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纷乱的局势(1/2)
在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一支庞大的船队停靠在福州钓龙台附近的码头上。
船上乘坐着三万名南越国的精锐士兵,他们主将的身份非常显赫,乃吕嘉的亲弟吕颂。
得到援兵的余善松了一大口气,立即全国总动员,征调十万士兵,组成水陆两路大军,枕戈待旦,准备应对汉国的攻击。
南越国的君臣们,很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
闽越国已被占领,都城被夷为平地,国王以下,不管贵贱统统成了亡国奴。
那么,下一个会是谁?是东越。
之后呢?会是谁?肯定是南越。
与其被动等待挨打,不与主动出击。到了这种生死存亡之时,南越忘记一直以来与东越之间的仇恨,双方团结协作,共抗强敌。
帮东越就是帮自己。
杀掉樛太后和赵兴之后,谁也明白汉国决不会善罢甘休,对付南越是迟早发生的事情。
所以,南越把战场前移,与汉国决战于国门之外,不让战火涉及本土,这笔帐怎么算都是赚了。
其实,赵建德早已悄悄地把自己的一双儿女由海路送到交趾郡,然后转道大理国俞元城,送到赵蝶身边。
刘彻的胃口巨大,他要的不是一城一地,而是包括所有夷族、几个越国的整个南方,闽越国的毁灭只是其中的一个前奏。
按照这样的思维,大理国也在其中的一个目标,不过,赵建德在深思熟虑之后,还是选择相信李敢。
因为李敢的扩张不但迅速,而且非常稳健,甚至有不少机会似乎是自动送上门让他捡便宜一般。
在不过两年的时间内,他不但打下广阔的地盘,更让人惊奇的是他的军队精诚忠心,他的民众安居乐业,似乎每一个人都是乐在其中。
这根本不象是一块新占领的地盘,而象经营几十年的祖国故乡,这里的民众以被他统治为荣。
“心有大智慧,身负大气运!”
这是一次吕嘉与众人闲谈之时,对李敢的评价。
吕嘉是南越国的三朝元老,他位高权重,生性谨慎,一般不会对事情轻易表态;他见多识广,特别在看人用人方面极为精准,他眼界极高,得到他称赞的都是一些身负绝学的天才。
能得到吕嘉高度称赞之人,除了李敢,只有南越的开国之君赵佗。
此时的李敢,浑然不知正被人品头论足,他太忙了。
赵破奴与赵食其并不介意加入李敢的阵营,他们的说法是:“我们身属庶民,还有那么挑剔吗?”
其实他们还是有所坚持的,例如赵食其宁愿当山大王,而不愿投入其他的小国,否则以他的能力,不管到东越还是夜郎,捞个一官半职一点也不难。
不管怎样,李敢是他们的好友,最重要的是,李敢是由汉国朝廷册封的大理王,法理上属于汉国体系,有一个光明正大的名份。
随着司马婷儿一起到过的并不只有他们两个,阿龙和栾休也来了,还有几百名大坡山的山贼和坡前村的村民,所以,李敢干脆从其他军队伍抽调出一此人,另外,从可乐邑购买到一批奴隶,混合在一起之后另组两支军队。
第十四军,主将赵破奴,以坡前村为班底,兵力一千。
第十五军,主将赵食其,副将阿龙,以大坡山为班底,兵力一千。
与其他军团动辄五千人相比,这两支军队人数最少,不过,有好消息传来,朱安世率领的第五军与第九军,已经完成哀牢国东南地区的征战,把风庆、施甸、勐腊等九座城池尽数纳入大理国的版图之中。
随着这消息回来的,还有大批奴隶,李敢大手一挥,把第十四军、第十五军的兵力增加到三千人。
栾休得到了重用,李敢任命他主管中尉府,掌管刑罚。
确实,李敢的地盘越来越大,人员越来越多,他不但需要用奖赏去激励手下,也要加强惩罚来震慑人心。
这时,宇文风找了过来,躬身行了一礼之后,说道:“主君,我建议重开稷下学宫。”
李敢早有此打算,不由笑着点头。
李敢的地盘越来越大,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但大理国处于蛮夷之地,寻找野蛮好斗的战士容易,要寻治国理政之人实在太难了。
稷下学宫正好派上用场。
于是,李敢以坡前村的孤儿为班底,加上手下文臣武将的家属,当作稷下学宫的第一批学生。
这批学生之中有一名特殊人物——霍嬗。
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霍嬗将死于刘彻登泰山封禅的路上,当时他才十一岁。
李敢不希望一代战神的血脉就此断绝,于是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霍嬗从长安城偷偷的弄了过来。
不过,他的行为很快得到了回报,在霍嬗到达俞元城之后不久,陆陆续续来了十几个人,他们是霍去病的家将或旧部,是霍家的核心力量。
又过了十天,李敢意外收到了一封信,上边只刻写着简单的几个字:善待霍嬗,记你恩情。
李敢扫了一眼下边的名字,不由笑了,然后随意手竹简扔进了火堆之中。
其实,这段时间前来投奔的人远不止这些。
因为李陵兵败被俘,投靠了匈奴,被刘彻灭了全家,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整个李氏轰然四散,不过,有一些原本与李敢稍为亲近之人找到了大理国,请求收留。
其中包括大管事李木,内管事李封,老仆褚良等十几个人,他们虽然未能进入李敢的家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