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逃出京城(1/2)
朱允炆目送着送葬的队伍缓缓驶来,他心中也是百味杂陈,特别是在队伍之中,他也看到不少的熟人,比如驸马梅殷,以及他的五叔周王朱橚等人,甚至还有朱允熥的天子车驾。
不过朱允炆却没有看到李节的身影,当然可能是因为送葬的人太多,再加上又有护卫的士卒挡着,所以看的不是很真切,但朱允炆却宁愿相信李节并不在送葬的队伍之中,而是在暗中派人四处寻找着自己的踪迹。
随着送葬队伍的到来,两侧围观的百姓也开始骚乱起来,有人对于老朱,百姓们或许会感到畏惧,但更多的其实还是敬重,毕竟如果没有老朱,蒙元恐怕依然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元末的战乱也不会那么快平息。
更何况老朱虽然对官员苛刻,但对百姓却十分宽厚,大明从建立之初,就开始休养生息的政策,特别是从美洲带来的各种高产作物,也同样是老朱的功劳,这对于百姓来说,可都是实打实的功绩。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百姓见到老朱的送葬队伍,一时间也不少人悲从中来,最开始有人跪下,紧接着就像是排山倒海一般,街道两侧的百姓跪倒了一大片。
朱允炆混在人群之中也跪了下去,毕竟这是自己的亲祖父,不过朱允炆也没想到祖父在百姓中的威望竟然这么高,有这么多的百姓自发为他跪下送行。
“总有一天,我要让自己的威望超过祖父!”朱允炆在心中暗自发誓道,心中对于逃出京城的想法也更加坚定了。
送葬的队伍缓缓前行,两侧的百姓也纷纷跟随,一时间场面显得更加混乱,朱允炆也混在人群中,跟着送葬的队伍向城门的方向而去,而越是接近城门,朱允炆心中就越是紧张,对于他来说,只要出了城门,就相当于整个出逃的计划成功了一半。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朱允炆距离城门也越来越近,前面送葬的队伍已经有一半进入城门之中,而后面的百姓也是紧随其后,更让朱允炆兴奋的是,城门处并没有士卒盘查,这也就意味着百姓们可以随意的进出。
其实这也是朱允炆意料之中的事,毕竟送葬的队伍本来就十分庞大,再加上背后这么多送行的百姓,朝廷就算是想盘查,恐怕也没那么多的人手,这可是太祖皇帝的送葬队伍,更不可能让人随意盘查。
终于送葬的队伍全部出了城门,后面的百姓也紧随其后,依然没有士卒上前阻止,而混在人群中的朱允炆也慢慢的靠近城门,最后终于一只脚踏上了城门下的青砖上,随后一步步的穿过宽大的城门洞。
在经过城门洞时,朱允炆还特意的看了一下城门洞两侧的藏兵洞,他生怕里面忽然杀出一队锦衣卫,然后把自己拦截下来。
幸好朱允炆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直到他安全的通过城门洞后,周围依然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根本没有见到半个锦衣卫的影子,其实以现在的拥挤程度,就算真有锦衣卫发现了朱允炆,想要派人来抓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朱允炆感觉自己都快被人挤的脚不沾地了。
不过越是这种情况,朱允炆越是安心,一滴水最安全的地方就是藏于大海之中,人也一样,他现在就像是海洋中的一滴水,周围全都是相差不大的水滴,简直比任何时候都要安全。
等到出了城门之后,朱允炆一下子就感觉开阔起来了,甚至连城外的空气闻起来都是那么的香甜,不过他这时也不敢有什么异常的表现,而是老老实实的跟着人群,沿着官道为老朱的棺椁送行。
对于这些前来送行的百姓,送葬的队伍即没有鼓励也没有驱赶,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送葬的队伍离京城越来越远,这些百姓也开始慢慢的放弃,毕竟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一直跟着送葬的队伍去南京。
朱允炆倒是很想多送一会自己的祖父,虽然当初对方选择了朱允熥做皇太孙,使得朱允炆心中有些怨言,但对方毕竟是他的亲祖父,祖孙间的感情还是扯不断的。
不过看着周围的百姓越来越少,朱允炆也不敢再送下去了,而且他现在已经离开京城两三里了,这也意味着他已经安全了,现在是时候开始他的逃亡大计了。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朱允炆向自己身边的两个护卫使了个眼色,三人也趁着别人不注意,悄悄的转向东边的一条岔道。
朱允炆出城后的逃亡路线,也早就计划好了,他们会沿着这条路向东南,然后来到距离京城很近的太津,再从这里乘船出海,而只要到了长江流域,无论是海上还是陆上,都会有人暗中接应他。
朱允炆之所以决定走海路,主要是因为陆路虽然快,但却容易被拦截,毕竟如果李节派大军在路上设下关卡,朱允炆也很难逃过这一重重的包围。
相比之下,海路虽然颠簸,但却比陆路安全多了,毕竟海上广阔无际,想要拦截船只盘查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到了南方沿海后,就会有人接应他们,到时朱允炆的安全也更有保障,也更有把握安全的到达南京。
当然朱允炆还可以从运河走水路,不过这条更加危险,毕竟运河这条水路一直在朝廷的控制之下,只要朝廷一声令下,整条水路都会瘫痪掉,所以这条水路还不如陆路,更别说与海路相比了。
京城与太津之间的往来也十分频繁,所以这条路上也十分热闹,朱允炆带着两个乔装的护卫走在路上,也并不显眼,而且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