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

笔趣阁小说网(99dshu.cc)

首页 >> 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 () >> 第209章巴人永不为奴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99dshu.cc/193897/

第209章巴人永不为奴(2/2)

一个支系。

由上可知,廪君源出巫诞(载)部族的一支。故后世研究以后认为“先有巫载文化,后才有巴文化和楚文化。巴族承巫载文化而兴,其时间晚于巫载约一千年,比蜀文化的开展亦可早几百年。”

③这是从文化学角度上论渊源;但若从民族世系渊源上追溯,巴祖廪君的世系还有更远的渊源。

但在廪君这种绝对领导还未确立之前,这一支巴人共有五姓,没有君主,互不统属,所以“俱出皆争神”。

“争神”,即争统治权、争帝位。《尔雅·释诂》释“神”为“治也”,即治理。

《独断》训为“安仁立政曰神”。故古人称帝位为“神器”,如班彪《王命论》:“游说之士,至比天下于逐鹿,幸捷而得之,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也。”帝王巡幸称为“神御”,如颜延之《车驾幸京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神御出瑶轸,无仪降藻舟。”

后五姓共同约定了选举君主的办法,能从远处掷剑中石上目标者,能用土陶船浮于水中者,通此两关即可将其奉为君主。

结果只有巴氏务相能中剑、浮船,其余竞争者剑未中,船都沉了。

于是共立务相为君,称为廪君。“廪君”的含义是什么?按《说文》释“廪”字为“谷所振人也”,即谷仓。民以食为天,故“廪君”即能惠民粮食有余的君主。又《广雅·释言》:“廪,治也。”即治理民众的君主。

两义或许兼而有之。但也有另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土家族称‘虎’为‘李’。‘李’在古代属止韵,阴声;‘廪’在古代属侵韵,阳声。二者有阴阳对转的关系,所以‘李’、‘廪’均可指虎,‘廪君’就是‘虎君’。……此一‘廪’字就不能简单地视为图腾,而应视为‘凶悍勇武’的象征。”甥一种解释认为:“廪”可能是“灵”的误写,巴人无通俗的文字,后人用汉字记巴人的事,常用音近之字代替,廪、灵音极近,故廪君就是灵君。

灵者,巫也;君者,酋长也,合二而一,即为灵君。

这种竞选君主的方法,既民主公正,又切合当时生存、开拓的需要。竞赛在众目睽睽的监督之下,无法掺杂任何丝毫的人情、印象因素,完全凭两项本领,是无法掺假作弊、蒙混过关的,比现代竞选的选票或评委打分还要民主公正得多。

又因为原始氏族或部落之间为求生存常发生争战,没有强悍的武功是无法胜任领袖的,所以用掷剑来测试武功;而生活在峡区清江流域的巴人,善水、浮船是他们采盐、渔猎、贸易交换以及部落迁徙等的惟一的交通运载方式,所以善水、造船、浮船的本领显然十分重要,部落君主于此项本领的高低,实关系到整个部落经济生活、生存发展的命运。从这种竞选方法中透露出巴人自古就有豪放之情。

“尽你们所能,挣扎吧。”面具看着这一幕,有些感慨地说道。

这些人虽只有百人之众,但无一不是想要以死明志之人。

他们想告诉世人一点:巴国虽亡,但巴人永不为奴!


状态提示: 第209章巴人永不为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