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赐公达(1/2)
“公达不知道也不足为奇,此人深谙‘隐介藏形、韬光养晦’之道,若非必要,实不愿展露其锋,不过其才当可与公达相当,皆是天下第一等的智谋之士,我亦是偶然得知此人,想必此事背后必是那人所为。”许烈本就是随口一问,荀攸不认识也不足为奇。
“主公谬赞了。不过,关中换主,朝廷另入贼手,而张杨封锁司隶之地,曹操占据颍川争夺豫州,袁术占据南阳与刘表争夺,且不论如今是否立即尊奉朝廷,就算行之,无论是武关还是函谷关,两条道皆是不通,我等需要好好计议一番才是。”荀攸就事论事。
“另外,吕布出武关,必然是要入关东,投奔诸侯,或再拜主公,或反噬其主,无论如何,此人一至,定然会引起很多连锁反应。”荀攸紧接着补充道。
“朝廷之事,实在要考虑的因素太多,而且现在再陷贼手,更是如此,确实需要从长计议。”无论是王允吕布掌权,还是李傕郭汜掌权,其实在许烈眼中并没有什么区别,而且这两者甚至都还比不上董卓掌权时的稳定性。
董卓掌权有两个优势,一个是经历相对正常的程序,另一个是拥有雄厚的实力,而无论是王允吕布,亦或是李傕郭汜,都只拥有其中一点罢了,要论稳定性,是大大比不上董卓的。
至于天子的重要性,许烈当然清楚,但也清楚这一点的弊端,而且天子现在还远在关中,对于这个朝廷,如何应对,许烈确实还没考虑清楚。要知道,尊奉朝廷与否,不是你私下里说说就是了,而且现在两路皆阻,更是一大堆事情,想着就脑袋发麻。
“至于吕布,此人虽然勇武,但是此次想必是打仗时受了伤,那郭汜绝没有与吕布打上一百回合的功夫,既然受伤到这种程度,一时也好不过来,而且就算其快速复原,也依旧难改其人好勇无谋、刚愎自用的性格,不必过于担心他。”想起吕布,许烈就想起许霸,不过许霸此时并不在大帐中,若非临阵军议,许烈是不愿意拘着他的。
【估计现在不是在练武就是在逗小虎玩吧。】许烈这般想到。
“主公,攸以为,如今无论是关中,亦或是吕布,二者之事皆尚不明朗,我等不妨先等上一等,观其后效,再做商议。”
许烈一想也是,他和荀攸两个人说了这么多,其实很多都是自己的扩展,也就是他知道原本的历史,荀攸又脑子够,想得多,不然哪说得到这么多?君不见,帐中诸将都在静静听他们两个人说话吗?
其实很多人都有一个误解,他们见过有些智谋高绝的人物,通过一丁点蛛丝马迹就能够分析出一大段事情,但是殊不知对于这些天才而言,这些蛛丝马迹已经是很多信息了,只是普通人认为是蛛丝马迹罢了。
而这些智谋高绝如果真的遇到他们认为的蛛丝马迹,一般是很少开口的,所谓言必有中,不是说他说的每句话都对,而是说他知道哪句话是对的,才会说出来,因为他们不会那么轻率,说的话都有依据。
“公达所言极是,好了,诸位先且下去吧,各行职责,待进一步的消息到了再说。公达你留一下,我与你一同整理新令吧。”
“是,主公!”众人纷纷退下。
待得众人尽皆退下时,帐中唯有许烈荀攸二人,此时荀攸问道:“不知主公还有何事?”荀攸自然是不相信许烈留下他只是为了和他一起整理新令的,毕竟这玩意对于文人来说,又不是什么难事。
“公达,这吕布出关,虽然尚且不知其欲投何人,然这番影响想必不小,其人骁勇,手下定然还有并州的边地勇士和雒阳的新练之兵,纵使好勇斗狠、不善智谋,也不容小觑。我适才那般所言,乃是为了在众将面前显示自信罢了。”许烈对于吕布的将才还是挺认可的,更何况他手中还掌握这一支精兵。
“主公还记得攸所言战略否?”
“自然记得。”这战略便是荀攸给许烈的第一个建议,虽然并非全是荀攸的功劳,但也将许烈以往脑子里的很多疏忽纰漏给补上了。
“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险困而终济大业。主公以东郡首事,平兖州之难,百姓无不归心悦服。如今我等只需先固兖州根本,消化百万黄巾,招揽人才,厉兵秣马,蓄积钱粮,以中原为首要目标,届时观豫州兵锋以作方略,兵动之日,揽民取地,自然无所不能,届时一小小吕布又能如何?”
“况且无论其入何方诸侯,我等皆有后手,曹操战胜袁术也好,袁术胜过曹操也罢,甚至河北之地,袁绍公孙亦然,只需因时而动,因势而行,彼占一,我则行二,彼占二,我则行一,焉能碍我半分?”
荀攸猜到许烈心中担心,于是侃侃而谈,直指其中要害,以宽许烈之心。
“主公,当真不必忧虑,那吕布不过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擒之,真到那时,攸必为主公画策制之!”荀攸很是豪爽地笑道。
“哈哈哈哈,有公达这番话,我便放心了!”许烈哈哈大笑,很是爽朗。
君臣欢愉一笑后,许烈又说道:“不过我们确实应当加快治理兖州的步伐了。公达,我知你身怀大才,内政军略,无所不通,我希望这段时间你也能参与到政事中去,顺便帮我带一带我那方哥,他军略非长,但在内政之上还是颇有能为的,他若一直待在军中,当一个随军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