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论局(1/2)
假如是在往日,又或者是别的地方,区区几个知府的调动,李鸣复、袁甫等人,也不会这般明火执仗的说直接把赵昀的意见给否了,毕竟赵昀还是皇帝,更何况吏部尚书李卓还是信任左丞相李宗勉的本家侄儿,而李宗勉虽说不一定会亲近贾似道,却也不会在这么明显的事情上去拆贾似道的台,更莫说这还是赵昀的意思。※%
“不是李鸣复、袁甫那些个老匹夫还能是谁当初朕就不该让他们做这个参知政事。”赵昀破口大骂,又是一杯闷酒下肚。
贾似道笑笑伸手给赵昀的酒杯斟满。
“似道,你力主那李强父为左丞相,朕本以为在这件事上那李强父总会在这件事情上帮衬一二,却不曾想中书省议事的时候,那李鸣复、袁甫、真德秀等人找着总总借口拦阻此事,不曾想那李强父却是一直推来推去,哪怕朕再三相问那李强父身为执政却是依然不停的跟朕打着太极,始终没有帮衬过半分……”
显然赵昀这几天还真是被李鸣复、袁甫等人给打击的不清,还没说完又是一杯酒下肚。
“官家,你慢点,慢点喝。”
贾贵妃看到赵昀如此,本就惶恐的一颗心此际却是更是焦灼,险些急的眼泪都掉下来。
贾似道倒是很理解赵昀此刻的心情。同样也很清楚赵昀此刻的愤怒其实更多的还是因为他对自己权力受到的掣肘而产生的,区区三个偏远之地的知府还真犯不着赵昀如此大动肝火。可以想象,一个刚刚在史弥远手中做了十余年不管事皇帝的人,才品尝到权力滋味没有几年的人,对权力的眷恋。
端平入洛之战的失败,极大的打击了赵昀最初亲政时的中兴之志,不得已下罪己诏安定民心。也正是因为端平入洛之战的失败,极大的打击了赵昀锐意进取的中兴之志,转而走向保守,更因为后宫始终没有任何人给他诞下子嗣,让赵昀对政事更是恢复到了先前的状态,得过且过,朝政大权大多交省枢密院,一切求稳为主,如今有了儿子,贾似道之前又给了他一个收服两京的希望,当然更多的还是为了赵维做打算,让赵昀再次振作起来。
不过,放权容易,想收回来就难了。更莫说如今的大宋朝堂,因为赵维的出现,宗室再失去了继承大统的希望之后,也终于不再遵循之前的潜规则,而是有走上台前的趋势,加大了对权力的攫取,让赵昀掣肘更多。
这些,才是真正让赵昀如此愤怒的主要原因。如果仅仅是李鸣复、袁甫、真德秀等人,怕是还无法阻拦赵昀对三个偏远地区的知府的任免。
至于赵昀说的李宗勉始终和稀泥的事情,贾似道倒是还真没有放在心上。李宗勉其人,如果不是德行甚好,贾似道也不会拉着郑清之、史嵩之等人助他登上左丞相的位置。而且最主要的是,这其中有些道道李宗勉自己也很清楚。
史弥远掌权十多年,直到史弥远死后赵昀才亲政,在赵昀亲征最初,坐视理学一派痛打史弥远一系官员,成功将所有权力收回来,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将左丞相的大权交给史嵩之的。更不要说史嵩之还掌着枢密院,都督两淮四川京湖军马,是时的南宋朝廷为了防御蒙古人的进攻,在整个长江以南设置了连片的军区,而两淮、四川、京湖三大军区,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是抵御蒙古人南下的最前沿,可以说集中了是时的南宋朝中最为精锐的军队。
史嵩之掌控着整个大宋朝最为精锐的军队,如果再将左丞相收入囊中的话,可以说他已经走上了跟史弥远同样的高度,大宋朝的军政大权尽皆纳入一人之手,可以预料的是,下一个史弥远已经出现了,这是赵昀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接受的。
左丞相不会让史嵩之坐上,但是肯定又不可能一直空着,而这个时候的大宋朝,有资历有资格能够担任左丞相之位的,除了李宗勉之外,似乎还真没有其他人,李宗勉其实自己心里也很清楚,他有可能只是个过渡,但是这个过渡却也是非他不可。
贾似道外放广东为官,在广东路的问题上,李宗勉已经帮过一次,双方的交情也仅止于此,所以这个时候李宗勉不会在为赵昀想要更换三个广东境内知府的问题上出头,在贾似道看来是再正常不过了。
更不要说,李宗勉向来都是嫉恶如仇以德行高义著称,同时也是最重资历的人。贾似道作为之前闻名临安的欢场浪子,一直借着贾贵妃之名在外面做了多少让人不齿的勾当更是广为人知。虽说如今洗心革面,可是蹿升的如此之快,还同史嵩之一流搅合在一起,隐隐有在朝中同他们这些个老臣鼎足而立之态,李宗勉嘴上不说,心中估计也是极为不喜的。更不要说,贾似道身上无论如何也是洗不掉贾贵妃的影子的,李宗勉能够做到只是和稀泥而不是帮着李鸣复等人在贾似道看来已经是很仁义了。
“朝中掣肘颇多,姐夫感觉恼怒也很正常。不过,若是似道连区区三个知府都拿不下,又何谈为姐夫分忧呢?所以在这件事上,姐夫倒真不必同几位参政大人争论太多。而且,太子大典将至,万事以稳为主,姐夫倒也不必太过焦灼苛责,一时的得失又如何?只要姐夫不要急躁,这天下终究还是姐夫的天下。大宋朝终究还是圣上说了算的不是么?”
贾似道端起酒杯对着赵昀微微一揖,一饮而尽。
听到贾似道的话,赵昀蹙眉。
“师宪是说要徐徐图之么?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