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6/12)
原因,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由此可见人才之重要。”“哈哈!人才是可遇不可求,哪那么容易招?”林总说。
“只要您有心去招,我相信一定可以招得到的。”我说道。
“嗯,有道理。”林总说。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要学会适当的放手,万事万物都有它发展的自然规律,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中午的太阳最热,到了下午慢慢衰弱,人也一样,年轻时精力旺盛,大干一番事业,随着年龄的变大,精力的衰退,我们追求的重心应该有所改变,健康的身体,幸福的家庭,愉快的心情,这才是最宝贵的。”我说。
“其实我工作不完全是为了赚钱,我觉得工作能给我带来成就感和幸福感。”林总说。“不过,你说得也对,年纪大了追求的重心应该有所改变,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居然把人生看得这么透彻。”
“我只是喜欢看一些历史故事而已,从历史故事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史为鉴,纠正自己的错误,正确地面对生活。”我说。
“历史都是胜利者编写的,很多故事其真实性都有待考证。”林总说。“李世民是一位伟大的皇帝,他励精图治,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但是,众所周知,李世民得到皇位的手段不太光明正大,他害怕别人说他皇位来路不正,于是他篡改历史,有意渲染自己开国伟业的高大形象,同时贬低父、兄、弟的功绩。我们现在看到的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资料,是经过李世民与其史官周密的删改的,早就不是真实的历史了。李世民篡改历史对后世的治史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自此,历代正史收归官修,像太史公一样的个人修史,在原则上不被允许。而官修史书的最大弊病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一切以当局的利益为重,统一思想,删益由人。”
“对,我听老师讲过,自唐太宗开始,史家之风开始败坏。”我说。
林总说道。“远的历史我们就不说了,因为我们也无从考证它的真实性,就说近代史吧,□□和□□,你们大陆的历史书就跟我们台湾的不一样。再说我们身边的事吧,新闻报纸里的事件都是真的吗?”
“嗯,不一定,有些记者哗众取宠,故意捏造事实。”
“所以说发生在身边的事都不一定是真的,历史上的事会是真的吗?”
“我觉得书上这么写,老师也这么讲,考试也这么考,大家都这么认为,就算它不是真的,也是真的了。”我笑着说道。
“哈哈,有意思。”林总笑道。又自斟了一杯酒。
“其实历史的真实面目到底怎样,又有谁清楚呢?我们读史的目的主要明是非,知荣辱,辩善恶,认认真真做人,脚踏实地做事。”我说。“《史记》中记录苏秦和张仪师出同门,而根据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记载,张仪比苏秦早出道二十多年,跟苏秦也不是同门。在这些地方虽然出现了讹误,但我觉得比起‘历史的真相’的发掘,太史公更在意的是典型人物所能塑造的意义,更注重的是人性的分析。鲁迅先生高度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觉得实至名归。”
“嗯,谈到历史,最具影响的莫过于史家二司马,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林总说。
“关于《资治通鉴》,我在《百家讲坛》里听老师讲过,《资治通鉴》的书名还是神宗御赐,‘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对于司马文正公而言,我觉得修史并不是他的人生最高理想,他心怀天下,忧国忧民,最后官至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不仅是个史学家,更是个优秀的政治家。”
林总轻轻地抿了一口酒,说道:“历史上很多文人其实都热衷于政治,只是在现实生活中郁郁不得志,不得已只能寄情于山水,吟诗、作赋、写写文章,用文字来倾吐心中的郁闷。比如李白,其实李白很想当官的,从他应诏入朝可以看出来,当时他有句诗写得很直率: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但不得不说他的的性格可能真不适合玩政治,他豪放不羁,心高气傲,必然会得罪很多人,最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文采斐然,举世无双。虽然诗文中豪言壮语横扫一切,古今英杰都不在他眼里,其实他并没有政治眼光,根本没看懂当时政治形势,以至于卷入永王造反的漩涡,险些丢了性命。”
“晚清中兴名臣曾文正公跟他的幕僚赵烈文有一段对话,我印象很深刻,当时赵烈文对船山公王夫之非常敬佩。说王夫之议论戛戛独造,破自古悠廖之谈。若使其得位乘时,必将大有康济之效。曾国藩轻轻地摇了摇头,说不见得,船山公之学确实博大精深,但有的则嫌偏刻。比如对人的评价,力求完美责备较多,宽容体谅的少,若让船山公处置国事,天下则无可用之人了。曾国藩又说,作文与做官并不是一回事,作文以见深识闳为佳,立论即使尖刻、偏颇点亦无妨,因为不至于伤害到某一个人,也不去指望它立即收到实效,只要自圆其说,便是理论,运笔为斤,自成大匠。做官则不同,世事纷繁,人心不一,官场复杂,尤为微妙,识见固要闳深,行事更需委婉,曲曲折折,迂回而进,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万不可逞
第6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