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大婚(下)(2/3)
让我过去吧,不要让公主久候了…”刘逸拱着手,这诗用在这里很牵强,只是刘逸实在没有更好的诗用来应付,只好用这首了。
众人却在弄明白意思后哄然叫好,暂时放刘逸过去,但又马上被其他的人拦住了,直闹了小半个时辰后,刘逸使尽浑身解数,才终于蒙混过关,得以进入堂内。
在刘逸进入堂内后,整个大厅安静下来,一些不知什么声音的敲击响中,新娘子太平公主总算出场了,由萍儿等几名侍女搀着,走入堂中。
今曰的太平公主一身盛妆,一头青丝挽成高高的双环髻,中间插着一朵刘逸叫不出名的花,髻的前后还插着几支很长的步摇和钗之类的饰物,眉心处贴着一些妆物,眉眼画得很夸张,似巫婆一样,刘逸差点怀疑新娘子是不是弄错了,那些想捉弄他的人推出个其他人来冒充。刘逸在看到了新娘子的眼神后,才确信这是如假包换,早就想嫁人的太平公主。
还有一点让刘逸奇怪的是,太平公主所穿的却是一身绿的婚礼服,并不是他想像的大红色礼物。
刘逸也在一刹那间蹦出一个词,红男绿女,这个词不知什么地方看到过,看看自己身上的一身红色礼服,刘逸也醒悟过来,大唐时代结婚,衣着还真的是男的穿红,女的穿绿。
刘逸上前,走到太平公主边上,低着头看着这个满脸羞意的“妖女”,太平公主在看了几眼刘逸后,轻轻地唤了声,“夫君…”,不知是有这么多人围观有些难为情还是其他,太平公主羞红着脸,话也说不出来,刘逸也不知道如何说,看到边上那些人在不断地起哄,只得拉住太平公主的手,在自己的新娘子脸上亲了一口,随后拉起太平公主的手转过身,太平公主顺势挽起刘逸的手臂。
“走吧…”不知谁喊了声,一大群人拥过来,将两人推掇着一道往前厅走去。
刘逸和太平公主一起起到李治和武则天面前,再次下跪行礼。
这次李治上前,扶起刘逸和太平公主,李治望着一脸喜色的太平公主,满脸欢愉的脸上有一些不舍涌上来,“太平,以后你就是刘逸的妻子了,切记父皇的吩咐,不要恃宠而娇…”
“父皇,女儿知道了!”太平公主横了李治一眼,再转过头看了刘逸一眼,露出个甜甜的笑容。
接着武则天也走了过来,与李治一起吩咐了刘逸和太平公主几句,太平公主眼中也滚出了几颗泪,扑在武则天怀里抽泣起来。
“时辰已到…”随着主持婚礼的裴行俭喝喊,武则天放开了拉着太平公主的手,走回座上。
刘逸与太平公主再次下跪行了礼后,即在迎亲的人群簇拥下,起步往外走去。
此时,天已经接近傍晚,婚礼已经进行了几个时辰,刘逸已经有些累坏的感觉,不过看到太平公主出了府,正往花车走去,也大大地松了口气。
宫中那些代表娘家的人手中举着蜡烛走到花车前,刘府过来迎亲的人在太平公主上了花车后,点亮带来的蜡烛,而娘家人这边蜡烛即吹灭。
眼泪早已经干了的太平公主在坐进车内,娇羞了望了几眼刘逸后,再看看送出来的李贤、李哲、李轮三位哥哥,说了几句不舍的话后,即吩咐一道行进的萍儿放下帘子。
刘逸和桓彦范骑着马走在整个车队的最前头,太子李贤及李哲、李轮作为娘家人的代表坐着马车行在花车的后面,数量庞大的禁卫护卫在两侧,而这些车驾后面,是望不到尽头的抬送嫁妆的人马。刘逸都不知道这些送亲的人绵延多少里路了,只觉得在走了一会后,将夜的长安城,一片灯火通明,那是送嫁的队伍点起的灯火,照亮了差不多半个长安的夜空,而送亲的人群不断地向来观看热闹的百姓扔发表示喜庆的礼物。
走了大半个时辰,终于抵达刘府。
刘府门口看热闹的人群都已经不见了,有数量更多的宫中禁中把守。
门口已经有很多人在迎接了,有刘府的女眷过来将红色的毡褥垫在车前的地上。
李轮和李哲上前把太平公主从花车上扶了下来,踩在最前面的那块毡褥上,当太平公主踩上第二块毡褥时,刘府的家人将第一块毡褥传到最后一块毡褥后,以此类推,不让新娘子脚落地上,直至新娘进入前厅,形成一条色彩斑斓之路,这也象征前传宗接代,前程似锦的意思。
太平公主下花车后,刘逸跟上前拉住她的手,一道进入前厅,张氏已经在前厅就坐。
自贞观时代,萧儿子娶公主后,公主下嫁,都要对新娘的父母行晚辈礼,太平公主也不例外,主婚人裴行俭喝令新郎新娘上前,拜见长辈?
因刘逸的父亲刘审礼已经亡故,主位上就张氏一个人,新人叩拜父母,族中长辈,太平公主唤公婆,奉上茶脯等物。
再接着是夫妻对拜…接着还有礼数,一大通礼仪下来,刚刚有些清醒过来的刘逸又有些糊涂了,不过终于在一大群人的簇拥下,进入洞房。
洞房里的陈设都是宫内派来的人布置,一应事物,都是红色,皆为新制,映衬着火红的蜡烛,更添喜庆气氛。
进了洞房,还有司仪主持下的礼仪。
作为主婚人的裴行俭,没有再往洞房来,因裴行俭身体不太好,他前厅的仪式结束后,对刘逸恭贺了一番,叮嘱了几句后,也到屋里去休息了,后面的仪式改由一名礼部的官员负责。
在一大群人的注视下,作为傧相的桓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