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扶得起的阿斗》

笔趣阁小说网(99dshu.cc)

首页 >> 扶得起的阿斗 () >> 第361章 把酒论人才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99dshu.cc/202364/

第361章 把酒论人才(1/2)

说白了,曹操占据着中原,有大量的人才基础,而且曹操的本家曹家,还有夏侯家,都为曹操产出了无数的人才,这两家的将领都是曹操嫡系中的嫡系。而除此之外,曹操想要多少文武将领都有。

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而孙权比曹操虽然差一点,但是好歹也是三代人打下来的基础,江东士族都为孙权所用,还有无数从北方来逃难的士族,也愿意为孙权效劳。

而刘备比这两家都逊色了许多。刘备的人才基础,是来自于早年间在天下间颠沛流离,这个过程中,刘备结识的人,对上眼了的愿意跟随刘备生死与共的就那么些人,几乎是一只手可以数得过来,这些人就是刘备人才库的基础,也是刘备的核心嫡系了。

拿下荆州后,荆州无数有才能之辈跟随了曹操去了北方。刘备在荆州所得人才虽然也有不少,但在数量人终极是比不得曹操在荆州获取的人才数量的。

益州被攻略下后,刘备终究是不缺人才了。但是人才储备情况堪忧啊!

有着青黄不接的担忧!

正如历史上那样,刘备夷陵之战虽然损失了不少的青年将领,让之后刘备势力人才出现短缺,这归根结底的原因是什么?还不是人才的基础太薄了,经历不了任何的风险。

看看曹操那边可有出现过人才短缺的情况?

完全没有的。江东也同样是没有的。

刘备出现这种情况的情况是分为很多种,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刘备境内的士族不太愿意给刘备打工。这些士族大多有个“精神权贵”的想法,他们看不起刘备这种泥腿子,哪怕刘备是什么汉室后裔,也同样是看不起的,大汉王朝四百年,刘备这种汉室后裔到处都是哦……

汉中张鲁就很说明问题了,宁为曹公奴,不为刘备座上客。于是选择举汉中而投降曹操。

再往前追溯,刘备在平原时,刘平轻慢刘备,请刺客刺杀刘备。这个刘平能请动刺客,断然不会是普通人家,最不济恐怕也是个地方豪强。

曹操这个人也不止一次讥讽过刘备出身低。

从张鲁、刘平、曹操这些人来看,不管是士族还是世家大族还是地方豪强,亦或者刘备同时代的军阀,都是看不起刘备这个泥腿子的。

还有一个最典型的是刘巴,刘巴是完全可以代表士人阶层的,刘备数次想要拉拢刘巴到麾下,可是刘巴宁愿跑路都不愿意给刘备打工干活,这一跑就是从荆州跑到交州,又从交州跑到益州,最后刘备入了益州,刘巴没地方跑了,只能屈身了。

人刘备想拉拢刘巴,张飞也知道自己兄长的意思,于是为了拉拢和刘巴的关系,张飞跑去和刘巴一起睡觉,古代人的友谊十分纯洁的,关系好就和你抵足而眠。

结果张飞被刘巴一顿好喷,张飞愤怒的走了,诸葛亮就劝刘巴:“主公正召集文武人才,以成就一番大事业。先生你虽然天性清高,但也应该放低一些格调吧。”刘巴回答道:“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怎么能教我去和一介武夫交谈了?”

这是看不起张飞,背后更是看不起刘备。

刘备在汉末这个时代,被人看得起的时候好像非常少。

就算是后来刘备三分鼎立,麾下人才依旧是急缺,这是刘备政权的先天性的不足。

刘禅如果没有做任何的改变的话,未来面临的局面同样是没有人才可以用,十分担心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刘禅从来到这个世界后一直在做的就是为未来的人才储备进行准备。

从学医术保证那些早夭如同彗星闪耀汉末乱世的将领们活的更久,到创立衡山学宫,以图让学宫成为人才摇篮,这些一方面保全了人才,一方面培养了人才。

刘禅是一直求贤若渴的。

此时说回正题,刘禅眼前坐着的几人,无疑都是当时有才能之人,司马徽自不必说,庞德公无心官场,年轻时才名就远播,并没有入仕的想法,老来自然是没有想法入仕了。

而崔钧、孟建、石韬这三人中,崔钧很早以前就当过朝廷的官员,崔钧的父亲是太尉崔烈。崔钧在朝廷为官历任虎贲中郎将、西河太守。因参加董卓讨伐战使其父为董卓收押。后游历于荆襄之地,与诸葛亮孔明、徐庶元直等交善。

孟建、石韬这两人现在虽然没有官身,但是后来都仕魏,孟建官至凉州刺史、征东将军。

石韬官至典农校尉,历任多个郡守。

这两人都是有做官的心思的,只是当初刘备并没有很好的招揽这二人,二人也没有心思入仕当时实力还弱小的刘备。

刘禅也阴谋化想过,或许是当初诸葛亮在草庐与他们两人外加一个徐庶,说他们三人:卿等三人的仕进,官位可至刺史、郡守。这三人肯定不服啊,后来诸葛亮出仕,徐庶也投刘备。这两人觉得投刘备有你孔明在,终究是在你孔明的阴影之下,不如投曹操,看我们二人到底是不是如你孔明之说,只能官至刺史。

后来这两人投了曹操,能力也确实出众,但是曹操那边能力出众的人太多了,并且曹魏世族众多,升官什么的终究还是要考虑一下世族家世,于是两人终究还真的只是做到了刺史级别,石韬甚至都没有做过刺史,只做到了郡守。

诸葛亮北伐之时就听闻徐庶、石韬当下情况就感叹: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诸葛亮是很清楚两人的能力的,只是到了曹魏用人可不单单是看

状态提示: 第361章 把酒论人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