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修路(1/2)
好在韵蓉这几年的研究成果还不错,有些研究成果出来,碍于各种原因没能大规模使用,这些东西都需要时间来推行出去。
韵蓉偷个懒也不碍事。
啵啵三个月了,韵蓉虽然很开心每天和儿子一起玩,但是总不能一直下去,儿子她会关注,但是事业她也不想放弃。
再说了,随着啵啵越来越大,韵蓉觉得可以做一些益智类的玩具。
比如,积木。
比如,一些精巧的机关玩具。
在比如……
这些东西原理不难,韵蓉还有一个虽然略有瑕疵但还算实用的金手指实验室,里面的器材之类的带不出来,但是数据图纸确实可以带出来的。
着实方便了很多,也让韵蓉省事不少。
然后韵蓉陆陆续续的为了儿子能够玩上玩具,开始努力起来了。
而与此同时,胤禛在让人开始修路,有句话说的非常对,要想富先修路,路通了货物就能流通,经济自然而然也就能发展起来了。
不仅仅是公路,还有铁路。
如今电还是很难普及的,宫里能够用上电,已经是非常难得了,所以胤禛打算利用蒸汽原理,让工匠先制作蒸汽机,利用蒸汽产生的动力,供火车在铁路上行驶。
不过这还需要时间。
胤禛从韵蓉哪里得到一份水泥的配方,让人先修建水泥路,而与此同时,胤禛特意在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让人修建了一段长达十里地的铁路。
修路也要循序渐进,京城作为大清的都城自然要排在前头,盛京作为大清的根基,自然也不会落下,还有就是江南周边那一片地方了。
江南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粮食、水产、纺织……都是主要产地,又因为江南水路四通八达,所以江南不仅是天下第一粮仓,还是国库的重要来源。
可水路不能通达的地方,经济就有些落后了。
所以江南周边的路一定要通。
可是修路说的好听,人人都知道是利国利民的工程,但是需要银子啊!
按理说是可以用服徭役的百姓来出力,可是要修的路多,总不可能一直征用百姓。
就好比隋炀帝修大运河,大运河难道不能造福百姓吗?
能造福百姓啊!
可是隋炀帝为了修建大运河加重徭役,最后弄得民不聊生,百姓们唉声怨气,最后还不是亡了国。
后世百姓提起隋炀帝,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对百姓的奴役、他对百姓不仁,谁又能记得大运河这条四通八达是隋炀帝的功绩呢!
修路这事朝臣都不反对,可是胤禛说了,修路的银子从国库出,而且修路不加重徭役,也就是说,国库不仅仅要出银子买修路的材料,还要出银子给工钱。
这事朝臣觉得皇上实在是疯了,如今国库虽然还有盈余,这是胤禛这些年经营的好的缘故,可是再多银子往这样全国性的大工程上去投,国库也不能负担的了。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皇上允许急需用银子的朝臣向国库借银子,国库银子不够,他们要是不贪,日子就要过得紧巴巴的,关乎到自己的利益,没人愿意同意。
当然了,也有几个脑子比较活泛的,立即附和了胤禛提议,这些人打的也不是什么好主意,就是想利用这回差事,希望从中能够赚一笔外快,毕竟国库出来的银子多,总要经人手去使用,只要经人手,自然就能得着实惠不是!
胤禛见牛鬼蛇神,什么人都有,有些不耐烦了:“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米思翰:“奴才在。”
胤禛:“如今国库还有多少银子?”
米思翰:“启禀皇上,如今国库账面上还有两千五百万两白银,但是真是的数目不过两千万两。”
胤禛脸色一黑,他大清的朝臣可真够穷的,总共借了五百万两白银。
胤禛沉声道:“哦!你给朕解释一番,账面上的五百万两白银哪去了?”
米思翰如实道:“回皇上,被借走了。”
米思翰话音落下,胤禛脸色更加不好了。
胤禛没说话,下面的人更是不敢说话,过了一会,胤禛才道:“五百万两啊!梁九功你给朕念念如今民间的物件几何?”
胤禛派了梁九功去查民间的物价,本来是为了整治内务府的贪官和包子奴才,如今用来正好。
梁九功的嗓音有些尖细:“鸡蛋一文钱一个,猪肉二十文钱一斤,鸡肉二十五文钱一斤,细棉布二十文一尺,绸缎价钱不等,一般白菜一文两斤,最贵的蔬菜也不过十来文一斤……”
梁九功背后站着皇帝,所以十分敢说,说的十分详细,详细到众人都觉得十分可怕。
梁九功说完,胤禛开口道:“怎么都不说话了?”
还是没人说话。
胤禛:“朕养的好大臣,这才几年,就借走了五百万两白银,米思翰,你告诉朕,总共有多少人向国库借银子,期间可有人归还银子。”
米思翰:“回皇上,借银子之人不足百,期间只有两人归还过银子。”
胤禛:“好个不足百人,你们平均下来每个人借了五万两银子,你们告诉朕,你们拿这些银子做了什么?还有,竟然只有两个人还银子,怎么着,朕都没敢拿国库房私库来用,反而时不时往国库里贴银子,你们倒是比朕都能耐,这是拿国库当做私库在用?”
借银子还没还的那百余人,顿时被吓到了,跪了一地:“奴才惶恐,奴才不敢,还请皇上息怒。”
胤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