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女儿不敢(1/2)
周知府就是为了不让他们走上死路,才用了这样的下策。却没想到商户们能这样偏激。
“不过就是点银子的事,哪里就到了要拼命的地步?在这帮商户眼里,钱当真比命都重要?”周知府将手中捧着的茶盏重重的摔在书桌上,杯盖被震得在桌子上滚了两圈最终摔碎在地:“就凭他们做出的那些事,真闹到京城了也是吃不了兜着走。”
“还请父亲息怒!”
周韶华看了眼碎在面前的茶杯盖,叹道:“这些商户才是真正的想趁火打劫。他们以为手里捏着粮食、军资就捏住了朝廷的命脉。哪里知道朝廷让扬州征粮不过是图运送方便。他们真以此为依仗胁迫朝廷,只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要真闹起来,商户遭殃我们这些吃君俸禄的脸上也不光彩。可那些商户软硬不吃、油盐不浸,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如今的局面,周韶华也真的想不出办法,只试探着道:“先观察看哪些商户立场不太坚定,或者yù_wàng比较强,然后给点小恩小惠各个击破?”
“法子到是个法子,可哪里有时间和他们慢慢磨?”
商户敢这么猖狂,估计也是知道衙门的时间紧张,答应他们的条件,从他们手里拿货最为便利妥当。
大明朝地广物博,别说区区几个商户,就是整个扬州也不可能轻易要挟到朝廷。可他们如此行事,却将扬州官员架在了火上烤。
“整个市场的情况我们基本也摸清楚了,粮食药材等的收货价钱是涨了些,可也没商户朝我们要的这么离谱。按下面的意思,就该将那些奸商都抓起来,让他们都先见识见识监狱的样子。”
“要这一招还不凑效呢,父亲又准备怎么办?”周韶华从椅子上站起来,皱眉看着同样愁眉不展的父亲:“若咱们运往北方的物资全是从扬州商户手里抢来的,那我们和山匪、水贼又有什么区别?等打完鞑靼、瓦剌,圣上又会怎样和我们清算?”
周知府长长叹一口气,看着周韶华说不出话来。
“就不能和朝廷再要些银子吗?不管商户的价格要得合不合理,如今最要紧的都是往北边运够物资。这些年国库充盈,想来也不差这点银子。至于商户们趁火打劫的账,等打完仗咱们再慢慢清算不也成?”
乍耳一听这个主意很是不错,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仔细想想,这条路却不可能走得通。
国库的银子那也不是皇帝随便印的,一年的进项出项都有定数和门道,要额外支出国库银子那得有充足的理由。
扬州的市场价格上头来人查探过了,他们查探完之后根据扬州的实际情况摊派了任务。原本一切顺利,扬州官员也没意见,可临执行了你说国库给的银子不够,商家涨价了?
连商家趁火打劫都治不了,朝廷还拿你们这些扬州官员来做什么?
况且这大明朝是老朱家的天下,何时轮到了商户们指手画脚、胁迫威压?
这天晚上,周韶华和周知府在书房里讨论了很久很久,他们想了许多办法然后又将想出来的办法一一否定。
要说真拿那帮商人没法子倒也不至于,可周知府到底是个有良知、护犊子的官员。太狠太过分的法子,他用不出来。
他们在这里焦头烂额的时候,王妍也在书房磨她阿爹。
“整个扬州都闹得鸡飞狗跳,寻常见了你们就竖大拇指的乡亲们也开始戳咱们脊梁骨。都到这份上了,咱们就不能让让步?”
王同知板着脸处理公文,根本没工夫搭理她。
“爹,你听见我说的没有?”王妍倒了参茶狗腿的送过去,讨巧卖乖的哄着他喝了茶道:“爹爹就帮着劝劝周叔叔吧,衙门和商户闹成这样,扬州往后还怎么发展?”
王同知被磨得实在没法子,停下手里的活计抬头看她:“还要衙门怎么让?堂堂知府都亲自去商户家里探望、劝说了,还要怎么让?真按他们说的办法来,让你周叔叔要么去管国库要钱,要么去管朝廷要优惠条件?”
“那人家开门做生意,本来就是图挣钱啊!”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们那不是做生意,是趁火打劫!衙门口虽然不做买卖,可扬州市场的价钱我们清楚得很,他们想逼着衙门做什么我们也清楚得很。可是可能吗?在这个节骨眼上可能去提,提了又可能实现吗?”
“怎么不可能去提了,你们都没有试过,又怎么知道不可能实现?”
刚埋下头准备处理公文的王同知重新抬起头来,皱着眉头定定的看着王妍:“处理徐、李、钱三家的事情还不到半年吧,我们现在去提用大运河运货,是不是证明我们觉得拿大运河运货没错?既然没错还斩了三家本族,牵连三族,这打的到底是扬州官员的脸还是整个朝廷的脸?”
脸面再重要那也没有国泰民安重要啊!若严格说起来,商户借河道运货本来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嘛!
好像看穿了王妍的心思,王同知正襟危坐,严肃认真的看着王妍道:“大运河可不是普通河道,就是因为有它北方衙门的粮饷才能按时运到,各处有灾有急才能及时解救。它是当朝唯一一条直通南北的运河,当初张将军征安南,全靠大运河及时输送粮草物资。
大运河是朝廷咽喉,是输送血液的命脉。保障了他畅通无阻,才能保障朝廷调动南北!也只有朝廷运转自如,才能保障国家安全,百姓安稳。”
“商户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