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回到明朝做权臣》

笔趣阁小说网(99dshu.cc)

首页 >> 回到明朝做权臣 () >> 第268章:没钱了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99dshu.cc/189473/

第268章:没钱了(2/2)

效果,军事意义并不算大,最主要是政治影响。

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而已。

张启阳完全立刻理解朝廷的心情,这是不希望自己占据所有的功劳和抵抗清军的名声。

也正是因为自己屡屡派遣北伐先遣小队,在北方搅动起一场又一场战斗,这才“逼迫”朝廷不得不有所作为,终于第一次派出了直属于朝廷的先遣队,并且取得了一点可以拿到台面上来说的成绩。

但是,朝廷的先遣小队和张启阳的先遣小队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因为缺乏事先的充分准备,完全就是临时发动,沈周子他们那些水鬼根本就不敢深入到辽阔的敌后,因为他们不具备那个条件,也没有经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战术指导,仅仅只能在距离很近的沿江一带活动。

张启阳派遣出去的先遣小队就不一样了,不仅遍布江北影响淮扬,而且还敢和洪承畴公然叫板。

甚至远在河南、鲁南都有先遣小队的踪迹。

虽然朝廷的出发点不是出于军事目的,而是出于政治影响的考虑,但却和张启阳的战略意图不谋而合。

所以,在这个事情上,张启阳是绝对的支持态度。

他甚至提出,可以和朝廷进行“情报共享”!

敌后的游击战,最重要的就是“情报”二字,一份准确及时的情报,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史环部才能化险为夷跳出八旗战兵的囚笼合围重新打开局面。

但是,所谓的情报共享是有限度的。

真正的具有核心价值的绝密情报,张启阳是绝对不会和朝廷共享的,不如说和金铃堂有关的那些情报。

金铃堂胡家的生意遍布大半个北方,和清廷的接触很多,能够让他们配合,仅凭“朝廷大义”之类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肯定不行,而是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交换条件。

金铃堂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一旦暴露出去,必然损失惨重。

比如说这次史环部能够转危为安,金铃堂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让金铃堂胡家继续和清廷做生意,才能继续发挥无法估量的作用。

任何一支先遣小队,都无法和金玲堂直接联络。

和金铃堂胡家的合作方式与联络方式,只有两个人知道。

“老爷,这是从金铃湾传过来的收据。”金丝雀拿着一张密密麻麻的提货单,交给张启阳验看。

“我就不看了,你自己核对一下吧。”金丝雀恭恭敬敬的说道:“昨天傍晚,韦无病从台庄发回了消息,我已经核对过了,准确无误。”

因为淮安的形势以前那么好了,在韦无病的“建议”之下,鲁家成鲁天王率领天王军匆匆北上,流蹿到了山东境内。

如果那边的情形依旧不怎么好,还会继续流动。

通过金铃堂开设在当地的分号,进行物资补给的运送和提取,这么做的成本非常之高,而且风险很大。

最要紧的是,金铃堂承受着这么巨大的风险,却根本就拿不到钱。

因为天王军根本就没有钱。

当然,胡家也没有打算从韦无病手里拿到货款,而是直接找张启阳“报销”。

“根据韦无病提供的消息,这笔补给价值四千三百两银子,我们需要支付给胡家两万多两货款!”

价值四千多两的货物,却要支付两万多的货款,看起来好像有点难以理解,但却实属正常。

高出正常市场价格五倍,这并非是胡家坐地起价,而是张启阳必须支付数额远远超过货款本身的“风险金”。

在清廷的地盘上给抵抗军送货,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不仅需要上下打典各级官府,还要有很多额外的费用。

一旦被查出来,金铃堂在北方的生意就会被彻底铲平。

什么样的生意人也不敢冒这么大的风险,但胡家敢。

金铃堂胡家之所以如此胆大包天,并非是因为什么“国家大义”,而是足额的利润。

作为一个成体系的商业集团,只要有足够的利润,他们会做一切事情。

风险越高,利润越厚!

五倍的利润,就算是扣除杂七杂八的额外开销,至少也有三倍的利,足以让金铃堂去冒险了。

但是,这事必须绝对保密,具体细节只有张启阳本人和金丝雀知道。

“但是……老爷,我们恐怕已经没有那么许多银钱,支付不了胡家的货款!”

虽然张启阳的家底很大,但这种事情的开销同样大的惊人,根本就不是三瓜俩枣能解决的问题。

为了维持数量众多的先遣小队继续存在下去,已经掏空了张启阳的家底儿,他已经没有那么多余钱支付给胡家了。

但这种事情,必须的现钱兑现货,绝对不能赊欠。

“我得想想办法弄点钱儿,你也帮我想想。”11百度一下“回到明朝做权臣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状态提示: 第268章:没钱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