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章 稀有唐青花(1/2)
朱斌笑着说:“这不是有铭文吗,读出铭文就知道什么朝代了。”
顺着朱斌手指的方向,斯文的大叔低头一看,小罐子的肩部隐隐约约地排列着几个字,还真有铭文提款。
一听有铭文有几个排在后边的藏家也想过来看看是什么铭文。几个人把眼睛睁到了最大的程度,恨不能使出吃奶的劲儿来辨认。由于这字儿出现在器物的肩部,所以只反映出了一半的字迹,但仍很快可以辨出:“北”——“京”——“府”——“?”前三个字儿比较好认,后边的那个字儿实在是辨不清楚了。
斯文的大叔说道:“古代只有明朝初期叫过“北-京-府”,那也不错哈。”
旁边一个腋下夹着一幅画的老头说道:“我认出来啦,其实这是四个字:‘北’——‘京’——‘腐’——>
啊!不会吧?鉴赏了半天,原来这个破玩意儿是一只埋入地下没多少年的酱豆腐罐儿。
刹那之间,现场里一片寂静,似能听得见心跳,然后“噗!哈哈!”大火就全都笑喷了,笑得是前仰后合、有的笑得下巴都要掉了。
这就是收藏界!这年月哪有那么多的真东西?就他妈王八是真的,还叫“假鱼”(甲鱼)!
有至少八成的鉴定文物的人,一旦听说是假的,都是不相信的,大部分人会说:“我保留意见,再去别的地方鉴定。”不认错,谁说自己的东西不真,就是这个专家不懂,水平不够。本着这样的态度,能不上当受骗吗?
一位著名的煤老板,爱上了收藏,后来家藏太多,有几千件了,想开一个博物馆,后来请故宫的专家去欣赏一下,结果老专家一看,好家伙几千件收藏没有一件是真的。
这不又来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大爷,看样子有70多岁,颤颤巍巍,后边跟着40多岁的汉子,汉子抱着一个大罐子,大罐子放在朱斌面前,朱斌一看是一个五彩人物类似将军罐的样式,又不是很规整,没有盖子。朱斌一看肩部还有款上写:“大唐武德元年制”。
朱斌这个笑呀,唐朝哪有五彩瓷器呀,要是有了五彩其次那唐三彩也就不珍贵了。老人上来就很激动的说:“我这件是孤品,能够刷新陶瓷历史的宝贝,怎么很多人都说我这件是假的。”
老爷子身后的汉子低声对朱斌说:“专家您多谅解吧,我们家老爷子最近开始好古了,谁要是说假的就吃不下睡不着的。”
朱斌一听顿时明白了,看老头儿子也是很孝顺的孩子,五彩瓷器应该是人人皆知的知识。从青瓷到白瓷的转变,是在唐宋时期完成的;而由白瓷到彩瓷的转变,则是明清时期实现的。元代景德镇奠定了五彩瓷器的基础,到了明代五彩瓷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大阶段:洪武、永乐为初创期,宣德至正德为发展期,嘉靖、万历为成熟期。
看见桌子上的唐朝的五彩大罐,朱斌也是很凌乱,朱斌旁边其他几个鉴定师傅也是无奈的摇头。真要是刺激到老头,呱唧死在现场,也是个麻烦事。
道:“老师傅,这个大罐你以前找什么人鉴定过呀?”
老头激动地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说了一大串话,就是说以前鉴定过三四次,这些人不识货。
朱斌说道:“您喜欢这个大罐吗?”
老头一听来了精神:“喜欢呀,我晚上起来看见这个大罐子就高兴。”
朱斌说道:“收藏不就是让自己高兴吗?您自己看着高兴就可以了,何必去找人鉴定真假呢?您回家好好藏着,往后传给子孙也是好的。你反正认为他是珍宝,但是这样的珍宝以后就别买了,你是知道的,家里宝贝多了也不是好事,招贼惦记呀。回家好好藏好了,自己没事看看欣赏一下也就是了。”
老头一听:“这位专家年纪不大,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这么好的宝贝,他们不认识,往后我还不拿出来给他们看了。”
朱斌说:“是呀是呀,好好回家藏起来,秘不示人才对,哪有经常拿出来显摆的道理。”
老头听完还说了声谢谢,转身走了,老人的儿子从桌子上抱起大罐子,低声对朱斌说:“谢谢,谢谢!”
老人走了,现场参与鉴定的几个人互相看了一眼,无奈的摇摇头。
一上午就这样过去,好东西没有发现,只是看见一个玛瑙雕件还不错,上拍的话也能值个10多万。
南宫北带着朱斌还有其他三个鉴定专家还有胖乎乎的公司副总一行八人在旁边的酒店吃午饭,现在的其他几个专家对朱斌也是很客气了,一个上午他们也发现朱斌的眼力很是不错,在古董界有水平有眼力的人总是能得到尊敬的。
下午三点多钟,遇到一件瓷器,大家争论起来,什么瓷器呢?其实是一件青花瓷的盘子,直径和现在的普通盘子大小差不多,盘子上简单的画着四个符号或者说四朵花,都是简单几笔,很是简单,盘子底部有两个字“至德”,后面还有一个国外回流文物的海关印。
三个鉴定专家又叫来前面的三个鉴定专家,六个人一起讨论了半天,也没有结果,最后三个人说是真的,三个人说是假的。
为什么说是假的,因为盘子底部有两个字“至德”,是唐朝唐肃宗,李亨,唐玄宗第三子,在位只有六年。唐朝的青花瓷,谁也没见过,都认为清华是元朝发端,即使前期有点不成熟的青花也最多在宋朝,现在出来唐朝的青花瓷,自然不符合常识。
还多等待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