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贞观之治3(1/1)
丽正殿,无垢心中惆怅。清秋端着托盘走近,“皇后,您该用晚膳了。”
“放下吧,你先下去吧。”
“等等……”未等清秋离开,无垢叫住了她,“你去派人把我哥哥请来。”
“是。”
无垢深叹一声,站起身来,望着窗外,大唐刚立国不久,她不能让外戚干政的局面发生。
长孙无忌得到消息,便匆匆赶往宫里,来到丽正殿外,不等通报,叫了一声:“妹妹。”
内侍将他迎了进去,“皇后,人到了。”
“哥哥来了,坐吧。”
长孙无忌坐在一边,妹妹越发成熟稳重的皇后之姿,亦令他有莫名之感,她已经不再是需要自己随时保护的小丫头了!
无垢将煮好的一壶茶倒了两杯,“陛下跟你说过,要提拔你做右仆射的事吗?”
长孙无忌心中窃喜,李世民还没有跟他提过,看来已经跟妹妹商量过了。“是吗?千真万确?”
“你想做吗?”
“当然。”长孙无忌不假思索地回道。
“那……要是我这个做妹妹的不想让你做呢?”
长孙无忌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为什么?”
“我是皇后。”
“这算什么理由?你我从小寄人篱下,我发奋读书,不就是为了今天吗?”
无垢与哥哥相望许久,知哥哥自小立志出人头地,如今真的做到了,却令他放弃,谈何容易……
“吕雉助刘邦打天下,刘邦得了天下,吕雉做了皇后,这是应该的;不应该的是,她让外戚干预朝政,几乎乱了汉朝的天下。汉明帝时,马皇后知书达理,孝亲节俭,可她就是让外戚干预朝政。lùn_gōng德,我不敢与她们相比,我能比的,就是阻止外戚干预朝政。”
长孙无忌冷笑一声,“妹妹就这么看重名誉?”
“我不是看重名誉。陛下终于掌有天下,这一言一行,左史记言,右史记行,都是要有记录的,难道你想让后人议论陛下外戚干政吗?即便是你不在乎议论,可外戚干政,这结果往往是外戚身首异处,这是你想要的吗?”
长孙无忌沉默了良久,才说道:“妹妹,你为什么不往好的方面想?陛下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如果我做的好,辅佐陛下治理好天下,左史记言,右史记行,这不是好事吗?”
无垢叹道:“可事情往往不是你想的这样。只要你位高权重,猜忌倾轧将随之而来,我不想总担心这样的事情。母亲年纪大了,你想让她天天为你担心吗?”
长孙无忌低下头,再没有开口。
天色已晚,李世民再次回到到丽正殿,刚进殿门口,碰上清秋,“皇后用过晚膳了吗?”
“回陛下,皇后没吃多少。”
李世民摆摆手,清秋退下了。
李世民独自走进内殿,无垢正持书而读,见李世民进来,欠了欠身子。李世民走过去,在她面前坐下,拉起她的手,“对不起,我刚才不该对你发火。当初,太子之争水深火热之时,李家的人除了淮安王和任城王,没有一个人支持我,多亏了长孙家和高家,也多亏有你的照料我才渡过难关。皇后,请受我一拜。”说着,李世民深深鞠了一躬。
“陛下!”无垢将他扶起,“你别这样,我们是结发夫妻啊。”
李世民伸手打断她,“你听我把话说完,无忌是国之栋梁,我不能因为他是外戚,就埋没了他。无忌是自己人,也是聪明人,我可以用他掣肘裴寂这些武德老臣,万一不行,我可以安排他闲职,如果换了别人,例如房玄龄、杜如晦,就难保不是晁错了。”
无垢秀眉微蹙,既然李世民主意已定,她也只能点点头。
六月底,山东大旱,李世民下诏各地赈济抚恤,今年的租赋不必交纳。
七月初二,李世民正式下令,任命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
到了秋天,东突厥已经穷途末路,彻底暴露出亡国之兆,于是大唐臣子们纷纷劝说李世民趁势出兵,攻击突厥。
很显然,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尽管已经确立了偃武修文的政治路线,但是在如此诱人的机会面前,李世民还是心动了。他召集了萧瑀、长孙无忌等宰相重臣,说:“颉利君臣昏虐,危亡就在眼前。如果我们发兵攻击,则背弃了刚刚与其订立的盟约;可要是不打,又会坐失良机,你们认为该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大臣们分成了两派,萧瑀等人赞成出兵,而长孙无忌则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说:“蛮虏并未侵犯边境,所以臣以为不便开战。理由有三:第一,违背盟约;第二,劳民伤财;第三,非王者之师!”
李世民最终采纳了长孙无忌的意见,停止了对突战争的动议。真正让李世民放弃战争的理由只有一条,那就是——劳民伤财。他知道,眼下最值得自己追求的不是威震四夷的赫赫武功,而是李唐天下的煌煌大治。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