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论功行赏(2/3)
“起朝!”“陛下万岁!”
呼声显得格外整齐和响亮。
没有人奏本,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封赏勤王有功之臣的旨意宣布。
同盟军盟主、渤海太守袁绍,封为章武侯、后将军,秩比两千石。
这个封赏令党人派精神一振,纷纷向袁绍道贺,章武侯是县侯,乃是大汉一等侯,差不多算是位极人臣了,因为只有皇亲国戚才会可能封公封王,何况还加封为后将军,这可是大汉军制中排名第六的将军。想不到这小皇帝在袁绍明显为弑君谋反的幕后指使人的情况下,却仍然给他如此封赏,不知是宽宏大量还是畏惧袁氏势力。
袁绍却是有苦说不出,他原本是想封个刺史、州牧的,封地大了才能有足够的钱粮养活更多的军队,以图日后卷土重来做好准备。历史上的他也正是因为军粮不足,靠着袁家的门生、冀州刺史韩馥供养,也使得他不得不背信弃义的对韩馥下手夺取了整个冀州的地盘。刘协封他为一等侯,又加封后将军,表面上风光无限,其实说白了依然是个渤海太守。
只是他想到这一点,熟读三国的刘协怎么会想不到这一点?
袁术开始听到袁绍被封为后将军,不禁一愣,因为这正是他的军衔,随即心思就活跃开了:兄长当了后将军,难道是要封我为卫将军的前奏?当然他倒是有自知之明,不敢朝大将军和骠骑将军去想。
同盟军副盟主、讨伐董卓的发起者、骁骑校尉曹操,领河内太守,封山阳侯、征东将军,秩比两千石。
对于曹操的封赏,刘协是想了很久的。由于历史上的不爽,刘协不敢将一州之地交给曹操去掌管,这跟袁绍是一个道理,一州之地与一郡之地所能养活的军队数量不可同日而语。更何况曹操的能力远远大于袁绍,奸雄与能臣只在一念之间,谁能保证曹操不会坐大而变身,成为乱世奸雄?所以他将最靠近京城的河内郡交给了曹操,首先限制了他的发展避免他坐大而产生异心,同时也等于把东面的军事屏障交给了这位军事天才去守护,做梦也可以安稳一点了。再有一点就是曹操的本身起步较低,提升为一郡太守,已是连升几级了,自然心里也不会有阴影。
至于将曹操封地设置为山阳,完全是刘协的阴暗心理在作祟。历史上曹丕将刘协废为山阳公,他就封曹操为山阳侯,暗怀戏谑之意。不过这点小心思,除了他自己知道,说给别人听也没人相信。
长沙太守、乌程侯孙坚,加封为征北将军。
孙坚已是县侯,不能再加封,这样的枭雄,同样不能将一州之地交给他,万一他没被刘表的部将射死,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成为心头大患?所以只好在军衔上做功夫,征西将军比他历史上同期的破虏将军军阶高多了。
北平太守、蓟侯、奋武将军公孙瓒晋升为幽州刺史、镇北将军,原幽州刺史刘虞调职为并州刺史。
刘协也并非因为公孙瓒属于保皇派,又是卢植的弟子,就认为公孙瓒会誓死效忠。这帮枭雄只要给他们机会,就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否则历史上的公孙瓒就不会与袁绍争地,还做掉了自己的上司幽州刺史刘虞了。但是幽州乃苦寒之地,又与北方少数民族纷争较多,公孙瓒历来对少数民族实行铁血政策,难以和平共处,这样北方少数民族会成为牵制他坐大的力量之一。而且下面还有一个袁绍对他虎视眈眈。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孙瓒不过一介武夫,连袁绍都对付不了,还能翻起多大的浪花。所以刘协很大方的将整个幽州之地交给了他。
公孙瓒喜笑颜开,深感皇恩浩荡,不过他要是知道刘协为什么这么放心交给他一州之地,估计就不会笑的这么开心了。
并州同样是苦寒之地,同样跟北方少数民族纷争较多。历史上的刘虞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很在行,实行铁拳和安抚并用,正好目前并州刺史之位空缺(原来是丁原),将他调离到并州既可避免被公孙瓒所害,同时也算是对他未能率兵来勤王的一种小小的警诫。并州在司隶之北,不用担心刘虞这个历史上未显露出野心的刺史拥兵威胁雒阳。
济北相鲍信封为大鸿胪寺卿(原为周奂被杀),令百官目瞪口呆。济北相为济北国的相,职位跟一郡太守差不多,但是大鸿胪寺卿可是九卿之一,相当于地级市长升为国家部长,也算升了几级。
问题是大鸿胪寺卿没有兵权,他原来的一万多兵马怎么办?这就是问题的所在。
鲍信原属何进旧部,跟王匡一样也是被何进派往家乡募兵,在回京的路上的时候何进已经被宦官所杀。鲍信是个比较有眼光的人,当初董卓刚进京的时候他就提醒袁绍、王允等人,董卓狼子野心要早日除掉,可惜两人未听从他的建议,鲍信只好带兵到泰山郡避祸。
然而他毕竟是何进旧部,自然偏向袁绍一边,支持刘辩上位。
接下来的旨意让百官终于似乎明白了什么。圣旨上宣布鲍信的军队收归朝廷,编为御林军。这是一加一等于二的事情,朝廷多一万多军队,袁绍方就少一万多军队。京官职位再高也只能在小皇帝的手心里蹦跶。
袁绍等人脸色大变,气得咬牙切齿,却无力辩驳。倒是鲍信本人面不改色,兴高采烈的谢主隆恩。
其他如刘岱、韩馥等剩下的诸侯全部在爵位上给与晋升,亭侯升乡侯,乡侯升县侯。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