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开打(2/2)
不可说”。张无忌离开程攀的住处带着一丝疑问回去了。而程攀则有些反省的自我开导:“我还是改不了喜欢剧透的坏毛病。”
元朝对程攀的表现十分警惕,淮北经常出现大批共合军集结迹象,况且共合军前几次造反有突然暴起的不良前科,元军以几个大城市为据点对南边的状况实行严密的监视。由于对共合军过分的重视从而忽略了十年前他们一直注重的老对手——汉人农民军势力的反抗。
淮北大起义的动向越来越明显,但是当地官府对此没有过多心里准备,反而对越来平静的局势感到放松下来。四月份在黄河故道挖掘出一个独眼佛,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口号顿时传遍了四野。
韩、刘乘机在颍州颍上发动起义。韩自称是宋徽宗八世孙(认亲直接认到北宋上去)。当地县令急调军队围剿。韩山童不幸被俘,随即被杀害。但是起义没有被扑灭,这已经不是一个地方势力所能应付的了的。这需要元朝中央势力的介入支持。但是北方元军对这个场面似乎有些反应迟钝。其实元朝中央是这样想的,此次起义是在共和与元朝的缓冲地带淮北发生的,到现在起义刚开始元军还是把目光集中在共和身上,认为这场农民起义是共和挑起的筹码,只要共和还没摊牌这些都是癣疥之患。可惜元朝远远低估了自身可以抵抗这场风险的力度。在被共和打过之后痛定思痛建立起的强大的军队原本可以在起义的开始将其扑灭却坐看起义的发展,一时间淮北河南等地“贫者从乱如归”加上铁质武器的配备。农民军开始迅速扩散起来。
六月处元朝已经反映过来这已经有些不对了,农民军的势力越来越强大,搞不好又是一个方家军。可是这时候农民军的势力已经膨胀起来,农民军用掘进爆破战术一连攻克了几座大城彻底在北方站住了脚跟。开始向中原地区扩散。
形式越发不可收拾起来,元朝终于开始行动了,答失八都鲁的军队最先开始了与红巾军之间的战争,先不提北边的战况。红巾军在淮北颍上起义。共和也开始了行动。因为明教此时对遍布中国的农民起义者根本就只有号召权没有指挥权。湖北徐寿辉于此同时也发动了起义,艹这可是程攀即将到手的种田之地,把人都打死了到那找人在湖北发展工业啊。原时空就是元末战争太残酷把中原大地都打残了缺乏人口才出现山西淮北大槐树移民的事件的,湖北是共和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人口绝不能因为农民战争减少太多,对此程攀下令发动对湖北的战役,公元1351年七月,一支部队为四万沿着长江向湖北心腹地带武汉挺进,在这条路线上有着在黄石和蕲州附近交战的徐寿辉部和元军。共合军对此的态度是一起打。依靠着长江补给的共合军开动着强大的火力在这个炎热的夏季如一把铁锤直接砸碎了这个乱局装备低下的红巾军迅速被剿灭,其中最大的功劳不是共和的枪炮而是共合军的俘虏政策。长江补给线有承担起十几万张嘴巴的消耗。面对同为汉人的共合军,没有种族仇恨为战斗动力的红巾军投降的毫无压力,甚至要求主动加入共合军打蒙古人。至于白莲教很快就被正统大道的宣传给代替了。红巾军既然自认为是汉人,面对薪火传承打着炎黄为最高旗号探索天地奥秘的正统大道思想转变的非常快。中国人是十分实际的如果不是活不下去是不会将脑筋吊死在一个虚无的神像上,相对来说,中国人对自己的祖先非常看重,吃饱饭加上汉人的老祖宗炎黄,共和打得顺风顺水。而且基层的建立工作十分顺利。元军在荆州步步后退,真正造成荆州元军溃败的是另一只军队。
长江进攻路线的共合军将元军压的喘不过来气时。共和的另一路部队轻装,除了二十门迫击炮,不带任何重武器的两个师横穿大别山山区出现在元军的防线后切断了北方对湖北的支援。湖北的元军被背后的这只钉子一钉。整个防线发生了溃退到处都是望风献城的场面,大量元军忙着向四川附近逃亡,当然还有部分元军直接将那些占有大量土地的蒙古贵族全家一绑当做投名状献出。现在世人都知道共合军杀富,不杀俘。没必要为那些肥头大耳的贵族卖命。
整个湖北战役简直就是一场给王师带路的闹剧。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