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李逵的逆袭之路》

笔趣阁小说网(99dshu.cc)

首页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 第237章近乡情怯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99dshu.cc/185016/

第237章近乡情怯(2/3)

他抬头看李云,悄悄问道:“这些书你不会没有挑拣过吧?”

“一贯钱一套,我和老板说了,兜底货,只要是长学问的,一种一本,我都要!”李云还在书堆上臭美不已,向往道:“都说古代贤者学富五车,原以为我还以为贤者住着茅草房,喝着山泉水,啃着麦饼,生活必然是拮据困顿。没想到,原来古代贤者一个个都好有钱。这车书竟然花了两千贯,简直就是抢钱啊!五车书,竟然要一万贯。有这么大一笔家私,指定是个大户。”

李云绝对是个好主顾,至少书铺的老板遇到他,算是发了利市。可问题是,你爹要是翻了你这些书之后,很可能会看懂几本。别误会,李清不识字,不能说是完全不识字,但是学问有限,只能写自己的名字,和一些很简单的文字。

一本书,能够让李清这等学问的人看明白书中所蕴含的道理……这书肯定不是一本正经的书。

可李云对此却浑然不知,还以为自己占到了天大的便宜。

李逵内心纠结着,是否要将个中的危险告诉李云。不过看李云得意的样子,趾高气扬的仿佛拥有一车的书籍之后,自己的学问也涨了的嚣张劲,李逵就一看的不惯。

算了,李逵决心不告诉李云,还是让老李家去头痛吧!

反正李清就算是发现了端倪,也是家丑,总不至于闹得天下皆知。再说李云的学识也很成问题,用李的话说,糊弄糊弄,解试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什么叫糊弄糊弄?

就是知州,推官,都没有看出李云文章是抄来的。这已经是很高的评价了,已经快追上李逵半年前的水平了。

李是君子,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高到不允许有一丝的瑕疵。但是他也是一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君子。他甚至推辞过宰相吕大防和老师苏轼对朝廷的举荐,拒绝出仕。这在大宋文坛虽然有过先例,但也不多见。对李逵、李云这些后辈,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了。至于省试和殿试,李觉得李逵和李云都没有什么机会。

能够进入贡院做考官的人,哪个是容易糊弄的主,不看出毛病来,那是一时失察,但进入省试阶段,一份考卷就不可能是一个考官看,多人阅卷之后,才会做出最终的判断。即便明知道是希望不大,但是李还是尽心尽力的提高着李逵等人的应试的技巧。

有时候,他甚至会拉下脸来,询问李逵等人。

这是晁补之说什么也做不到的程度。

所以,连带着高俅的水平在这半年之中提高了不少。

临近家乡,当视线之中沂水县城墙的阴影跳出地平线之后,李逵也好,李云也罢,都不约而同的鞭策起胯下的坐骑。

沂水县的县衙。

老许比两年前苍老了许多,行动也迟缓了一些。不过老头精神不错,当看到李逵骑马来到衙门前跳下战马的时候,老头还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圈。等李逵跑过来喊他,老头这才认清了是李逵。不过让李逵诧异的是,老许不仅没有搭理他,反而愤恨的扭头就走。

“许伯!”

没想到李逵叫了一声,老许走的更快了。

身边传来衙役的窃窃私语和偷笑:“听说胖春的肚子大了,也不知道是谁家的。许老爹今后着日子可难喽……”

李逵愕然,他族兄难道开窍了?

李逵瞪眼威胁着多嘴的衙役,冷哼道:“要是再听到你们胡说八道,打断你们的狗腿。”

“谁啊!你小子好大的口气?”

“别,别。”

“二爷,您老怎么回来了?”

“老师在衙门吗?”

“在,小的给您老通报!”

“多事”!

李逵看也不看人,径直去了后衙。

书房内,李逵将苏轼写给周元的信交到了周元的手中,还有从扬州带来的礼物。不过礼物是李逵准备的。

周元看着苏轼的信,感慨道:“老师的笔意愈加遒劲,比半年前的字要高深不少。”

李逵站在一边,有心想要告诉周元原因,想了想,还是算了吧!他能说以前给周元写信的是高俅,而不是苏轼吗?

真要是把这个残酷的现实告诉周元,他还想不想通过县试了?

放下信,周元看向了李逵。比两年前稳重了不少,看着也柔和了不少。不似当初见面的时候,完全是一副山林里跑出来的原住民的样子,彪悍有余,却稳重不足。此时的李逵,虽然还有武者的痕迹,但不那么突出和显著了。

周元颔首赞叹道:“不亏是老师,才两年的功夫,将你教成如此这般,李逵你不能辜负老师对你的期望。”

“是,老师。”

李逵尊敬道。对于周元,他的心情很复杂。说起来,周元是他恩师,但要说李逵大部分的学识,要么从苏轼的言传身教中得来,要么是苏过的教授,还有晁补之,李等师伯和师叔。甚至连大师伯黄庭坚也和他探讨过写文章的诀窍。

可以说,李逵想要在学问中继续精进,只能是常年累月的水磨功夫,不停的打磨自己学问中的短板了。

周元原本想要考校一下李逵的学问,但想来自己这么做是对师兄和老师的不信任,顿时放弃了这个打算。询问起苏轼的近况:“不知老师最近身体如何?”

“身体无恙,精神矍铄,还是喜欢到处去游玩。”

苏轼做官坐不住,这是没办法的,几十年来都这样。只要地方上没有大事,他就琢磨着要出去走走。

周元庆幸道

状态提示: 第237章近乡情怯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