与别的人家有些不一样,父亲素常总是阴郁着脸,像有一肚子的苦闷,却又无法倒出,她也不敢细问,偶尔想从母亲嘴里探听点虚实,母亲又总是用一句“孝子家的,瞎问什么?”把她的嘴给堵塞住了。现在见二大爷提起了头儿,昌欢也来了兴致,瞪着眼睛,想从二大爷嘴里,淘出些底细,趁机问道,“二大爷,你说俺家怪不怪?我爷爷呢,我们姊妹几个,都叫他爷爷,可我爸我妈却叫他二大爷;我奶活着时,也是这样,我们兄弟姊妹都叫她奶奶,可我爸我妈却叫她二大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怎么回事?”恒富放下酒杯,眼睛已开始泛红,笑着说,“这还不简单,他们本来就不是你的亲奶奶呗。”
“怎么?”昌欢有些吃惊,“那我亲爷爷奶奶呢?”
“他们啊,”恒富又夹了粒花生米,放进嘴里,嚼了嚼,说,“我也说不太清楚。不过,前几年,你家来了个老太太,你该记得吧?那就是你的亲奶奶,听说,现在一个人住在青海。”
“那我亲爷爷呢?”昌欢又问,“她要真是我亲奶奶,我爸怎么不叫她妈呀?”
恒富放下筷子,借着酒兴,乏巴几下眼睛,说道,“这话可就长了。早年,你太爷闯江湖发了财,成了金宁城的首富,要收回当初卖出的老宅。不料买房那家姓邵,开药铺的,在金宁城也是一个大户,为人不仁,狮子大开口,把房价开得太高,你太爷咽不下这口气,用计让那邵掌柜的吃了场冤枉的人命官司,逼得邵家乖乖把老宅退了回来。邵掌柜不服气,便用美人计,让他家一个做工的老婆,去勾搭你太爷,想把你太爷的名声搞臭。你太爷是什么人?早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又用反间计,把邵家折腾得家破人亡,让那女人的丈夫也送了命。那小两口是从哈尔滨来的,你太爷就把那女人收了偏房。那会儿,家里的老太太厉害呀,你太爷没敢把那女的领回家,养在了外面。这事让老太太知道了,一顿乱棍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