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削日之策(1/3)
“你打算如何削弱日本?”文祥放下了手中的日本武士刀护手,目光刚落到茶碗上,林义哲已然上前将茶碗双手捧了过来,送到文祥的面前,有如学生侍奉老师一般。
文祥微微一笑,接过茶碗,招手要林义哲坐下说话。
“回文中堂,削弱日本之二法,一为割地,二为赔款。”林义哲道,“此次日本新败,正好籍此削其国力,使其心存戒惧,不敢再小觑我大清。”
“年轻人果然是心高气盛,不似我们这些老的,呵呵。”文祥笑道,“以鲲宇之少年老成,亦不能免。”
听到文祥的这句话,林义哲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他因何有如此之言。
代差啊!代差!
自己显然忽略了代差这个重要的问题!
以文祥之才具,囿于这个时代的信息来源渠道缺乏,他对这个世界乃至东亚地区的形势了解,当然无法和自己这个穿越者相比!
“此次台湾之役,倭人虽水陆皆遭丧师,可谓惨败,然毕竟本土倭军主力仍在,你适才也说了,如籍此征伐,在中国恐无此军力,”文祥道,“你如此勒索于倭人,倭人如不坚持不从,以致两国交战,兵祸连结,于日本无益,而于中国却有大害啊!”
“回文中堂,今日本国势未定,兵力未强,与之争衡,尚有胜算;如若隐忍容之,养虎坐大,他日当后悔莫及。”林义哲道,“在晚辈看来,日本必不敢与我大清开战,理由有四:其一,日本国力远逊中国,全国浮水收入不及中国三吴一隅;其二,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其政府债台高筑,若开战。则须以现金向西洋各国购买军械,日本无力作此无米之炊;其三,日军实力不敷,常备陆军不过四万人,此次侵台,为我军歼灭者达五千余之数,实力大损。而海军不足四千人,能战之舰仅二铁甲,及巡海快船十艘,现已均为我水师所灭。国内所剩之舰多朽败不堪行驶,其海上防备不足。难与我水师争锋;其四,日本国内内乱频繁,暂时无力对外开战。晚辈的意图,是借此机会,以强势威奢日本,从日本索得赔款。以弱其国,而实我之国用,割地一项,倒在其次。既然是和谈,价码不妨开得高些。
听了林义哲对日本当时的国内现状的描述,文祥连连点头。
现在的日本,政局动荡,而且正在经历财政危机,加上士族、农民屡屡武装暴动。正如林义哲所说,根本无力应付一场实实在在的对外战争。
“原来如此。”文祥的脸上现出了欣慰之色。“前日里少荃有函来,所说日本情形,和你说的大致不差,听你这么说,我心里就有底了,呵呵。”
“索要赔款之数,你觉得以多少为宜?”文祥说着,端起茶来喝了一口。
“晚辈以为,当以白银四千万两之数为好。”林义哲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听了林义哲的回答,文祥一口刚喝进嘴的茶水险些没喷出来,他好容易才将茶水含住并“咕咚”咽了下去,尽管没有失态,却也给林义哲这一句回答呛得够呛,忍不住咳嗽了起来。
林义哲心里暗暗好笑,但表面上却不敢有丝毫的表露,他赶紧起身上前,用手掌轻轻的拍着文祥的后背,让他感觉好受一些。
“咳咳,不妨事。”文祥摆了摆手,示意不打紧,他指了指椅子,要林义哲坐下。
“鲲宇可知,我大清全国一年之岁入是多少?”文祥看着林义哲,失笑道。
“回中堂,据晚辈所知,大约在白银六千万两左右。”林义哲恭敬地答道。
“你适才也说,日本全国岁入,不及中国三吴一隅。”文祥道,“而你竟然打算狮子大开口,向其索要我大清一年岁入三分之一数之赔款?你觉得倭人可能答应么?你就不怕他们狗急跳墙?”
“中堂可知,若是今日胜负之势颠倒,强弱之势更易,日人会以何等方式勒索我大清吗?”林义哲笑了笑,反问道,“恐怕晚辈勒索之数,要数倍于晚辈呢。”
文祥立时面上变色,他紧紧的盯着林义哲,眉头紧皱,一双深陷于眼窝中的眸子中满是惊疑之色。
此时的文祥并不知道,林义哲所说的,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真切切的历史!
甲午之败!
中国的传统天干地支纪年,每六十年一甲子,每个甲子中都有一个甲午年,但对于中国人而言,能代表“甲午”二字的,惟有1894年!
是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海军饮恨大东沟,随后中国一败于朝鲜,再败于辽东,这第一支近代海军全军覆灭,直至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失台湾,赔巨款,三十年洋务自强运动之艰辛毁于一旦!
事实上,由于当时中国的财政没有任何能力赔偿日本勒索的2亿两白银巨款,以及后来的“赎辽费”3000万两,必须再借外债,连同各国银行索取的高额利息,实际上中国为甲午战争的失败,付出了足足5亿两白银的赔款!
而甲午战争的失败更是剥去了大清帝国身上“同光中兴”的光环,让当时的列强彻底看清了这个老大帝国外强中干的虚弱本质,此后豆剖瓜分,纷至沓来,到1900年的庚子国变,偌大一个中华,竟然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想到日本人那时对中国的极尽勒索,林义哲甚至感觉,自己刚才提的4000万两白银赔款的数目,不及甲午战败赔款的十分之一,是不是有些少了点……
“你说的倒确实是实在话。”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