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铿锵行途 第六章 又是一个不倒翁(1/2)
两个人从县衙和驿馆里一并回到家,便叫上全家老小在一起合计着。李洪基跟着张六艺,罗氏兄弟跟着朝二哥。即做养子无需更改姓名,平常人家没有那么多讲究。李鸿基跟张秉忠一年生的,互为兄弟,只是小六子略长几天而已。罗氏兄弟比朝二哥的女儿朝小枝,名玉芝,略小一年;虽然个子长得高大,依然还得叫玉芝一声姐。四下里安排妥当之后,在家里休息了几天,两人便把三个孩童送入了学堂书院。书院里都是一般大的孩童,一见面,不过几日大家都很熟络了,三个小家伙很快能跟着何先生认真的学习。
不知道是受秉忠的影响还是自身的自强不息,三个孩子都在很努力的学习着。平日里玩耍当然是以六哥为马首是瞻,六哥指到哪儿?他们便冲到哪儿。玩起耍子“官兵捉贼”的游戏来,更俨然就像是六哥手下的几员虎将,通杀无敌,无人可挡。当然有时也可能分在对立的一面,杀将起来也是相互不讲理。每每李鸿基和张秉忠相互作对时,那游戏才玩得更加激烈和过瘾。
由于李鸿基的名字和一位唐国皇帝相似,大伙儿便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隆庆太子。一将玩起君臣佐使的游戏时,李鸿基总是站在六哥的后面充当太子。只有在自家门口玩这把游戏时,才能和六哥并排而坐,接受朝臣们的跪拜。因为那个石桥口上有两个石墩可以一字排开,但还是那个原因和关窍,没人能够坐得住,只有他俩可以坐得安稳。所以大伙儿戏称,又来了一个不倒翁。
张六艺嫌李鸿基这个名字叫得很是太过拗口,于是便指着石桥那边的枣林说道,以后你的小名就叫枣儿算了。从此小枣儿的名字也一直随着李鸿基的长大而没有被抹去和忘记。
一晃几年过去,孩童们渐渐都已快到到束发之年。张秉忠向父亲叫嚷着长大了要骑马儿。张六艺没办法只有把自己身边的那匹马带上他在枣林瞎转悠,一边传授骑艺一边告诉他如何养马、相马、找马、驯马的技巧。学问总是有用尽的时候,不多时,张六艺就没有什么可以教他的了。小六子不满足便向隔壁的朝二叔问这问那。朝大风憨直的一笑说道,我这儿的东西还没你爹强。渐渐的人小心大,想着去到山林里像说书里的大侠一样,能够使唤出一匹属于自己的马来。张六艺经不起他软磨硬泡,心里想这金鸡岭上没什么好东西,权当让他去历练一下,于是便点头答应下来。
不日,张秉忠带着他的几兄弟和干粮家什便上了金鸡岭。一路西行,不过一、二日的光景便到了金鸡岭的望峰亭。大伙儿来到望峰亭里休息,在这几个孩童里,虽然小六子长得个子不是很高大,但是从骨子里自然透着一种决策者的气质。能和他一较高下的就只有枣儿,那两个双胞胎虽然自己多多少少也有点主见,平日里还是听得多些。“咱爹虽然给了我们一些的时日子,但是把来回的路程一算,能留在山中的大概也就是五六日左右。我们既然已经来到金鸡岭,所以要好好把握,看看从哪个山头下手边指点着剩下的峰头和山谷。话音刚落,有才赶紧在旁言道,当然是找动物鸣叫声多的地方下手了。大伙儿都很赞同他的建议,也没有多说。在山亭里稍作休息,都相互张着耳朵听着鸟鸣声。没过多久大家伙儿都觉得西边的大泽山里传来的鸟鸣声多一些,于是抱着探险的心态一溜的往大泽山走去。
这片大泽山山险涧深、石怪洞奇、瀑高林秀、壑幽泉清、雀啼莺啭,佳景美不胜收,当时就有“大泽三十六景”之说。大泽群山峰峰相抱、层峦叠嶂、苍苍郁郁,如万马奔腾,气势极其磅礴,为“云泽八景”之首。主峰瑞云峰屹然插天,势若虬龙。从金鸡岭的望峰亭到大泽山的瑞云峰相聚有百里地,但是是山路,所以走起来也得花上个一、两天时间。大伙儿看这天气,约莫着天气将晚时,需要在山脚下搭棚休息。明儿一早上上山,再寻个好地方安营扎寨。在小六子的带领下,大家很快的找到一片空地。“你们先搭好帐篷,我四处走走望望风,把把地,看看四周的情况。”小六子说完放下包袱,便四下寻了过去。不多时,大伙儿把帐篷好后开始埋锅造饭。由于准备的充分很快就饭熟菜香了,罗有能正准备去寻找小六哥的时候,只见小六子扛着一串儿山果松巢,从那边走将过来。笑嘻嘻的说道:这儿东西还不错,够我们敞开肚皮享用了。天色将晚大伙儿正准备休息时,突然听到几时鸣叫声,好似马鸣鹿呦的声音。这声音来得太过悠远沉杂,辨认不出到底是何物。相互商议了一下,由于这是在山里,地生人稀,只好放下心头事,早早休息养足精神,明天白日里再上山一探究竟。
许是心中有事挂碍,所以,一大早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起将起来。收拾完毕后马上进山,一边走着一边说笑,但是没有听到什么马鸣鹿呦的声音。大伙儿正在取笑六哥的时候,依稀仿佛隐约又听见了这串声音。于是大家便停下脚步,静静的等待这串声音的到来,好更能辨识以明确行进方向。等了半晌居然没有了动静,枣儿有些气馁了,于是坐在地上。自个儿嘀咕着,多半是你们心太急!耳朵晃听见了吧!大概又是有半晌时光,没有听到这叫声,所以大家伙儿就连自己都有所怀疑是否是自己幻听道的。正在否定前行的时候,这串马呦鹿鸣声真真切切的从对面的小山峰里的大林子传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