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口吞下(1/2)
京州。
市区内,海逸集团总部大楼里的大会议室中,在凤凰、海逸、王保材三方的谈判团队合计二十多人的见证,三方的代表曹丹青、唐萱、王保材签字,确认“吞并”海逸集团的协议。
海逸集团在最巅峰的时候资产估值125亿美元。算是市场上比较令人瞩目的老牌非上市公司。其涉足多远化经营,主要业务领域是:化工、对外贸易、金融、矿产。
井高对曹丹青表明过他的想法:凤凰集团不宜涉足过多的行业领域。这是一种自保的策略!
一个涉足多个产业领域的财团出现国内是不会有好下场的。话分两头说。一方面:树大招风,要多给别人留口饭吃。树敌太多,迟早要玩完。
另一方面,试图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命脉类似于三星财团那样的存在,那是嫌自己的命太长。
棒子一身无法避免的两件事:三星、死亡。凤凰集团真做到和这个程度,那他离进去估计不远。三星历代掌门人都是官司缠身,李在镕还在被起诉中。
譬如,阿里巴巴看着是个庞然大物,下设25个事业部,7大事业群,但它本质上还是一家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不会往农业、重工业方向涉足。
腾讯的主业是社交和游戏。
从正常的商业角度来说,隔行如隔山。根本不存在一家企业在多个行业中反复的横跳。
企业进行多元化的尝试,是不想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寻找新的赢利点,抵御市场风险。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资金进行不断的试错。
而井高的问题。作为一个拥有无限卡的神豪,他只要进入某个行业,不计成本,一定可以成为行业老大。无非是时间问题!
所以对他的限制在于,你进入一二十个行业问题都不大,你真要扩张得太离谱,结局可以预见。这是一个对神豪的隐性限制。他在和郭思月谈话之前就已经意识到。
…
…
因此,曹丹青代表凤凰集团一口吞掉占海逸集团总资产份额56的金融业务。将基金、保险、证券以及京州城市商业银行9的股份这部分极其赚钱的优质资产划走。
海逸集团去年的销售额能有245亿美元,金融的业务贡献非常大。这一口吞下去,凤凰集团可谓大进补!
不久前刚刚成立的凤凰金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凤凰内部称为金融事业群,其业务立即就能遍布整个汉东。接下来,就是往京城扩张,还是往魔都扩张。
这是支付宝完全不同的路!
凤凰金融并不经营“小额贷款”。什么花呗、借呗之类的功能,井高不允许开通。之前,他就力劝合作伙伴魔都的消息灵通人士欧阳婉停掉这个业务。
2互联网金融业务目前很火,井高早就留意到。国家队都入场。
具体的玩法就是用余额宝这样的产品,以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收益让用户下载相关公司的a存入钱。同时这些公司会把钱通过小额借贷的方式放出去。
井高之前和小马哥在电话里有过交流。腾讯的微信支付,采取的是稳健的金融措施,他们需要的完善整个支付体系,而不是金融创新。
井高的想法则是很简单的:自古以来,放高利贷的,最终有几个能有好下场?
用魏晋时期的话语体系包装一下:此事不体面!
不要把放高利贷包装得多么纯洁:市场有贷款的需求嘛,存在即合理。你看看那些校园贷催收的情况,多少作恶的事?
校园贷、长租公寓,这些本质上就是资本在恶!在肆意的割年轻人的韭菜,喝他们的血。
这就像井高要求的,夏商地产开发的住宅,都不允许有公摊。合同上写的是多少平方,那就是多少平方。
你学李黄瓜干什么?国外大把的国家是没有公摊这个搞法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诚信、本分的把钱挣了不行吗?
…
…
在这里需要介绍一下海逸集团的股权情况。作为一家价值近千亿的大企业,旗下员工十几万人,海逸集团的组织架构无疑是很复杂的。远非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这样的线性架构简单。
其中,存在着各种交叉持股,股权激励等等。
这就导致海逸集团的股权结构很复杂。
海逸集团以及下属各公司的股权,在凤凰的团队梳理后,大致上可以分成这样:第一大股东,安小茜以及名下控股的公司,合计占股约为65左右。
第二大股东是银河集团,占股约为15。第二大个人股东王保材,此次联合的部分背叛安小茜的小股东,合计约占18。还有2是员工的股权激励。
安小茜为人还是很讲义气的。在海逸集团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由凤凰集团接手她的股份和债务,注资盘活海逸集团,不影响其他小股东的股权。
凤凰集团除开一口吞下海逸集团的金融业务之后,还将“对外贸易”以及海逸集团在京州的一些物业、土地资产给吞下。折合起来占总资产份额约10。
将其余小股东的股权全部协调、挤压到化工、矿产。不愿意的小股东,出资购买其股份,清理出去。
王保材和他的合作者将会控制海逸集团的化工、矿产两块资产。这是“合谋”所得到的好处。
当然,亲兄弟明算账。他们的财力不够吞下这部分资产。凤凰集团在这两块业务各占10的股份以及东亚银行会发放给他们一笔1亿美元的贷款。
而银河集团占股15的股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