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剑锋所指(1/2)
“骨肉胡秦外,风尘关塞中。唯馀剑锋在,耿耿气成虹。”━━卢照邻《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
.
“呜━━!”
雄浑的号角声响彻天地。
端坐于天汉皇朝大军最前端战马上的霍将军,白衣白甲白马白箭,如夏末初秋里的一团雪。
就连霍将军那用来指挥和杀敌的武器,都是雪白的,那是一柄白色剑鞘的佩剑。
“仓啷!”一声,利剑出鞘,握于手中,斜斜下指,未曾挥出。
于是众军静立不动,等着这雪白的剑光挥出和那一声怒吼。
而鞑靼大军此时已经全境压至,只要一个冲锋,顷刻间便能杀至城寨前。
但鞑靼大军却停了下来。
这再正常不过了,因为鞑靼大军成军团作战,并不是那种完全靠人和马莽撞地冲杀,不计伤亡地横冲直撞,而是学到了许多据说是西洋一些遥远而又神秘国家的战法,具有一整套作战流程和章法。
比如这大军团化的作战,鞑靼大军的第一招,肯定是“投石问路”。
鞑靼大军阵中那一排高大得如天梯般直插空中的巨大投石器,必然装填上了硕大的石块,由投石奴们操纵着,向对方阵地里抛洒一轮石头雨。
在这一轮石头雨过后,或者是在石头雨正降落的过程中,将是第二轮的打击:“漫天箭雨”。
随着硕大的石块从天而降,随之而来的是漫天如飞蝗一般密密麻麻的箭雨。
对方的军队被这呼啸而来的大石头砸得人死马亡,帐坏障损,防御能力和阵形必然大大降低,同时在躲避和应对飞砸下来的石头时,必然要对原有防御箭雨的状态有所影响,被动地暴露出来,这时,漫天的箭雨瞬息而至,如一片死亡的阴云,笼罩在对方军阵的上空。
这两轮沉重的打击过后,对方军阵里必然一团混乱,阵形凌乱,战位空虚,伤亡已经大量出现,原有的应敌之策必然有所打乱,军心也会有一定动摇,将士们的心理压力猛然增加。
这时,鞑靼大军阵中便会响起“呜呜咽咽”的牛角号音,拉开了大军团化的作战的真正序幕。
鞑靼大军的铁蹄从这一刻开始,才真正的狂奔起来,如惊涛骇浪般的狂潮,疯狂席卷向对方的阵地。
在第一波的攻势“投石问路”开始时,只见霍将军手中的雪白长剑一挥,一声高喊:
“结盾!入鸿!隐蔽!”
处在军阵前方的铁骑们,纷纷下马,通过和战马多年的熟练配合,让战马都趴伏于地,军阵最前方的盾兵们急事后撤,将硕大的铁盾斜向上方撑起,盾后用圆木斜着支撑着大盾,同时盾兵们把持着铁盾,确保铁盾的稳定性。
而骑手和战马则蜷伏于地,躲在铁盾的后方,以免受飞来的大石的砸击。
后方非骑兵的步战兵团,以及驻守城寨的工事兵,则早已在工事附近挖好了鸿沟,里面掏出了一排排的“猫耳洞”,用于躲藏,从而避开了从天而降的打击。
“轰隆!”
“砰!”
“嘣!”
从天而降的大石威力无穷,直砸得铁盾都变形甚至砸翻在地。
但因铁盾没防护住,造成人马伤亡的,毕竟是少数,因为天汉皇朝的大军已经和鞑靼王庭的铁蹄战斗多年,对于对方的套路太熟悉了。
除了少数兵马的作战,像今日这种大军团的作战,必然是厮杀前要先进行这三步。
早年间,天汉皇朝的大军因准备不足,吃了很大的亏,但随着战争的持续,天汉皇朝的大军一是自己准备相应的措施和对策,二是每次战后,从鞑靼大军遗弃在战场的物资里筛选,对可用之物进行利用或改造,形成了专门对付鞑靼大军前期冲击的有效手段。
所以,尽管鞑靼大军的投石器火力全开,不停地有大石从敌阵里飞来,天汉皇朝的大军仍是损伤轻微。
而在“投石问路”的攻打过程中,天汉皇朝的大军也不是完全的被动挨打,同样有反打击措施。
只见站在一块铁盾旁冷眼观察的霍将军手中雪白长剑再挥,高声呼喊:
“弓弩手,火箭还击!”
随着霍将军一声喊,各军阵里的传令兵将他的军令瞬间传了出去,编配在各铁骑和盾兵间的弓弩手们,在仆兵的配合下,不断地点燃绑着燃料的利箭,不断地向鞑靼大军阵地里射出去。
只见天汉皇朝的大军里也掀起了“漫天箭雨”,而且这箭雨还是燃着烈火的,呼啸着向鞑靼大军阵地里飞来,如飞火流星般,场面甚是壮观。
若是普通箭雨还好说,毕竟鞑靼大军里铁盾的数量甚至还要多于天汉皇朝的大军,防御这漫天的箭雨不成问题。
但关键是天汉皇朝的大军所发射的是燃着烈火的箭雨,漫天的箭雨飞来,虽然对人马造成的伤亡不大,但那些擎天柱般的投石器全是木质,用极北方寒漠以北的天然圆木打造,虽然坚硬,但却怕火。
漫天的燃火箭雨袭来,无法隐蔽的巨大投石器成了活靶子,抛臂上、牵引绳上、滚车上、力簧上…到处都被燃火箭雨射中,一时间火光尽起。
虽然鞑靼军中也早有准备,用沾了水的厚毛毡等快速铺盖,士卒们拿着盾牌等拍打,但却效果不佳。
因为一是需要集中数量快速投石,二是救火的过程中毕竟人员暴露的几率大大增加,所以,躲避箭雨和扑灭火情是一个两难的难题,都需要面对,这样就让一些巨无霸般的投石器火势越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