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李逵的逆袭之路》

笔趣阁小说网(99dshu.cc)

首页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 第235章科考真秘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99dshu.cc/185016/

第235章科考真秘笈(2/2)

称。虽然苏轼把他看成是家人,但要让苏门之中最出彩的几个弟子接纳他,还有点费劲。主要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才华横溢,见不得不学无术之辈。

高俅的水平不错,至少要是去沂水县赶考的话,很有希望通过县试。

但可惜的是,他是开封府人氏。

科举第一厮杀战场,就是在开封府。

官宦子弟,太学学生,足以将开封府打造成为一座学子们噩梦连连的绝地。好在开封府每次解试都不会少于一百五十个名额,要是和其他州府一样,十几个,二十来个名额的话,开封府的富贵人家起码要逃离一半。

晁补之看了眼高俅,要说李逵李云还有机会,但高俅……机会渺茫。开封府的解试不好过啊!当然,这是对高俅来说。对晁补之来说,完全不是个事,只是单纯的鄙视了一把高俅。毕竟当年晁补之是开封府解试出去的人,不管是开封府府试,还是省试,他都是第一,科举对他来说完全没有压力。

晁补之顿了顿,随便出了个题目:“国之废兴存亡。”

李逵听到这题目,有种被小瞧了的样子,嘴角不屑的冷笑了一声,心中顿时琢磨起文章来了。

李云茫然的看着晁补之,很紧张的憋着气,偷偷问晁补之:“师伯,是《孟子》题吗?”

考试的时候学生问监考,这会有什么后果,自然不用多言,铁定要被赶出考场的渣渣。晁补之瞪眼看过去,训斥道:“禁言,认真破题。”

感谢王安石。

自从神宗之后,王安石虽然注重变法,但他的文采也是当世大才,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要不是他活着的时候,对手实在太强大,欧阳修,曾巩,苏轼,苏辙,都活的好好的,还都是文章大成的年纪,以至于他没机会成为大宋文坛的文宗。

苏轼也是熬死了欧阳修,曾巩,王安石……才成为文坛宗主的身份。

王安石的文章是复古流,拙朴中寓意明确,本身又是个性格执拗的人,对于看不惯的事,他动手就办了。大宋的科举在王安石的手里经历了一次大的变革。取士不再注重诗词歌赋,而是注重策论。这在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后,旧党极力废除王安石在朝堂的痕迹,司马光也没有对王安石时代的科举选拔士子的标准做出改变。

策论,成为王安石之后,考中进士的唯一途径。

即便大宋进士科里还有诗词一科,但这一科的考试的选拔的重点,还是策论。

而策论的考题出自五经《易》、《诗》、《书》、《周礼》、《礼记》,这这部书考生只要选考一经即可,加上《论语》和《孟子》。这也是李云问晁补之是《孟子》题的原因。

考场众生百态。

晁补之高高在上的坐着,看到李云抓耳挠腮的凄苦样子,看到李逵念念有词的模样,还有高俅眼珠子左右划拉的抖机灵,顿觉好笑。心中豪气顿生:“一群猢狲,逃不出老夫的手掌心!嘿嘿!”

国之废兴存亡,李逵知道这句话出自《孟子?娄离上》。前后文随即在脑子里出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策论考试,总少不了将考题的出处找出来,然后点明之后提问,解问,成策。

之后开始提问,找出问题的原因。说白了,就是写议论文。一篇好的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这对李逵来说,一点难处都没有。唯独难的就是语言的凝练。

这也有办法,明朝的李贺用一套科举速成法,造就了不不知多少举人和进士。他的办法就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只要考官不发现,能够蒙混过关,就能高中。毕竟抄的文章也不是浪得虚名之辈,而是历年科举之中的佳篇。

只要考官不眼瞎,就能高高的中了。

李逵随即想到一个人,癸卯科的殿试策论中刘进有一段文章可以用,随后是另外的信息是――此人已死,文章埋没了可惜了。李逵歪着脑袋心头一喜,落笔草稿之上,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段不错,抄了。”


状态提示: 第235章科考真秘笈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