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五章 好勇斗狠之辈(1/4)
上午到傍晚,杨一清其实一直都没闲着,他虽是兵部尚书,但在这种时候,他的权力几乎为零,兵部的调兵之权此刻根本不及将领们的统兵之权,所谓现官不如现管就是此时的真实写照。--
新旧‘交’替,两大势力开始了火拼,起决定作用的便是握着兵权的人,无法无天的情形下,任何所谓上官的命令都是一纸空文。
但杨一清不能袖手旁观,以正德的名义下达的京中守御兵马职责‘交’替的圣旨自然是让人生疑的,外军呼啦啦的进城,团营被勒令守在营中不准行动,这件事本身便不合情理;然而那是皇上从宫中发出的圣旨,就算有所怀疑,也因无法见到皇上而难以亲口问询。
当宋楠进京的消息传到杨一清耳中之后,杨一清知道,一场暴风骤雨即将袭来。他甚至没机会见到宋楠,这场火拼便雷霆般的开始了。张仑的兵马,锦衣卫的兵马参与其中杨一清丝毫不觉得惊讶,但以他的眼光来看,这一次胜负难料,因为杨廷和早有布置,外军的兵马人数也%哈,更多,而宋楠手中的大军在外,远水难解近渴,一切充满了变数。
杨一清此时恨不能自己不是兵部尚书,而只是一名领军的团营侯爷,那样他便可义无反顾的率军参与其中;他明白这些侯爷们都是些望风使舵之辈,若形势不明朗,他们根本不会出动;而形势一旦明朗化,则很有可能是己方失败的时候。
所以杨一清不得不化身为说客,抛弃了自己兵部尚书的身份,从午后开始,便在几处团营驻地中穿梭游说,只可惜大多数侯爷都很有小聪明的伎俩,不是不巧错过,便是压根不见人影,总之是避而不见。
杨一清一咬牙,索‘性’在果勇敢勇两营之中坐着不走,死等两位侯爷的到来,之所以选择劝说这两人,杨一清是有自己的考虑的;这两人当初和定国公徐光祚走的很近,这正是杨一清用来说服他们的理由,杨一清要告诉他们,他们本来就在团营之中地位偏后岌岌可危,若是这一次再不表现的话,将来便无立足之地了。
同时杨一清不得不平生第一次在他人面前吹嘘宋楠,他将宋楠在西北的大小战役,计谋和指挥都添油加醋的告知两位侯爷,意图便是让两位侯爷明白,宋楠这一次绝不会失败,提醒他们,早一点帮宋楠,便多一份功劳和情义。同时赶在其他侯爷们之前跨出这一步,正是将来lùn_gōng的关键之处。
两位侯爷躲了半天,终于无法不‘露’面,在杨一清三寸不烂之舌的鼓噪之下也有些动心,加之他们派出的哨探禀报正阳‘门’战局似乎即将逆转,两人终于下定了决心,于是便出现了梁储看到的那一幕。
虽然这时候出兵已经是锦上添‘花’之举,但对于局面的迅速平息还是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的。
事实也很快证明了这一点。
……
正阳‘门’城墙倒塌之后,张仑率奋武营神机营上万兵马立刻向隘口地段展开凶猛的攻击,当城墙不再是阻碍的时候,双方的战力差距便很明显起来,经过整顿之后的团营人数虽然少了,但装备武器人员的‘精’干都上了一个台阶,和以前的老爷兵不啻天壤之别。
更何况张仑手里握着的事团营第一营,更有拥有两千多只鸟铳和单管火铳的神机营,近距离的‘交’手其杀伤力可想而知。更别说还有八.九百锦衣卫亲卫营,数千外城锦衣卫千户所的缇骑相助了。
虽然张伟命手下兵马奋力堵住塌陷的城墙口,数千弓箭手也将密集的箭雨倾泄到豁口前的空地上,但依旧无力阻挡张仑和锦衣卫兵马的冲锋,很快便有数百士兵爬上倒塌的城墙废墟上,开始了和外军的‘肉’搏战。
于此同时,大明‘门’外,谭佑率五千广场上的外军开始猛攻宫‘门’,如果没有援兵到达,那么擒获宋楠便是最后的稻草,原本打算天黑之后‘抽’兵马攻袭东西华‘门’之举,也被正阳‘门’城墙的倒塌而打‘乱’了计划,此刻只能从大明‘门’正‘门’进攻了。
宋楠亲自将康宁送回宫中,回过头来赶到大明‘门’的时候,这里已经是战火燎天,王勇和万志指挥者锦衣卫大汉将军们依托城垛的防护,火铳一排排的打下去,将蜂拥而来的外军兵马撂翻在皇城根下;其余两千余锦衣卫兵马由孙玄和侯大彪各率一千,驻守在大明‘门’东西两侧狭长的城墙上,他们没有火器,只能用少量的弓箭狙击着冲击城墙的外军兵马。
初始的时候,锦衣卫火铳的火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正面进攻的外军死伤惨重,甚至没有‘摸’到大明‘门’前二十步外便被密集的火力击退,但火铳的局限‘性’也渐渐凸显了起来,需要近距离的击杀往往会让对方冲的更近,增加了对方冲入皇城根下死角的可能‘性’;另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弹‘药’的问题,大汉将军营配备的火铳数目不少,但弹‘药’数量却有限,宋楠给锦衣卫大汉将军营配备的每人百发的弹‘药’,本是为了迅速平抑宫中之‘乱’,那数量是足够了,但此刻面对的是大规模的进攻,又经过养心殿前一役的消耗,弹‘药’是根本不够的。
这不能怪准备不足,兵工厂中现在的产能其实很低,又同时兼顾制造数种火器,双管火铳,多管火箭炮,手雷,地雷,各种炮弹和弹‘药’,本就调配不开。更何况宋楠之前是率军平叛的,大部分的弹‘药’都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