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江南书院谋杀案(2/4)
候,发现了凶手在行凶后清洗血迹的地方,也就是被害人胡海霞卧室旁边卫生间的一个陶瓷洗手盆。”“因为在那里有一些没有洗掉的血迹,而这些血迹非常淡,因为很明显,凶手曾努力清洗掉这些,但并没有成功。”
“而这些蛛丝马迹,也被我一一记录下来,并且当时我们还发现,在冷水龙头上,可能有一个指纹。”
“当然这是一个不完整的印迹,但是我们不想在现场提取指纹,而是将水龙头带回犯罪实验室。”
“那回来呢?指纹有被提取吗?”顾晨问。
赵国志默默点头:“有的,后来我们果然在这个水龙头上提取到了一枚指纹。”
“到那时为止,一切的调查工作还算是进展顺利,于是我们大家都离开了现场。”
“可后来因为报纸上登出了《江南书院谋杀案》的头条新闻,我们部门的每个人都受到了媒体的骚扰。”
“加上当时凶手迟迟没有找到,因此在那段时间,我们每个人都倍感压力。”
“也是哦。”王警官理解赵国志的苦衷,也是附和着说道:“当年新闻报纸的杀伤力,那也是非常巨大的。”
“能上报的谋杀案,关注度应该很高,我也记得当年曾经好像是听长辈们说起过,但后来如何,我不是很清楚。”
“这件事情很敏感,死者又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还是当地名人,所以调查起来压力很大。”赵国志说。
卢薇薇则又问:“那当时你们的调查方向是怎样的?从熟人入手吗?”
“对啊,就是从熟人入手。”赵国志并不否认卢薇薇的看法,也是非常赞同的道:
“我们当时的调查员们,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胡海霞的一个熟人身上。”
“因为当时,也就是案发前,他曾经去拜访过受害人胡海霞,然后就去了京城。”
“那时候,我们的案件调查,受制于一些刑侦技术的制约,进展很慢。”
“我们当时许多警员都认为,那个胡海霞的熟人,他就是凶手。”
“但是很可惜,我们在现场发现的那枚指纹,却与他的并不匹配。”
“后来迫于无奈,我们只能将那枚指纹样本,送省厅的指纹鉴别系统进行比对。”
“但是我们当时都以为,能够依靠这个数据库,与全国的数据库连在一起,但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
“因此,多年来,这枚指纹就一直被存储在省厅的系统中,等待与之匹配的指纹出现,但是其查寻范围也仅限于省内。”
“太可惜了。”听闻赵国志说辞,顾晨也是连连摇头。
当年的数据库不完善,的确是事实。
但顾晨也太想知道后边的进展,于是继续追问赵国志。
“赵局,那后来呢?”
“后来?”赵国志表情停滞了一下,这才又道:“后来因为没有匹配的线索,晃很多年过去了,这也就成了一宗悬案。”
“难道就一点线索都没有吗?”卢薇薇问,感觉这起案件的确困难。
毕竟在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烙印。
就像当年的大街上,监控摄像头也是少之又少。
各种刑侦技术水平还非常落后,因此想要快速破案,又没有线索做支撑,案件调查会显得非常被动。
赵国志摇头叹息:“那时候我也很年轻,也很想快点破案,当时我也能感受到秦局的压力。”
“但是后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些有关这一案件的线索,然后我们就会去查询一下相关的信息。”
“后来我的搭档,也就是负责整个案件调查的秦局,被外调去了京城行政学院学习,这起案件的很多工作,因此就陷入到停滞状态。”
“而最初参与这一案件调查的人员中,我算是唯一仍然在调查此案的警察了,但所有的线索都没有导致任何结果。”
“但是几年之后,我记得是一个春天,市局的案件调查组,打电话让我和他们一起再调查这起案件。”
“因为我对这种案件非常熟悉,我回去重新做了一遍他们已经做过的那些工作。”
“也就是走访被害人胡海霞的朋友,和在谋杀发生的那天晚上,与她在一起的人,以及她在被害前参加过的一个晚会上的人。”
“这些人当中,有些人已经去世,也有些已经搬家去了别的省份。”
“但是现在的dna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了,是因为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我们在犯罪现场所发现的dna样本不够好。”
“因为在当时,凶手在行凶之后,接通了被害人胡海霞床上的电热毯。”
“而当时胡海霞的尸体,就躺在那张床上,大家当时都认为,在现场发现的精ye中的dna,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它很可能已经被电热毯破坏。”
顿了顿,赵国志又道:“但是后来我们才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我们将这份样本拿回去,重新送到实验室,而省厅的实验室,当时又将其送到了合并后的dna数据库,也就是全国性的dna数据库。”
“那时候,我们无比兴奋,因为我们找到了匹配的dna,而这个dna来自海东市,也就是海东机场所在地。”
听闻赵国志说辞,顾晨眉头一蹙,赶紧追问:“赵局,既然找到了匹配的dna,是不是意味着,在海东市也发生过类似的案件?”
“你说对了。”赵国志甩了甩手指,用肯定的口吻诉说道:“当时在海东市,有一名空姐被人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